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实在没有什么好记得,但既然开了头,就把这几日在床和食物之间的残渣拿出来挤挤吧。初一去了九龙滑雪场,九龙滑雪场位于太原和榆次交界处,海拔900米占地更达80000平,有5条滑道总长2000米,当地有专门的黄牛很低的价格就可以送你进入滑雪场。
进门左右两边都站着教练,雪反射的紫外线加上长期风吹日晒每个教练的脸都是黑亮黑亮的。教练很热情,从换鞋到穿上滑板顺着电梯来到半山腰,教练都全程陪同。到了半山腰教练就伸展拳脚了,问他们怎么滑如何防止跌倒?答案是:三百块钱一个小时,先交钱后教课。先生说不用他们教,我来教你。我不愿意,首先先生不是专业人员,自己滑的好不代表会教,其次我不放心女儿,毕竟女儿是第一次滑雪。把她交给一起来的侄儿我终是不放心,毕竟那也只是一个大孩子。先生坚持他教我,我坚决不要,我不相信他的技术。可是他更不相信那些教练,他说谁知道这些人有没有资格证,我不依,犟道卖油翁的故事谁都知道,再怎么这些人天天在风雪里滚打总比你有经验。最终一个黑瘦的哈尔滨女教练教我滑雪,从刹车开始学,几趟来回已经热的衣衫湿透。不过跌跌撞撞也敢从初级道自己往下滑了,闲聊间得知教练才三十出头比我小好多,可是一张脸完全被风霜吃了。
女儿早就在他爸爸和哥哥的带领下用冰镐在雪上速滑了,刚拿到冰镐的时候我以为冰镐是起着拐杖的作用防跌倒的,后来才知道是用来加速的。我跌跌撞撞的在初级道滑行,只听女儿大声的喊:张妙妙我上去了!我以为她上了中级道,加上当时自身难保,并没有太在意,后来看她爸给她拍的视频真正出了一身冷汗,她居然从高级道滑下来。要知道她的技术和装备滑黑道是十分危险的,我怪先生太不负责任,先生不屑于我的小心。转瞬四个小时过去了,进了大厅只觉得眼前一片模糊,这才感受到雪反光之厉害。
初二,白天女儿写了一天作业,我自然陪公子读书一天。中午的饭有点意思,因为懒的去亲戚家吃饭,更懒得做,就点外卖但几乎都歇业中,跑到小区外面的超市想买点饺子或者馄饨来吃,可惜没有馄饨,饺子的馅又都是大葱猪肉的,我不喜吃葱。看冰箱里还有一盘手工水饺,问老板什么馅的?老板说那个是自家包的韭菜猪肉馅的,不卖的。我也是皮厚了,连哄带抢把饺子端了走,回去煮熟咬一口不得不佩服当地人的实在,那馅里的韭菜是要用放大镜找的。晚上先生接我们去吃饭,晚上的太原城是热闹的,无论是灯还是人都热气腾腾的。我们转了一大圈,饭店都是爆满,女儿直叫饿,碰巧七十二辣有空位,我们就进去点了一味辣都没有的烤鱼。吃完饭,陪女儿逛了一圈,玩了她在抖音里看到的真人抓娃娃。车路过先生准备装修的新房子,位置的确黄金,他拉我下车来看,我坐在车里不愿意下来。他说下来看看吧,这个位置多好附近公园、医院、购物中心、学校都是太原最好的,这里什么都有。我说是,除了我什么都有。
初三,先生四姨夫请吃饭。那个四姨夫有闲空、有闲钱、有文化,很少叫人家里来吃饭,尽管那栋别墅有千把平方,但他都宁愿养狗不愿进人。我不知道何德何能招他喜欢,只要来太原他必亲自下厨露一手。讲真四姨夫的饭做的的确不错,自家酱的各种肉食、小菜、水果、彩椒等冷盘摆的超了五星酒店的花哨。桌子中间一只硕大的铜火锅滋滋的响,一股奇特的香味让人垂涎。四姨夫把一条黄花鱼端上桌,让四姨揭了铜火锅的盖,里面料足且码的十分整齐,四姨边揭盖边说,你四姨夫就是偏心,黄花鱼是昨天他朋友从云南空运过来的,这不一到你四姨夫就说让妙妙来吃,其他人不要说吃鱼了,都说了多少次想吃你四姨夫的火锅就是吃不上,这锅是你四姨夫从云南带回来的因为是纯手工打的,怕再去买不到平时不舍得拿出来用。锅里的汤是鸡、大骨加羊肚菌还有什么我也叫不出来名字的东西熬了一夜熬的高汤。四姨夫挥挥手让四姨不要啰嗦,去拿酒。自然又是他的珍藏。我不知道吃条黄花鱼干嘛还得费那个劲从云南空运过来,云南好像也不是黄花鱼的产地。不过味道真的一级棒,女儿吃了大半条,我也吃了许多羊肚菌。姨夫看我们吃的高兴,也开心,筷子停不下来,酒杯也放不下来,喝了红酒居然又喝了白酒,然后断片!
初四,温度比我们刚来的时候降了近十度透骨的冷,不过既然来了怎么也要出去转转。去了官道巷,景区都差不多,吃的喝的玩的,全国渐渐同化了。玩了一会也没有什么意思,转道去古城墙看看,其实去一个城市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古城古道古街,那些地儿才是城市的灵魂。车子转了一大圈才到一座被称为“拱城门”的古城墙脚下,拱极门城楼为砖木结构、三层四檐建筑。在城楼底层有金柱4根,檐柱16根,廊柱24根,上下各层以木梯相通,拱极的本意是,众星以北极星为中心,环而拱之。喻意则是,以德治国,便会得到臣民之拥戴,四方之归附,古城墙浑厚大气,但因为维修只能远观。路过一个村庄,村里人正为十五的表演卖力的练习敲锣打鼓,零下十几度个个穿着单衣,头上没有我想象中的毛巾,滚圆的汗流在黑红的脸上一派喜庆。南方的年过了三十就结束了,北方需要用十五轰轰烈烈收个尾,才慢慢淡了年味。
初五就是今天了,我是个夜猫子,午夜十二点就看朋友圈里财神忙个不停,我把还乡的流水记到一点睡。早上醒来和朋友道了早安继续睡,中午又是吃。下午出去看了看国民师范旧址,先生对这个旧址是有感情的,因为他姥姥就住在紧隔壁,所以他从小经常偷偷翻墙进去玩耍,对里面的布局十分熟悉,一路给我当导游讲解薄一波、周恩来、刘少奇等在国民师范的事迹。我免不了俗拍几张照片走人,去了双合成买了许多当地知名的点心。其实网上都有卖,但中国的人情就是这样,去哪里不人肉搬一点当地的特产带回来朋友之间感情就淡了。看看一车的东西,还没有带上狗和人,真是发愁。
又是晚上十一点多了,还乡的流水就到这里截流了,凌晨放下的悬疑小说早就挠的心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