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从去年10月底,到现在正值酷热难耐的夏天,中间的跨度不到一年。
工作,对于大部分人,或许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上司安排什么工作,不用多问,做好就行。哪怕它不切实际,不合逻辑。可事实确实,我不甘心这么被人使唤。因为硕士毕业,所以自诩为天子骄子,理应不该做低端的工作,打杂的工作。难怪说,人一旦有了思考的能力,就会莫名其妙的给自己徒增烦恼。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依然会选择它吗?
简单回顾这段短暂的时光:
去年,刚从上家公司的失意中走出来。一家从事印染的民营企业,内部员工偏老龄化,节奏过于缓慢,不过这些我也都能忍受。唯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出差环境的艰辛。印染纺织这块儿,江浙沪一带比较领先,所以我们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山东等地,而且都是县城之流。很多老式工厂,基本没有什么回收废水之类的机制,印染所用的化学燃料随意倾倒,味道很浓厚;此外,客户们的素质也不是很高,遇到一点问题,就不分青红皂白,一通乱骂。我毅然出走,那会儿试用期刚结束,可以说是和平分手。
也许,是抱着对机器视觉工程师的执着,我加入了这家公司。从上家公司同事的口中得知,机器视觉在苏州这一带比较火,我的简历也集中往苏州投。记得参加面试的时候,一同面试的有三人。另外两个都是苏大,不过一个是本科,一个是硕士。很奇怪的是,我和另一个硕士一起接受了副总的面试,但我们的岗位并不相同。现在想来,机器视觉在这家公司完全只是个陌生的领域而已。
刚入职那会儿是最轻松的。找了个角落坐下,偌大的办公室没有几个人,大部分都出差在外。主管让我拷贝一份框架程序自己看,然后每天的内容就是看代码。我也开始买书看,MFC,VC++。那个时候,提升的确很快,仿佛一夜之间,就吸收了很多知识。当时,我为什么没有问问其他同事的工作内容,为什么不事先打听下出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只能怪自己还是太年轻。
一个月之后,去车间看其他两位同事调机。一切都好新鲜,然而我始终都处于外行看热闹的状态。当你没把一件事当成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是不会真正投入到里面去的,你学到的也永远只是皮毛而已。所以,当机台11月中旬出货的时候,我其实啥都没有学到。又这样,自学了1个月,2015就这样过去了。
元旦之后,我接手了生平第一个项目——手机外壳的组装,作为软件学习的身份远赴武汉联想,想想都很酷的样子。随行的有机构、电气、售后,生产、软件,软件部分主要负责总控程序的开发。从机台出货到调试,花了三天时间。期间换宿舍,换宾馆,民声哀悼。好不容易有了落脚根,可以安下心来调试自己的机台。在武汉那边,我选择了自己独自在一个角落写程序,始终没有关注到他人的工作内容,更谈不上适当的时候给于适当的帮助,这是比较失败的地方,接触面的狭隘直接导致了思维的局限。
年前,和电气部分的通讯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只是客户对界面要求较高,界面因人而异,我也不知从何改起。回公司和主管商量之后,也没有得出具体的改进措施,这给后来领导的直接“批斗”埋下了伏笔。客户的一再投诉,让副总亲自过来参加会议——如何更改界面。当时和我一起的还有另外一位软件工程师,主管让他改,把我晾在了一边,调试另外一台机器。
年后回公司是3月初,大地回春的时候。但我们的项目还没有调好,所以这次回来一点喜悦感都没有。整个3、4月份,我再次回到了刚入职那会儿,没有项目,完完全全的自己一个人在那边敲代码,却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危机已经到来。5月初,被安排到了手环的一个项目,不过这次不再是软件,而是专机调试,比售后稍微高级一点的工作。我当时的水平,甚至还不如售后。更令我想不到的,是自己被安排到了夜班,传说中黑白颠倒的日子。晚上本来就没有什么精神劲,而且活又不多,我基本保持着每天1点以后就入睡的状态,这被某些人看在眼里,成为投诉的理由。
好不容易转成白班,那时候的第一条线已经差不多,只剩下精调。我自然也是“游手好闲”,完全找不到活儿干。这自然又被很多人看在眼里,成为了投诉的理由。
因为种种原因,最后留给我的就剩下了这一条路——离职。
总结以上,对于我以后的再就业会有几点帮助的,有以下几点:
- 老板只看结果,过程与他无关。
- 刚毕业,降低自己的姿态,不要自命不凡。
- 先从简单易入门的开始做起,慢慢积累经验。
- 工作态度,比工作能力更重要,是公司的重点考量。
- 找一家能充分锻炼自己的公司,而不是平台这些缥缈的东西。
现在不同以往,很少有人会在一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呆到终老。况且也很少有公司能坚持这么多年长盛不衰,所以换份工作很正常。不过,我希望自己下次离职的时候,是自己的能力已经很强,能够撑起一片天……
8/2/2016 3:34:44 PM
江苏·苏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