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真正接触庄子,应该是上中学时学习的那篇《逍遥游》吧。“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当时只觉得朗朗上口,背诵起来也比较容易。只是当时的理解非常肤浅。仿佛只记得中心思想时要天人合一的。但是具体怎么个“天人合一”,当时也没有很深刻的去领会。
脑海中,对庄子的印象,就是与世无争,是不思进取。我现在年龄还不算大,这样的思想,我不需要去了解,不需要去学习。
有时候想想,很多时候,我就是这样无知幼稚。并没有去认真研读,就做出了这么武断轻率的论调。
前两天,在手机上看到一篇文章。大抵是台湾的一名教授蔡璧名,生于中医世家,父亲是太极拳传人,本人也多才多艺,在台湾一所大学教授了近二三十年的《庄子》。前半生什么的顺遂。突然有一天发现 患上癌症三期,有9公分的恶性肿瘤。
天降横祸,蔡老师运用自己教授几十年的庄子,调整心态,配合化疗,并积极调理身体运动,自创恢复,终于躲过了一劫,重新收获了健康。蔡老师,康复后,结合自己多年的教授和亲身经历,写下了《正是时候读庄子》。
有感于蔡老师的经历,又有1万小时定律(在某一个领域,投入1万小时研究,一定能成为专家级的选手),钦佩祝福之余,也开始有点好奇了:蔡老师这本书到底是怎么解读的庄子?庄子真有那么大的魔力?真的有扭转一个人命运的力量?
如果,让我直接去阅读庄子的文言文,我自己很可能坚持不下来。但是蔡璧名老师写的经历,前一章,我就被吸引了;使我有兴趣、能认真地去了解庄子里的智慧。
死亡时那么真实,求生的欲望,也是那么真实。患癌后,人情冷暖,孤零零一个人躺在癌症室,既要忍受来自外界世界的冰冷,还要承受化疗对身体造成的痛楚,心灵也备受摧残。
庄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大概意思是:庄子笔下的神人,外物伤害不了他,漫天洪水也淹不死他,即使旱灾严重到让金属、石头都融化,焦灼了土地和丘陵,他也不觉得烦热。
蔡璧名就这样说过:我教《庄子》,常觉得愧赧,因为此生过得太顺遂,总不知大好天气里的逍遥喜乐,果真如同庄子逆境人生里的逍遥喜乐?
蔡老师谦逊地觉得自己的人生顺遂,可能并不能完全领会《庄子》的精髓。在蔡老师教授庄子课程的十九年后,她患了癌症。
她这才想起好久没有好好关照自己的身体了。她也有感地发现“当代不是战国,却又无异于战国。” 现代人的工作压力、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家庭问题、身体问题,哪一样都让人喘不过气来。
看到这些,其实,我也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我现在也身处在这样的环境,有时候因为工作也会有压力,也会熬夜。也担心健康问题,因而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去跑步、去跳操、去举铁、去报瑜伽班。也算是怕死的要命,年轻轻的就开始枸杞加保温杯,求生欲也是强到了极点……
上了几个月的瑜伽,感觉自己的心也安定了不少,跟现在阅读 《正是时候读庄子》的感受有异曲同工之处。都会思考身体与内心的和谐,都会追求内心的那份安然与坦荡、光明与和煦。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明天继续分享心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