吉华这天如释重负,因为终于了却一桩心事。这件事不办,就如一块梗,横在吉华心里,一直是个负担。
话还得从头说起。
吉华是高中语文老师,所带班级是学校最好的班,卓异班。虽然学校只是县城一中,但是自从二零一四年换了新校长之后,这些年学校升学率年年攀升,今年单清北就考了九人,市理科状元也在此校产生,竟抢了市一中的风头。
县城里的学生往年都往市里学校挤,哪怕高额租房,父母或爷爷奶奶前去陪读花费巨大也在所不惜。这些年不同了,县城里的学生更愿意留在本县一中就读,在家门口上学就可以考上理想中的大学,谁还愿意往外跑呢?生源外流的现象终于得到遏制,以往初中升学考试,成绩排名全县前十的同学很少有留在本县就读的,这几年无一外流,县一中也有了好生源,高考升学率自然就高,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吉华在县城一中担任卓异班语文老师,这已是第二届了,班里的学生都是中考中的佼佼者,家长也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对老师们更是礼敬有加,不时会有家长请老师们吃饭,当然吉华最怕吃这样的饭,大多数都找理由推脱掉了。
有一天,吉华是下午第一节课,她提前半小时到校,刚走到教学楼一楼的楼梯处,一位中年男子提着公文包迎面走过来,热情打招呼,吉华认出来,他是班里J同学的爸爸。
J爸爸说在家里和J关系有点僵,父子俩在家里吵了一架。J同学在班里是较活跃的同学,敢说敢做,尤其在大众场合敢于表达观点,记得那次上县级公开课,J同学就敢于积极发言,使课堂活络了许多。J的成绩也很优秀,在年级五十多名。但是J说,这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也没有达到他自己的预期。J说,只要考差了,父母就要训斥他,爸爸脸色就难看。
社会竞争激烈,孩子成绩哪怕有一点起伏都会引起一场家庭大战,这种情况也许不只是J家独有的吧。父母的焦虑导致亲子关系紧张,亲子关系一紧张,父母就要到学校找老师帮忙。
这不,J爸爸说这几天和孩子闹得僵,希望老师能多多开解,找孩子聊聊。
J爸爸起身告辞时,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鼓囊囊的,他说,吉老师,这是我们家长的一点心意,老师请收下。吉华震惊,连忙拒绝,老师怎能收受家长礼金呢?吉华连连摆手,坚决不接受,谁知J爸爸将信封撂下转身就跑。信封掉在地上,吉华捡起追赶J爸爸,可是他七拐八转早已不见了踪影。
信封就像烫手山芋,吉华不知如何是好,回到家原封不动地放在抽屉,只待有机会还给J爸爸。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到了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刚过,J爸爸发来信息:“这段时间我们之间有点僵,拜托各位老师多多关照。”J同学这次期中考试在年级排名又是五十多名,J爸爸显然是不满意的。吉华周五有晚自习,就约J爸爸到学校,谈谈J同学的情况。
信封还静静待在抽屉里,吉华从来没有打开过。终于找到返还的机会了。周五晚自习吉华提前来到学校,兜里揣着那个信封。
J爸爸如约来到,随行的还有J妈妈,吉华下楼迎接他们到办公室。吉华把J同学的近期情况跟他们介绍了一番,诸如考试作文忘了写标题等,他们也说了J在家里的情况,总体归结J同学有点粗心,只要再踏实些,上课再专注些,成绩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上自习的铃声响起,J爸妈起身告辞,走出办公室的当儿,吉华掏出信封,塞给J妈妈,J妈妈不接,信封“啪”的一声掉到地上了,吉华不管那么多了,果决地转身跑向教室。J爸妈不便追赶。
吉华这时如释重负,身心备觉轻松。
是的,那个信封就像千斤重担,压在吉华的心头,只要想起,就没法开心。现在千斤重担卸下,心情格外好。
吉华庆幸自己最终没有违背本心,做出了正确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