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强求”的孩子少见;也没有一个孩子的强求是应该的。如果一个孩子强求,当受责备的是其父母,而非其本人。凡认识到这一事实的父母,都将在训练孩子不可强求的工作上受到额外的激励;相比较而言,在训练孩子方面,这项训练工作的效果更直接、更明确。
强求”就是“强拉”、“硬拽”、“拖曳”、“死乞白赖地纠缠、推进”。当一个孩子想从父母那里得到所需要的东西,但要了一次却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强求。他强拉硬拽地缠磨父母,希望把他们拖进自己的思考方式或在他们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情况下也能使其同意自己的要求。他希望通过软磨硬泡,纠缠或胁迫他们满足自己的愿望,无论他们起初对此事的观点是什么。如果孩子一要求就会得到满足的话,他是不会诉诸强求之法的,因为没有这个必要。如果孩子从没有通过强求的方式得到过任何东西,那他也不会养成强求的习惯,因为没有诱因使他那么做。因此,若一个孩子会习惯性地诉诸强求,那也显然是在此方面受到了父母的训练,并以此替代了不可强求的训练,所以父母有责任为孩子的强求恶习受到责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