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漫长的告别》解读(三):钱德勒,每一页都有闪电

《漫长的告别》解读(三):钱德勒,每一页都有闪电

作者: 卡卡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4-28 11:34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欢迎来到“卡卡读书”。今天我继续给大家解读这本经典文学名著《漫长的告别》。

    1

    第三部分,我们主要介绍一下作者雷蒙德·钱德勒的生平。

    《漫长的告别》是钱德勒的巅峰之作,了解了钱德勒的生平,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漫长的告别》这本书。

    上面我们说过,钱德勒是票选的“侦探小说史上第一作者”,被称为“犯罪小说的桂冠诗人”,评论家们称“钱德勒赋予了侦探小说以灵魂”。

    但如果你认为,钱德勒的影响只限于侦探小说领域,那就错了。实际上,钱德勒还被称为“20世纪美国文学的代表人物”,在整个文学界都拥有崇高的地位。

    这么说吧,公开把他奉为偶像的文学家们,能排成一个长队,其中包括很多鼎鼎大名的人物,比如钱钟书、村上春树、加缪、毛姆,等等。

    村上春树曾这样评价《漫长的告别》:这部小说拥有完美的节奏,极其出类拔萃,如果允许我用夸张的表述,那几乎达到了梦幻的境界。

    大导演比利·怀尔德,对,就是拍出《日落大道》《控方证人》的那位,则评价说:“雷蒙德·钱德勒,每一页都有闪电。”

    在《漫长的告别》中,不仅马洛身上有钱德勒自己的影子,那个自暴自弃、酗酒、看不上自己作品的作家罗杰,也是钱德勒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

    所以,了解一下钱德勒的生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漫长的告别》这部作品。

    2

    下面我们就简单地介绍一下雷蒙德·钱德勒的生平。

    钱德勒1888年7月23日生于美国芝加哥。他的父亲是个铁路工程师,同时也是个酒鬼。钱德勒7岁时,父亲抛弃了妻儿,母亲带着钱德勒前往英国伦敦。

    钱德勒1900年进入伦敦郊区的达利奇学院,这是一个著名的私立学校,培养出很多著名作家,比如福里斯特、伍德豪斯等。

    1907年钱德勒考上公务员,开始在海军部工作;1908年,他决定辞职去当作家,可是没成功,先后当过记者,采摘过水果,穿过网球拍线,混得很惨。

    一战爆发后,钱德勒去当兵,空军。战争结束后,他回到美国西海岸,结识钢琴家帕斯卡夫妻。

    都说朋友妻不可欺,但钱德勒毫不客气地与帕斯卡的妻子茜茜成了情人。最终,茜茜和丈夫离婚,和钱德勒结婚。

    结婚前,茜茜说自己比钱德勒大8岁;可结婚后,钱德勒才知道,茜茜比自己大18岁,也不知道茜茜如何在钱德勒面前遮掩自己的年龄。这次婚姻一度成为文学圈的笑谈。

    关于钱德勒和茜茜的感情,说法不一。有人说,钱德勒和茜茜可以不经任何言语就进入彼此的内心,他们两个是好莱坞最快乐的一对;但也有人说,钱德勒和妻子茜茜就像《漫长的告别》中作家罗杰和妻子一样,貌合神离,只维持着表面的婚姻。

    钱德勒和茜茜结婚后不久,就开始酗酒。当时钱德勒已经在一家石油公司做到了副经理的位置,收入不错,也有社会地位,可最终他却因为酗酒公司被开除。

    了解了钱德勒的这段经历,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在《漫长的告别》中,钱德勒能把马洛和罗杰酗酒的细节描写的如此生动。

    钱德勒甚至公开宣称,说一个男人每年至少要大醉两次,这是个原则。当然,他大醉的次数要比两次多得多。

    被石油公司开除后,走投无路的钱德勒重新拾起作家梦,开始写犯罪小说。1933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勒索者不开枪》发表,每个字只卖了一分钱,和他后来当编剧一周赚1700美元,简直天壤之别。

    这一年,钱德勒已经45岁。1938年,钱德勒写出了第1部长篇小说《长眠不醒》,创造了菲利普·马洛的经典形象,这时他已经50岁。

    3

    命运的轮盘终于转到了钱德勒这一边,他大器晚成。《漫长的告别》是钱德勒的第6部小说,达到了他文学创作的巅峰。

    “教科书级别的文笔”“历经风霜的浪漫主义”“金句生产机”“本书赋予了洛杉矶阴暗街道以罗曼蒂克的气息”这些评价,都是对这本不朽杰作的肯定。

    钱德勒在《漫长的告别》中展示出来的风格,被归结为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形容词,叫“钱德勒式”,成为无数人模仿的对象。

    除了写小说,钱德勒还给很多电影当过编剧,和比例·怀尔德、希区柯克都有过合作,我们现在常说的黑色电影,就是钱德勒初创的。

    钱德勒晚年时,因为酗酒反复进入医院,最后在1959年因为肺炎去世。

    钱德勒的人生没什么规划,除了酗酒外,私人生活一塌糊涂。他没有子女,也没留下遗嘱,结果他去世后,经纪人和秘书为争夺他的遗产,打得不可开交,最后经纪人继承了他6万美元的遗产。

    钱德勒生前表示,死后想和妻子茜茜一起葬在柏树园公墓,但最终却被收容在专为穷人设置的希望山公墓。

    直到2010年,茜茜的骨灰才转移到希望山公墓,和钱德勒安放在一起。夫妇二人的墓碑上写着:“人死重于心碎”,这句话出自钱德勒的小说《长眠不醒》,而钱德勒的墓志铭上,则写着“向前一步就是新生”。

    钱德勒因为从小成长于单身家庭,前半生又总是失败,这让他养成了孤傲冷僻、愤世嫉俗的性格。

    比如,他看不起诺贝尔文学奖,认为诺贝尔奖颁给了太多二三流作家,而许多实力远胜于他们的作家却没有获奖。

    钱德勒性格中又有着浪漫主义的一面,充满着孩子气。比如,他幻想最后一部小说是一部小说,是一部“人人都可以在小说中无忧无虑散步”的作品。

    钱德勒的一生,既辉煌灿烂,又一塌糊涂。他的性格,既愤世嫉俗,又天真浪漫。而他的性格,他的生活,他的人生,都折射在侦探马洛的身上,都反映在《漫长的告别》等作品中。

    因此,钱德勒才创造出一个魅力十足的侦探形象,才给读者带来了绝佳的阅读体验。

    好,《漫长的告别》这本书我们就解读到这里,谢谢你的关注,希望你能喜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长的告别》解读(三):钱德勒,每一页都有闪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hd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