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53章

《道德经》第53章

作者: 梅花开在春天 | 来源:发表于2022-09-05 05:59 被阅读0次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译文

假如我确有所知,我就要奉行大道,并小心戒备地避免行入邪道。大道虽然平坦,但人主总是喜好小道。一方面是朝政败坏,农田荒芜,仓廪空虚,一方面却是鲜衣美饰,利剑随身,饱食而厌,搜刮过多的财货去浪费。这实在是强盗式的统治者,这是不合于道的啊!

我的理解是

度娘解:人是万物之灵,介于万物和道之间,但也会常常游离于自私自我和道的无我之间。假如我们做到既知其母又知其子,就能对道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故称“使我介然有知”。

接下来就要践行大道了,如何具体践行于道,我既担心世人忽左忽右走弯路,又害怕统治者起不到好的示范作用,故称“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因为大道虽然非常平坦无边无际,但人却喜欢找捷径,容易走到邪路上去,故称“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有些统治者修建豪华的宫殿,但朝政腐败不堪,田地荒芜,国库空虚,而人君却穿着锦绣衣服,佩戴着锋利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搜刮占有富余的财货,这是强盗的行为,是无道,故称“是谓盗,非道也哉”。

上梁不正下梁歪,长此以往世风日下,众生的心田就像房子里布满了污垢尘埃需要扫除,内心荒芜空虚,肚子里没有真材实料。但却穿着华丽的衣服,佩戴着精美的宝剑,贪图口腹之欲,追求过多的财富。这说明一个人内心越空虚,就越需要抓取更多的财物让自己有安全感,还会拼命地装饰外表换取别人的尊敬,这是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表现,也是脱离大道的表现,故称“是谓夸,非道也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53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hw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