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57721/d3c365dfae157225.jpg)
老年间的东北,靠山吃山,村落中生活条件最好的,应该是那些猎户,虽然条件艰苦,但在“现代文明”没有大规模肆虐之前,毕竟是白山黑水数万年的积淀,大自然的宝藏得以孕育出“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东北三奇。
生活是智慧的沉淀,每一个地域、每一个行当,都自有其独特的规矩。就像农民奉养谷神,渔夫敬畏龙王一样,东北的老人们会教育儿孙:“不要招惹有灵性的动物。”
根据史料记载,如今的旅游胜地长白山,在满清时期,一直是被封闭保护的皇族禁地。得益于这样的保护,使长白山脉在过去的几百年间,都保持着纯正的自然气息,也因此保留了独特的灵性。
宗教,一直是与政治挂钩的。在中原文明不断壮大、蓬勃发展的同时,东北乡间,也同样笼罩着神秘学的面纱,依然是靠山吃山的缘故,东北的玄异故事,多离不开“动物”。再加上“萨满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形成了以行政界线“山海关”为划分的“南茅北马”的传说体系。
笔者本人,对于“宗教”文化,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懒于精进的小白,美其名曰“顺其自然”,实则只是一个喜欢玄幻故事的听书客而已。所以,对于“南茅北马”的相关知识,还是烦劳各位看官,自行去科普一下吧,免得被我不小心带进沟里去。
我要分享的,不过是一些听来很受震撼的“民间故事”,既然是故事,是真是假,便只在你自己心中停留,与他人无关。
我尊重任何信仰,绝对没有教唆“迷信”的意思,如果你在故事中看到的是这一层面,那请动动大拇指,关闭页面。因为我选择看到的,是来自于民间的、淳朴的智慧。
就像我年迈的奶奶,虽然没有什么文化,连大字都不识几个,却自小就教育我:“任何宗教都是导人向善的,只要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心里始终保有一个善字,就足够了。”
彼时我只是听话照做,而今步入社会,历练经年,回头细细品味,感叹其中智慧深厚,使人受益匪浅。
这也是我愿意分享一些小故事的原因,万物有灵,取舍有度,如果温饱已足,在追求欲望的同时,是否能停下来考虑片刻,屠刀之下的故事?
那里,也有它们的悲欢。
泽 | 出书训练营作业 | 6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