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
「915」
1、昨天说到当年杜甫在成都草堂里看到的“窗含西岭千秋雪”,正是四姑娘山,想到我曾有一次被四姑娘山惊颤的经历,
多年前,双流机场坐飞机离成都,飞机起飞后打了几个大弯,我瞥出舷窗外,猛然看见云层之上,一座雪山傲然耸立,神秀清峻又跅弢不羁,真恍如仙迹。以方位算,正是四姑娘山幺妹峰。
不曾想,多年之后,我能身临其境,并攀上其中一峰,得意而满足。
登顶那篇里说“冲5000米山峰的强度,还不及我日常游泳”,
这当然是玩笑话,虽最高168、平均141的心率确实不高,但那是算进冲顶和下撤全程的:上山时的停留等待后面队友,冲顶后30-40分钟的停滞等日出,下撤途中不时停下来拍照和视频等。如此估算,在整个冲顶期间,心率应是维持在160左右的,不高也不低,得益于当时节奏很好,稳。
2、余强和朱强
这次对人的深刻印象,来自2强。2强都是藏族,我们此次登山的服务方。
余强的藏族名字叫扎西,是小金县的明星级向导(《登顶》篇里就介绍过了),据十八骚说还获得了阿坝州劳模之类牛逼称号,雪山之巅即是他一手创立的品牌,集登山协作、培训服务、餐饮住宿、攀岩训练于一体,业务能力极强。
朱强不愿告诉我们他的藏族名,因得知他是扎西表弟,我们便以“表弟”称呼他。表弟似无所不能,接待、烧菜、攀岩教学、登山向导、修东西、博物馆讲解……似乎除了扎西和登山时的向导陪伴,表弟一力撑起了雪山之巅的半边天。以及还要出去承担当地接待领导的政治任务。
哥俩的共同特点是,都爱插科打诨,3句话里有2句是不正经或开玩笑的,因此,在日隆镇上的2天2晚,大家都无比欢乐。每顿饭都吃得笑喊连天。
不过,玩笑归玩笑,专业上2人丝毫不含糊。扎西不用说了,教父级向导,仅四姑娘山的几个峰,他已经登顶超过千次,其余周边雪峰,也是常客。
表弟也是一把登山天赋卓绝的好手,到日隆镇当晚(海拔3200),测心肺指标,我的心率是80左右,血氧饱和70几,表弟的心率是50几,血氧饱和90几,比我在平原的指标还要好。
3、德清和小金,浙江与四川
从扎西口中得知,我家乡浙江德清县与四姑娘山所在地四川小金县是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对子县。
扎西说他去过莫干山学习旅游服务开发经验,还去过德清县委党校进修,对德清派来当地挂职干部的能力更是赞不绝口,“我们小金盛产苹果,但以前卖8分钱一个,卖不出去,德清干部来帮我们包装宣传之后,3块钱一个,还卖得比以前好得多啊”。
得知我是德清人,扎西还执意退还了我一部分登山服务费,并笑言“你拿着身份证,在小金可以横着走”。
双桥沟景区购票时,又一次感受到幸福。这次范围更大,包括大部分浙江地市,为感谢对四川地市的历次对口援建和帮扶,四川很多景区对浙江几个地市都设置了“感恩赠票”的优惠。如下图,门票全免。
堪称我旅行史上最为“尊荣”的体验了。
感谢德清、感谢浙江、感谢家乡,你们行了利举,我们享了实惠。
感谢四川,心善图报,君子之风。
4、四姑娘山非常年轻。
3.5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广阔的海洋,2.5亿年前一次超大规模的海底火山喷发,形成了孕育四姑娘山母体的主要岩石,但此时,她仍蛰伏在地下10千米深处。
距今260万年前,她第一次强烈抬升,海拔高出地表2000多米,并在此后持续抬升,直到越过雪线来到5000米以上。即使到了现在,四姑娘山依然没有停止隆升的节奏。
如今的四姑娘山,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地理分界线,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农业分界线,是古代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居住分界线,是世界上垂直自然带最丰富地区。
四姑娘山拥有5000米以上雪山85座,其中39座有攀登记录,幺妹峰的攀登难度极高,至今全世界仅有45人封顶,中国19人。
此外,四姑娘山地区还有冰瀑31条,越野跑路线400条,徒步路线20条,以及海拔500-5000的骑行路线,翻越幺妹峰的滑翔伞路线,还有各种极佳的滑雪、漂流、露营资源。货真价实的“户外运动圣地”。
然而,就这么一个地方,我下山后第二天游览双桥沟时才得知:她竟还只是一处4A级景区。
我四顾双桥沟里环伺的崔巍群峰,顿生迷惑:试问中国东部中部,有哪个5A级自然景观的景区可以媲美这里,别说比整个四姑娘山,就是单拿这条双桥沟,就足有吊打东部中部所有5A级自然景区的绝对实力。
不入青藏高原,可不敢说自己领略过祖国壮阔河山啊。
5、还有别样收获呢,
估计是得益于手机和电脑屏幕用得少,每天各种极目远眺,四姑娘山出来后,视力明显变好,望远清晰度从1.0调到了1.5。
虽然过不来几天,视力一定还会跌回原来,但我窥见了自己生理机能调整的奥秘,这点何其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