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立新七灸的感受,还得从以前学习的艾灸说起。2013年听了倪海厦老师的针灸课,对艾灸有了初步的了解。艾草具有跟太阳一般的温度,人体会感觉很舒适,而且它具有向下找水的性。古人有隔姜灸,米粒灸,隔盐灸等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当时以为是慢性病要找到三年的陈艾去灸才好,现在学了立新七灸才知道其意思是慢性病要灸三年,不是用三年的陈艾!2017年学会了用木制艾灸盒和铁的温灸罐来灸,大火烤的伤了皮肤,有起水泡,痒的不行用气罐拔出黄水才好!这样折腾了一阵子,感觉身体收效甚微,后来也就搁置了。
2019年8月底在微信公众号上读到陈立新老师的气交灸,源于问世二千五百多年的《黄帝内经》。位于人部的气交灸,是在腹部的肚脐处施灸,灸具是一种特制的陶瓷碗,这种灸法在民间由来已久,只是流传甚少,其理论源于内经所说“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何为气交?再看内经:“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气交类似于天地交泰的那个时节,对人类的影响是蛮大的。气交其实也是任督二脉阴阳相交之处。(此处引用陈立新老师的《气交灸》文章,如果对气交灸有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 立新七针 或下载App立新七针去学习)。一直对《黄帝内经》情有独钟,也是源于罗大伦老师讲的课,说有一中医大夫学了一部《黄帝内经》,就可以开方救人于无数。于是陈老师的这篇气交灸文章让我坚信它合于自然规律,一定是对身体有好处的!相信不如行动,赶紧从立新老师那里买来气交灸的灸具和四川野生端午艾,灸起来!
此图片引用陈立新老师文章中图片,气交灸用的灸碗灸五天歇一天,每次灸三柱。壮火食气,少火生气!以前用盒子灸,明火耗气血。别看这样温吞的温度,有时候似乎都感觉不到什么热度,力量却大的惊人!肚子叽里咕噜响的厉害,排气多,小便次数多,灸的时候感觉脚凉的厉害,像排冷气似的,肌肉会偶然的跳动,然后很容易睡着。灸了一个星期后,开始有上火的症状,左边上牙疼,用了一些方法改善,比如灸之前推腹,运动热身,但不怎么管用,依旧牙疼,我也不管它了,继续灸。大概是身体正邪相争,第一个月最大的感受是困的要命,就好像几百年没睡觉了,睡得真香呀!就这样坚持灸下去,边灸边跟着陈师学习,提高认知!身体在不知不觉的改变,灸了一个多月的时候就感觉不怕冷了。内蒙的天气冷,到10月中旬的时候已经感觉凉意很浓!怎么发现不怕冷了?洗澡的时候居然可以不用开暖风了,洗完出来不用擦干身体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浑身起鸡皮疙瘩了。接下来继续灸,人感到有精神了,偶然会有失眠,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心静的时候会用意念体会气,配合腹式呼吸,感受到脚会一直都是热乎乎的,那种从里往外的热。再没有上火的牙疼的症状了,我感觉是能量分散开了!
转眼到了2019年12月份,陈立新老师推出了命门灸具,发布了立新七灸的文章。七灸的日常施灸,主要是气交灸(一个部位)、命门灸(两个部位)、合府灸(四个部位),共七个部位。在此就不多解释陈师的立新七灸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学习,我主要是想让有缘的人读到这篇我用立新七灸的感受。第一批买到命门灸灸具,因气交灸已经让身体有了好的转变,所以看到灸具出来就迫不及待的买了。收到灸具后就开始琢磨怎么去灸最好?如何艾灸?何时灸?怎么灸?这些都是要去学习的。艾灸绝对不是烤火那么简单的,陈师的观点是灸的功用改善人体微循环。
命门灸具,铁核桃壳是护眼睛的在没有完全弄懂之前,只有粗守关了!上实下虚,先灸合府,然后气交灸,最后命门灸。那何为上实下虚?上虚下实?简单来讲就是看患者头和脚,头热面红,脚凉,基本可以判断上实下虚。如果手凉头昏眼花,脚发热,基本可以判断上虚下实。我自己判断是上实下虚,所以加强灸合府,结果果然有了令我有了更大惊喜的改变,脚不冷了,一整天都是热乎乎的,肌肉跳的更频繁了,大便次数多,吃一顿拉一次,气血循环好起来了!与此同时还发现肌肉精致了,脸色亮了许多!(以前得过腰椎结核,做了手术,吃抗结核药物吃了一年半,脸色都是发黑的。)节气灸以前没有重视,这两次认真做了,效果真的是好!一天浑身都是热乎乎的!现在睡觉晚上脚都在被子外,符合倪师所说一年四季睡觉脚都在被子外面才是正常!
无问东西,掌握规则,灸就是了!不知不觉会收获身体健康,那种感受妙不可言!
后续感受以后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