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没有早点读书学习86:自我厌恶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自我厌恶”,这是我们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体验到的一种内心感受,即对自己感到不满,总觉得自己可以更好。这种感受背后隐藏着一股无形的力量,如同自我攻击般阻碍我们去追求和拥有心中真正向往的事物。
首先,我们来看看以下六种可能暗示自我厌恶的心理表现:
-
设置较低的生活目标
在面对机遇和竞争时,你可能倾向于退缩或逃避,认为自己不如他人更适合或更有资格获得这些机会。尽管过后会为未发挥全力或错过机会而懊悔,但在设定目标之初,你往往就已经放弃了对更高更好目标的追求。 -
借助负面激励
你习惯于通过自我威胁和批判来激发改变的动力。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常用诸如“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就太失败了”这样的表述来鞭策自己。你通过让自己厌恶现状来促使改变,获取动力。 -
对他人的看法过于敏感
即使习惯于自我批评以推动进步,你对他人意见的看法却异常敏感,容易将他人的评论视为对自己的指责。例如,别人只是批评餐厅不佳,你却联想为自己挑选餐厅的眼光有问题。 -
难以释怀错误与失败
对于过去的错误、遗憾或失败,你往往铭记于心,而忽略了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你容易陷入对过往经历的反复回味与自我苛责,纠结于自己的失误和不当之处。 -
沉浸于对他人的羡慕或嫉妒
你常不自觉地与他人比较,不管是对比某个完美的人,还是拿自己不同的方面与各类人相较,总能找到在某个领域超越自己的对手。这种比较让你产生“他人样样比我强”的感觉。 -
难以接受他人的肯定
接受赞美、感激或其他正面评价对你来说是一项挑战。你倾向于认为他人赞扬自己是因为误解或出于礼貌,面对他人的肯定,你可能会感到局促不安,甚至尴尬至极。
若你在生活中展现出以上多种特征,很可能你正在受到自我厌恶心理的影响。自我厌恶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主观信念,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够好,不配拥有美好的事物或关系。即使有他人的劝导或充足的证据反驳,自我厌恶者仍会坚守这一看法。
自我厌恶对个人和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它限制了我们追求真正目标的动力,使我们在达成目标后无法获得应有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自尊感。在亲密关系和人际交往中,自我厌恶者虽然渴望被爱,却害怕建立关系,认为没有人会真心关爱自己。即使有人表达善意,他们也会怀疑对方的真实意图。此外,他们更易于忍受不良关系,将别人的轻视和伤害视为理所当然,而对真诚善良的人却感到不安和排斥,因为他们无法接受正面评价的挑战。
人们陷入自我厌恶的原因多样,包括成长于“缺乏满足感”的家庭环境,父母的苛责或缺乏正面肯定,以及经历过的创伤和逆境。人们有时通过自我厌恶来逃避失望感和无力感,认为只要自己变得足够好,一切就会好转。
要摆脱自我厌恶,首先需要接纳失望和无力感的存在,明白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是常态。学会转变视角,从关注问题转向挖掘自身优势,通过提问并记录自己的优点、擅长的事物以及面对困难时所展现的韧性,逐步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
同时,学会接受“足够好”的状态,并为此感到满足。当内心再度涌现自我批评和厌恶时,设想自己在安慰和支持一位挚友,用同样的方式来善待自己。最后,要注意“爱与被爱”的需求,尝试从多元化的社交关系中寻找关爱和被接纳的证据,减少对单一来源的过高期待,从而减轻内心的匮乏感和不满。
总的来说,要学会给自己追求真正渴望事物的机会,同时也给别人真诚对待你的机会,这样我们才能逐渐摆脱自我厌恶的束缚,迈向更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今日电影推荐:《海边的曼彻斯特》2016年美国上映 2017年8月中国大陆上映豆瓣评分8.6 金球奖最佳剧情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