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请找一段安静的时间,一个安静的地方,仔细想一想你有没有下面的行为?
- 早上起来,你习惯性的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看看订阅号和朋友圈有什么新消息没有;
- 在上班的地铁上,你一手抓着地铁里面的把手,一手拿着手机忙着刷新闻,你期待每天都有新奇的事情发生;
- 在上厕所的时候,你也喜欢拿着手机,玩玩游戏——王者荣耀,刷刷新闻和朋友圈。
有一项对15万智能手机用户的调查显示:发现他们的手机每天要被解锁110次,最高时候平均每小时要看9次手机,也就意味着不到7分钟,人们就会放下手里工作,去看一次手机。而每一条信息,我们都需要6、7秒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在资讯日益丰富的世界里,各类信息快速的消耗着我们的注意力,注意力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也是各个公司激烈争抢的资源,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个全新的注意力经济时代了,谁能赢得人们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我们习惯了手机一响就会去看手机,习惯了总是不自觉的拿出手机,看看新闻和微信,玩玩游戏。结果变成,无论什么时间,无论是在哪里,我们总是忙着应付自己的手机——忙着工作、发邮件、看新闻和朋友沟通等等。我们随时随地保持在线,而且我们很多人都觉得“必须在线”,我们怕错过了重要信息——老板的工作安排,群里的红包,重要的新闻。很多人觉得随时在线让自己变得更有效率,但是我们忘记了随时在线带来了信息超载,带来了我们越来越难长时间的专注去做一件事情。互联网在链接起我们每个人的同时,也捆绑了我们每个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切碎了我们的时间,阻碍了我们的深度思考。
随时在线会导致信息超载,我们的大脑无法再及时处理、储存信息,也无法做出深思熟虑的选择和决策。这样带来的后果是我们每天收获的只有“学习的感觉”,我们难以专注下来,我们的思考变得越来越浅。
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呢?
我想,这跟我们人类的大脑结构有密切关联。我们的大脑分为思考脑、反射脑和存储脑三个工作部分,他们共同完成我们的认知、思考、决策的工作。
我们对于外界的刺激下意识的就引起动作,比如我们不自主的拿出手机刷微信。这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习惯,这是由我们的反射脑掌控的。
我们反射脑是用于处理最原始的刺激,它的反应速度远高于思考脑。所以,我们可以“不经思考”地拿出手机,看新闻刷朋友圈。
如果你想改变这样的状态,该怎么办呢?
我想,最重要的办法是彻底离线——抽出固定的不受打扰的时间,专注的完成工作和对话。
那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请找出一天中你的思考脑表现最好的时间段,大多数人都是早晨起来的时候,思考脑最活跃,意志力最强,少部分人是夜猫子型——到了晚上工作最高效思考最专注。无论你的黄金时间是几点,把最重要的思考放到这段时间来完成。
然后,每天抽出10分钟安排第二天的事情,确定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并记下来,这样在你睡觉的时候,你的存储脑会提前开始工作。每周抽出20分钟彻底离线,用于计划一周的工作,确定最重要的任务是哪些,安排在什么时间去做,并确保每天都有充足的安静时间。
最后,尝试将“彻底离线”变成你的习惯,在这里个人强力推荐Forest软件,Forest旨在帮助我们建立“无手机”的个人习惯,这个软件每天都会记录我们的专心森林,记录我们专心的时间。
现代惊悚小说大师,写出《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等作品的斯蒂芬·金,每天4个小时闭门不受打扰地写作。村上春树每天花5个小时的时间闭关写作,村上春树说:
没有专注力的人生,就仿佛大睁着却什么也没看见。
用正确的方式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都认为最踏实的一条成功之道,但是单纯时间上的堆砌——长期坚持,并不能保证你能获得提升。实际上,很多时候你在工作加班,学习熬夜,表面上的的「忙碌」感动到了自己,但是这一切只是因为平时专注程度不够导致的而已。最终,我们陷入一种低水平的勤奋中,一种讽刺的自我陶醉之中,却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做任何事情的核心是专注,而要做到专注就需要彻底离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