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读(一)

作者: 张洁小确幸 | 来源:发表于2017-05-03 11:29 被阅读0次
《庄子》心读(一)

       缘起

      最近几天在看《庄子》,确切的说是在看蔡璧名的《正是时候读庄子》,感触良多。以前看《庄子》,最熟的就是逍遥游一章,上学时学的,后来就没有再看了,不是不想看,而且看不下去,即使对照着注释也是不知所云,一头雾水。机缘凑巧,看到《正是时候》。

       其实,对《庄子》的喜好很久前就埋下了,以前看文学月刊时,里面有个女博士专门研究学习《庄子》,不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能为《庄子》注解一番,于是心生向往,想要成为那样的人。

       刚开始翻读时,会被他充满奇特的想象吓一跳,会想怎么有人那么会想,那么敢想,并且又充盈着浪漫色彩,后来有了些自己的见识,体会,因为此书太过经典,所以就把那些深有体会的词句拿出来品读一番。

   


       正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言之大,亦言变化,鲲变成鹏,从一条鱼变化成为一只鸟。就像虫子破茧成蝶,引起形态的变化。一个人只有当他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从量变到质变,然而,你永远也不会知道那个变化什么时候来临,因此,就需要你还是一条鱼时拼命的积累,汲取营养。

 

《庄子》心读(一)

      这也正是潜龙时期,有可能会变成一条龙,也有可能退化成虫。就像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一样,但它永远只能是一条虫,终不会遨游于万里长空。现在有些孩子还小时,旁边的人就会说,哇,你家孩子好聪明啊!别人不用对你的孩子负责任,当然说什么都没问题,为人父母可不能那样说,不然,孩子会以为只要有聪明就够了,就像艾力说的,未被转化为现实的潜力不值一提。要教他努力,经过努力才有可能变成鹏,变成飞龙。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即使它已经化而为鸟,还是要很努力,才能飞的更高。正如人,不能停止学习,不然,就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即使一个人已有很高的成就了,也不能有所懈怠。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黄庭坚的话可以作为注解,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即使它已经很大了,也非常努力了,但是它还是不能忘记自己的目标。并且要学会顺势而为,学会借力使力。不能等机会来临,却还在犹豫不决。果真如此,那便是德不配位,就像有些城中村人一夜暴富,他还是会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要让他干别的他也不会啊。那些人就算腰缠万贯,当环卫工的也大有人在。因为他们过惯了穷日子,至于富人的日子是想也想不出的。又有些人暴富后,就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其实,都是因为他们的德行不配当前的位置。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当一只大鹏鸟,就要用大鹏鸟的标准要求自己,也要找到正确的位置。杀鸡焉能用牛刀。那不是大材小用了吗?如果自己所在的地方不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那不如换个地方,重新开始。试想如果没有三千里的波涛,九万里的高空,鹏还能够自由翱翔吗?

 

《庄子》心读(一)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指的是万物间的相互联系。心理学上的蝴蝶效应与踢猫效应莫不如此。因此,《周易》说,君子必慎其独也。古语亦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讲的就是积累与联系。你以为做件坏事神不知鬼不觉,可是莫要忘了,举头三尺有神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不管是什么事情,想要得出结论,都得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要明辩,慎思。敕勒歌上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不要觉得大家都这样说,那我也这样说。这是人云亦云,而不是思考的结果。也要敢于挑战人们的固有思维。

      很久以前人们都迷信天圆地方,事实并非如此,不是吗?很多伟大的发明在发明前,都被认为是异想天开。可是哪个发明又不是从异想天开开始的呢?这也正是庄子的高明之处,他不直接回答,而且选用问句,你自己思考去吧,只要思考,必会有所得。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庄子的严谨,如果真的如此,那我就相信你了。可是你又会问,如果不是呢?如果不是,需要如何呢?学不可已矣,不能说,我学到这里就可以了,要继续钻研,为之努力。

      题外话

      其实,本来这样的事是怎么也轮不到自己来班门弄斧的,只是借着微信公众号的那句话,为自己打气,再小的人体,也有自己的品牌,我是再小的个人,也有发声的权利。有些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意思了。权且勉励为之,就算是自己品读之后的注解吧。

相关文章

  • 《庄子》心读(一)

    缘起 最近几天在看《庄子》,确切的说是在看蔡璧名的《正是时候读庄子》,感触良多。以前看《庄子》,最熟的...

  • 《庄子》心读(三)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眼界。生活中总...

  • 《庄子》心读(四)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因为他理解不了具有大智慧的人的思维方式...

  • 庄子:心的斋戒

    1.读庄子的收获:心的斋戒 2.今天阅读了《人间世:梁冬读庄子》。收获当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弄明白了人为何要在...

  • 读《庄子》(一)

    《庄子》又叫《南华真经》。因为唐玄宗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所以尊《庄子》为《南华真经》。庄...

  • 读《庄子》(一)

    一餐文字盛宴,一场形象大戏,一张美妙画卷,一次思想环游……在人类文化史上,用任何唯美的字眼来形容,《庄子》都承受得...

  • 我读《庄子》

    我读《庄子》

  • 读《中国思想史》日记三

    今日读37至48页,庄子。读庄子时绝对需要心无旁骛,屏心静气。我自身是非常喜爱庄子的,有庄子的存在,金刚经都是自然...

  • 浅读庄子

    浅读庄子 近期在教读《庄子二则》及课外拓展阅读《庄周梦蝶》和《庄子钓于濮水》中,深深被庄子神奇独特的想象5...

  • 读宋词(七)《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是辛弃疾的作品。此词写作者读《庄子》,赞朱熹,以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上片读庄子,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心读(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yk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