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是读了不少的理财书,本来我对李笑来不是很感冒的。虽然读他的和时间做朋友感觉很有收获,但总觉得他想要割韭菜,直到看到这本《韭菜的自我修养》我才发现,是我自己太狭隘了。李笑来给的建议对很中肯,只是我自己看问题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
近期也开始理财了,特别是公积金加年终奖一下让我有点狂了,我稳不住了。从当初搞人人贷、到后来的摊位,自己都是不懂,每次都是图便宜、图省事、图高收益。2020年初,疫情期间,自己学了保险、学了理财,才慢慢的开始定投,才开始每月定存。慢慢的发现,理财是需要学习的。
这本书的书名,就感觉很邪恶,我们是韭菜么?我们不是想在交易市场中获利的人么?怎么就成了待宰的羔羊,待割的韭菜?
实际上,这本书是教我们如何不被割韭菜,要不断的学习。
韭菜的定义
是指的是在交易市场中没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
韭菜常见的特征就是不学习,一进场就开始“买买买”!
还有个比“一进场就买买买”更可怕的错误!是什么呢?是:一进场就把自己的钱花光了!
当然,还有更可怕的,就是“一进场就连借来的钱都花光了”。
那这种“亡羊补牢”的“韭菜”能够做什么呢?
所以,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很简单:
●还有钱的话,就慢慢补仓;
●钱不够的话,就在场外拼命赚钱。
投机VS投资
李笑来认为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
投资者做的就是在交易之前,认真研究,深入学习;
交易过后,无论输赢,都要总结归纳,修正自己的观念和思考,以便完善下一次的决策。
那应该学些什么呢?
1.最终,决定输赢的不是“运气”,而是“实力”!
想要摆脱“韭菜的宿命”,只有一个办法:提高自己的实力。
在交易市场里,实力指的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以及控制仓位。
控制仓位永远要保留一定比例或者起码一定数量的现金
2.止损线究竟如何制定才合理
要结合交易标的的日常波动幅度进行设定。
3.降低交易频次……降低降低再降低。
频繁交易的结果就是交易手续费累积,累积到吞噬你的所有利润和本金。降低交易频次的本质,是拒绝抛硬币,坚持逻辑推断。
所谓的“韭菜”其实常常并不是被别人割,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是被自己割的!
韭菜们犯的错误拆解开来就是三个:先是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做出了错误的购买决定;而后依然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所以做出了错误的出售决定;最后还是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但是全然不自知,认为是别人欺骗了他们,自己“被割了韭菜”……
所以,韭菜想要翻身,说一千道一万,只有一条路可走:降低交易频次……降低降低再降低。
4.正确地提升收益风险比的方法
回报风险比=可能的回报÷可能的风险
减小分母,可行的手段有这么几个:
●调整止损线,降低自己的风险承担
●降低每次的交易金额在总资金的占比
●提高自己在场外的赚钱能力(或者募资能力)
而加大分子呢?有什么可行的手段?
●选择更为优质的交易标的
●选择最佳的交易时机(比如,若干次暴跌之后再买)
●放长持有时间(比如,穿越一次以上的牛熊)
但实际上呢?为了减小分母,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提高场外赚钱能力,进场的钱,就当是丢了……
为了加大分子,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后不动,不管涨跌,穿越多次牛熊……
5.只买交易量最大的那么一两个或者两三个标的。
这是一种智慧。暂时放弃自己的智商,去相信整个市场的智商。市场都帮你选好了,为啥不服呢?
暂时放弃自己的智商,还有另外一个定律作为支撑:
●在交易市场上,涨得猛的,会涨得更猛;跌得狠的,会跌得更狠……于是,
●所有东西都在涨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个涨得最猛的;因为概率上来看,或者说,市场在教育你,它更可能涨;
●在所有东西都在跌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个跌得最少的;因为概率上来看,或者说,市场在教育你,它最扛跌……
6.记住,你要有生活,并且,生活最重要!
从今天开始,更加努力更加认真地生活!
你喜欢读书,就去买更多的书,安心读完;
你喜欢弹琴,就找来更多的曲子去练;
你喜欢看电影,就去买更好的影音设备,搜集更多的影音资源……
一定要学会自娱自乐,善于自娱自乐,这是牛×交易员必需的最重要技能——它甚至比交易判断都要重要一百倍。
因为如果你不善于自娱自乐,如果你不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认真生活,那么你就没办法降低你的交易频率,那么你就会变得跟韭菜一样整天盯着屏幕
投资也好交易也罢,绝对不能当作“全职工作”……因为你一旦“全职”,你就没办法成长了,你必须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生活上、其他的工作上以及学习上……否则,你只能是另外一根韭菜。
写在最后
在投资外,要持续增强在投资外的赚钱能力。
在投资中,要降低投资的频次,坚持3-5年的长期投资。
最后,理财就是理生活,生活中没有钱不行,但只有钱也不行,让我们保持平稳的心态,好好生活,好好赚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