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OR NOT TO BE,THAT’S THE QUESTION.--SHAKESPERE
生存和毁灭的欲望像阴阳的两极,同时共存于人的心里。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消灭毁灭,而是延长两者共存的时间。事实上,人总有一死,与其默默无闻地死,不如挣扎奋斗过后再接受死亡的邀约。在生死的博弈中,挣扎过比束手就擒更有尊严的,虽然虚无主义者会说殊途同归。
与死亡的念头做朋友
我几度也想过死的概念,甚至在身心疲惫之际,一死了之的念头就冒了出来,有很多人觉得有这样的念头是不正常的,其实这很正常,不正常的是你总想消灭它,总想天天都是阳光明媚,天天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艳阳天。这样的思维思维我们的教育“功不可没”。
和自杀的念头共荣,研究死亡,洽淡死亡,而不是真正的奔赴死亡,被它收编。容许这个念头在一定的时间内清荣峻茂,这并不是绝对消极的事情。须知,物极必反,黑暗尽头就是光明,这样的光明才是真正的光明。
鸡汤文=春药,伤性灭身
我们对无处不在的鸡汤文已经麻木了,它更像一种春药,服用之后会令人更加颓丧,机体不调。我想推荐四本和死亡相关的书籍,这些书都是我看过的,经过时间的沉淀还能留在我脑海中的,我尽量不去剧透,只把我的感受说清即可,因为真正的治愈应该是自治,而非他治。医生只是一个指导者,不是真正的践行者。
《挪威的森林》:你要贴地气
从小初高大,不同年龄层的人都有看过这本小说。如果你把它只当作恋爱小说看,那就太可惜了。村上春树在此想讨论的是精神和物质世界的关系,直子代表的是精神,绿子代表的是物质,这样的二元划分虽然看起来有些机械,但也不影响它的魅力。渡边彻表面上游走在两个女孩之间,其实他是在完成成人前的人生观选择,是追求纯粹的阿美寮似的精神桃源,还是混入小林书店般的人间烟火。答案出现在最后。
《海子诗全集》:你不配死
我还记得大学时买回这本88RMB的全集时的激动和拜读,后面冷静下来后,随着阅读量和视野的开阔,我渐渐和海子划清了界线。海子严格上来说,不止是诗人,如果你只是想读一下诗,还是不要读海子了。
海子有着强大的重塑或开创民族史诗的野心,这一野心如今看起来似乎是那样与我们宣扬的净化心灵格格不入。海子为了当上新诗史的开国帝王,牺牲了爱情、婚姻,朋友,甚至生命,我先不想讨论这样的行为正确与否,至少,他做了其他人不敢做没有做的事情,虽然也未完成,但遗留给我们很多可资学习的诗歌遗迹,我们视其为天才,其实更多的是他的勇气和信仰成就了他。
他的自杀,当然是献诗,不甘,不肯妥协后与死亡同归于尽。但他的诗歌活了下来,他成为当代人心中最后的诗歌之王。
失败的英雄,也比懦夫强百倍。要死,先做出点事业来。
《哲学的慰藉》:永远有人比你惨,却活得比你好
这本书可以用孟子的一句话来概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你可以将此书看作是这句话的外国故事版,写赫赫有名的哲学家的伤心事。
哲学是研究智慧生存的,与此同时也有人说哲学家都是疯子,天才的另一种叫法吧。读完此书,你会更生动地明白:作为默默无闻的学生,你连死的资格都没有。
终身未娶的叔本华
《胡因梦传:生命的不可思议》:自造一个世界来对抗外界
这本书是我在毕业后第一年的黑暗期邂逅的,差不多连夜把它读完。
胡因梦通过回顾自己的人生,勾勒出了自己的精神蜕变史,尤其是通过阐释她对印度大哲克里希拿穆提的理解,构建了可以抵抗外界风雨的精神堡垒。我激动地用彩色笔划遍了整本书,最后却被女友当礼物送人了(那个人看了此书也很喜欢),也算顺其自然。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创建自己的理想国,精神的力量一旦被唤起,将会让你俯瞰世界,使你出入随心,游刃有余。
即便肉体伤痕累累,然心灵愈发丰盈如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