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坐地铁,看见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在地铁门打开后,手挽手互相搀扶着走进车厢。丈夫轻轻扶着妻子落座后,才缓缓坐下。没过几站,妻子累了,头微微向一边歪斜,丈夫发现后,伸出手,扶着妻子的头,挺起自己的肩膀,好让妻子靠着肩头休息。期间,他一直挺直腰身,时不时回头看看闭目小憩的妻子,眼神里满满的爱,温暖着冬日的地铁。老阿姨靠着丈夫的肩头,那么自然、恬淡,这该是几十年的相濡以沫才得以的习惯,或者是本能,此刻,我分明嗅出爱情的味道,丝丝幽香传递着白发浪漫。
这样我想起多年前的一幕。
那日,到东四十条办完事,返程中在北京工体附近转车,被一幕温情模糊双眼,心也为之柔软、安静。那是七月中旬的一个正午,北京城气温很高,大街上热浪翻滚,我躲在树荫下,焦急地等着公交车。
天太热,等了很久也不见车来。就在我抬手看表时,猛然瞥见马路对面,朱红的围墙下坐着一对头发花白的老人,老大爷正在给老大娘喂饭。老大娘面向大街,身体下垫着破旧的被褥,几绺白发被风掀起,在空中随意的翻卷。老大爷背对着街坐在一块砖上,看不到他的表情,他正一口一口慢慢地喂老大娘,他的妻子一口一口慢慢地吃,眼神没有离开过自己的丈夫。就在她咀嚼的时候,老大爷伸出手拢了拢她凌乱的头发,大娘露出甜甜的笑容。那甜甜的笑倏得钻进我的心里,轻轻触碰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感动溢满心头。
回程中,风中飞舞的白发,满足的笑容,甜甜地对视,这些镜头不停在我脑海闪现,我突然懊恼起来,如果我会摄影或者会画画,刚才的一幕一定是一幅最浪漫的画面。
前一阵,在媒体上看到一位台湾老兵,七十年前离开家乡。当年走得急,未来得及通知新婚不久的妻子,谁知这一次没有告别的分别,跨越了半个多世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相思情景,也许感动上苍,一对耄耋老人在后辈的帮助下终得相见。相见那日,两位老人紧紧握着对方的双手,眼中满是感怀的眼泪,最终千言万语化作一声一声的“好......好......好......”。今世的承诺,哪怕分离多年后的他们,一个再未娶,一个再未嫁,这近乎传奇的爱情另人喜极而泣,岁月虽将青丝染成霜,两心却未分离。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正是爱情最浪漫的模样。
昨天中午,和母亲通电话。母亲告诉我,小姨生病不能下床,儿女都不在家,她去帮着做午饭。我急忙问:“爸爸呢?中午自己做饭?”妈妈笑着说:“和我在一起,也在你小姨家,我一个人坐公交他不放心。”我咯咯笑着回答:“爸爸变成妈妈的尾巴啰!”年迈的父母亲,虽说是媒妁之言走在一起,生活中难免有小争执,也会有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可是,一辈子的相随相依,恰恰是带有烟火味,真实、朴素的白发浪漫。

太多太多的故事,我们目之所及的镜头每天都在上演白发浪漫,这其中有曲折凄婉的不离不弃,也有平淡无奇的相厮相守。
白发浪漫是什么?是牵着的手,走着走着,成了习惯,成了依靠,成了本能。这一世的牵手,无关乎贫穷,无关乎富贵,无关乎健康,无关乎疾病。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是懵懂青丝至垂暮白头不悔,是你吵我哄的一辈子的烟火。
虽然,刻了皱纹,白了头发,弃了岁月,却将浪漫升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