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又称标准建模语言,是为软件系统建立可视化模型。主要包括用例图、时序图、协作图、活动图、部署图、构件图、类图、状态图等等。
之前有写过UML时序图:产品经理必备之UML时序图
一、用例图定义
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e)是UML的一种,主要用来描述用户、需求、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能够充分展示一个外部用户能够观察的系统功能模型图,以一种可视化的直观方式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以便使系统用户更容易理解这些元素的用途,也便于开发人员最终实现这些元素。
二、用例图绘制目的
用例图是跳出当前系统,站在用户的角度去看系统,思考系统功能,这样我们能更加理解业务,表达清楚需求。从用户的视角,我们不会使用专业术语去进行业务的沟通,可以做到真正以用户为中心去获取需求,转化为产品服务。
用例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考虑系统内事物之间的互相影响,关注整体的运行规律,而不是只考虑个别事物的情况。
三、用例图的组成元素
1、参与者:是系统外部的一个实体,它以某种方式参与了用例的执行过程。参与者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部门,也可以是外部系统,也可以是其他事物。通常用人形图标表示。
2、用例:是对系统的用户需求(主要是功能需求)的描述,用例表达了系统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说明了系统是如何与最终用户或其它系统互动,也就是谁可以用系统做什么,从而获得一个明确的业务目标。通常用椭圆表示。
用例注意事项:
用例粒度的确定,没有标准,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一个大型系统,可能会有上百个用例,一个小产品,也许只有几个用例。
一个用例是一个完整的使用场景,不是零散的动作步骤。比如,拿起手机打电话是个完整的场景,拿起手机只是一个步骤。
一个用例有一个明确、独立的目标,如果一个用例包括多个目标,则可再逐层细化出子用例。
3、系统边界:将系统内外分开,参与者在外面,用例在里面。边界内的用例,就是系统要实现的事情。通常用矩形框表示。
4、关系:
(1)关联关系:用一条实线表示,这条实线一般有三种形式:无箭头、有指向用例的箭头、有指向执行者的箭头。箭头的方向代表了数据流向或谁启动谁。
(2)归纳(泛化)关系:表示参与者与参与者之间、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关系。一个用例可以被特别列举为一个或多个子用例,这被称为用例泛化。
用带空心箭头的实线表示,箭头指向被泛化的用例,即子用例指向父用例,泛化是从下到上的过程。(子用例继承父用例所有的结构、行为和关系,是父用例的一种特殊形式。)
(3)包含关系:表示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用例(父用例)的行为包含了另一个用例(子用例)的行为。
用虚线箭头+<>表示,箭头指向被包含的用例。一般是父用例包含很大的范围,专门抽出子用例来着重表达,又或者是复用用例。
(4)扩展关系:表示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关系,是在特定条件下,由扩展用例指向被扩展用例。
用虚线箭头+<<extend>>字样,箭头指向被扩展的用例。拓展用例是在特定条件出现时,才会被执行的用例。
四、注意
1、不是每个需求都要画用例图,要视情况而定,简单的需求完全可以不用画。
2、画图是为了表达、传递信息,当我们画用例图时,不管画的多么酷炫,本质都是在分析业务场景、系统功能性需求,并描述出来。
对产品经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需求管理”,期待共同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