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卧猫
《书评面面观》是四年前买的书了,那时今日头条上的“青云计划”正如火如荼,刚明白什么是自媒体的我跻身书评赛道,倒也颇获过几次奖,体验过一把写作变现的快乐。
当时文友金台望道老师推荐过这本《书评面面观》,本着提高技艺的目的,我也买来学习。奈何,“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不论听过多少遍,书到了手,却还是翻了翻就放下,继续举着钝斧上了山。
至于为什么没有认真看此书,除了心浮气躁,还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本书的严肃性和学究性太强,尤其第三辑的书评精选,更是学术型的讨论,像我这等读书只停留在消遣阶段的渣渣,读着大家们为这个派别那个主义据理力争的文字,我看得如坠雾中,连个热闹都沾不上。
后来,“今日头条”的「青云计划」取消,再后来,我怀孕生子带娃,渐渐地,书评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
沉浸式带娃两年后的今天,终于有时间和精力重拾读书写作。重振旗鼓后,刚好遇到「无戒学堂」的黄青海老师正推荐阅读格非的《望春风》,我把书买来一读,读完只觉得写得真好,可具体哪里好呢?想说却又说不清。
可是,读这本书之前,我是计划写一篇书评出来的呀。写不出来怎么办呢?于是想到了这本在书架悠哉了四年的《书评面面观》,像求救星那样把它请了出来。
《书评面面观》是《副刊文丛》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全套15册,收录的是百年间刊载在副刊上的优秀文学作品合集,分为《副刊面面观》《我画文人肖像》《踏歌行》等。
《书评面面观》由资深编辑李辉主编,分三辑,第一辑是萧乾谈书评,第二辑是作者、书评家、读者谈书评,第三辑是精选书评赏析。
这里当然还有必要介绍一下萧乾。萧乾是书评研究的资深学者,当年在经沈从文推荐在天津《大公报》担任副刊编辑期间,曾不遗余力为书评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本书第三辑收录的精选书评赏析,大部分出自萧乾组织的书评班子之手。
![](https://img.haomeiwen.com/i7289752/1424f185d4edad5e.jpg)
这本《书评面面观》,可以说是通过萧乾、朱光潜、沈从文、叶圣陶、巴金等不同文人之口,来回答几个关于书评的问题。
第一,什么是书评?
第二,书评者应有怎样的态度?
第三,怎样写书评?
对于如今新媒体时代的书评作者,想要写出受读者欢迎的书评,需要搞清楚的问题,也不外乎这么三个。那么,就让有意从事书评写作的我,来暂且整理一下这些问题的答案,帮助自己理清思路的同时,也能帮读此文的你,略微解一解关于书评的惑。
![](https://img.haomeiwen.com/i7289752/88e175ea264ae826.jpeg)
书评是什么?
萧乾先生说,“书评就是为了让读者对书能有比广告来得客观的评价。”
沈从文先生说,“最不讨好,又最容易发生私人思想;最宜公平,却又容许相当偏见存在;最需要避免私人爱憎和人事拘牵,却又似乎不能不受私人爱憎和人事拘牵;本身无永久价值,然而间接又最有影响;文学运动少不了它,同时又毫不需要它,这就是书评。”
宗钰先生说,“书评应该是一个书评家对于一部著作所表现的思想或艺术的探讨,而给予它以公允的评价。”
综合以上三位名家对书评的理解,再结合当今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我想书评大概可以简单总结为“书评者对某部著作的客观评价”。
那么,这“客观评价”要怎么做呢?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书评者应有怎样的态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7289752/fe4b8df4608fe09a.jpeg)
书评者应有怎样的态度?
萧乾先生说,“他尊重的是批评工作本身,而不是作家各人。”这里的“他”,自然指书评家。
因此,书评者的态度,应该是摈弃一切与作家本人的私人情感因素,只专注所评之书的艺术成就。这对于当下的我们,就有两方面指导意义。第一,对于名家经典,不必因为作家显赫的名声而一味说其作品的好。第二,对于当今时代的新人作家,尤其是我们在生活中认识的作家,不必参杂个人感情。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写作小白,我们有什么底气去批评名家经典呢?就连当代新人作家,我们和人家还有很大距离呢,又何谈私人感情?换句话说,写作小白真的可以写书评吗?
朱光潜的话或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信心,他说,“你提笔来写一篇书评时,你的唯一的理由是你对于这部书有你的特殊的见解。这种见解只要是由你心坎里流露出来的,只要是诚实,虽然是偏,甚至于是离奇,对于作者与读者总是新鲜有趣的。”
答案很明显了。作书评,并不见得需要多么高深的学问,当然,有则更好,如果没有,我们也可以把我们作为最普通读者的看法表达出来,只要是真实且真诚的,就是好的。历来文艺鼎盛时期,不都讲究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
李剑也在《书评的内容》中提到,“正因为我这个读者极其普通的缘故,也许我的意见倒是大多数读者的意见吧。”也许这是人家的谦虚,但我们偏拿来树立自信,也未尝不可呀。
那书评者可以评哪些书呢?关于这个问题,黄梅写道:“第一,我们希望书评家不要忘掉了自己的知识程度和书评的范围。不要评你们看不懂的书,不要评你们刚能了解字义的书。”对我来讲,我想,我的书评范围就可以定在去评自己读了深有感触、迫切想与他人分享的书。
搞清楚了什么是书评,以及书评者该有怎样的态度,接下来就要讨论最重要的问题——怎样写书评?
![](https://img.haomeiwen.com/i7289752/49e83bcf596e7b55.jpg)
怎样写书评?
叶圣陶先生从作家角度,提出他想要怎样的书评——
“我喜欢听体贴的疏解。假定我有些微的好处,你给我疏解为什么有这些好处,我就可以在这方面更加努力。假定我有许多的缺失,你给我疏解为什么会有这许多缺失,我就可以在这种种方面再来修炼。”
这话于我们,对应的当然该是当代作家,尤其是当作家是我们的朋友,或至少他能读到我们的书评时。但针对名家经典,我们当然也有义务这么做。好,要指出哪里好,怎么好,为什么好。坏,要指明哪里坏,怎么坏,为什么坏。有理有据,才能说服人心。
对我来说,我的阅读兴趣在文学,尤其是小说,那么我的书评范围,大部分会是小说。
李剑针对如何评小说,作了非常详尽的阐述,对我很有用。
他说,“批评创作小说的人,除对于作品本身要做严正的批评外,最好对于作者创造活动的进步和前瞻,也能有连带的叙述,这样更增加了读者对于那本作品是否有进步的认识。当前期作品和后期作品做比较时,批评的时代的意义便很容易看得出来。”
对于小说的内容,“一篇普通人认为好的小说,不见得真好,也许只是因为它的‘好’情节捉住了读者的印象……该把小说的内容给以严正的判别。”
“一般的读者,对于这些‘主义’是没有什么系统的了解的,但是他却愿意知道他新读的作品到底属于什么派别进而愿意知道一点这个派别的源流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为满足这种要求,书评家对于一本小说便要做一番较之批评作品更进一层的文学上基本观点的探讨了。”
总结来讲,给小说写书评,需要做的是:
1 针对作品内容本身进行评论。
2 对作者的时代背景、个人身世、创作动机、创作环境、创作方式进行叙述,并将作者的前后作品进行比较。
3 对于作品的派别、在文学上的地位进行阐述和分析。
那么针对作者的创作动机、创作环境等叙述,如何来做呢?
叶圣陶先生说,“希望写书评的人第一要摸着我心情活动的路径。”冀南先生说,“这是书评者起码要做的事……一个书评者应当怎样从作者生活、教养、环境所铸就的气质禀赋中去发现、了解一个作者灵魂上的独特处,以及怎样在作品中切实地做一番游历跋涉,考察作者在如何情形下产生了这作品。”
总之,要把书评写得像那么回事,这方面的功夫,还是非常有必要下的。
对于书评的语言文字方面,铸颜在《通俗化些》一文中非常直白地说,“我们需要通俗坦白的书评,不要那锦绣裹着的草包。”很显然,比起华丽辞藻的堆砌,真实有料才是读者最需要的。
书评的写作,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究其根本,它和其他文体没什么两样,皆以真诚为第一要义。
如果屏幕对面的你,嫌我的这篇摘录还不够详尽,大可以捧起《书评面面观》读个痛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