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听斯蒂芬•吉利根催眠课过程中,听到他谈去除「童年」那些「负面承诺」的故事。不禁又让我想起了道德经里的这句话: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确实,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如同一个吸水的海绵一样,孜孜不倦地从父母、同伴、老师、书本、社会上吸收各种个样的知识、规则、方法。在早期,几乎是无意识地以某种方式照搬全收。于是乎,就这样,这里一点观念,那里一点规则,有时是直接接受,又是是直接逆反,就像一块儿又一块儿橡皮膏药一样,层层叠加,裹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个叫做「我」的这么一个「大坨坨」。
如果没有形成这个「大坨坨」,一个孩子恐怕是无法在这世界长大并生存下来的吧。可是,等真正长大以后,这个「我」发现,自己依然在现实世界中磕磕碰碰、时常头破血流。仔细往内心看进去,才发现:原来,是过去植入的这个「观念」、或者那个「观念」出问题了,是那些过去贴上的「橡皮膏药」在起副作用啊。
于是乎,找到一条,便努力撕掉一条。或许终于一天,能达到撕无可撕的境地?
这恐怕也就是「为道日损」的过程吧。只不过,在这个「损」的过程中,「自主」意识开始起更大的作用,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被动地吸收周遭的一切了。但话又说回来,这所谓的「自主」意识,不就是在之前成长的过程中,吸收了一切而建立的吗(如果不考虑所谓前世的话)?
或许,人生本来就是处在这样一个循环之中,先学习、吸收,然后去芜存菁;先建立,再打破;如此循环不已……
苟日新、日日新。等什么时候循环不动了,这生命的个体也就将要结束使命,改以一种更彻底地方式,进入更大的循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