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还在上映,热议已经结束,但是对“芳华”的讨论却从未停止。“芳华”——看到这个名字,就有一种美的感觉从人的心底溢出来,就像屈原的诗“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诗经的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可恰恰是这种美,反衬出故事的悲与苦。极致的反差为我们这些看客带来了数不清的疑惑:做好人就是没好报吗?所以我们应该做坏人?这样残酷悲戚的青春,怎么能叫“芳华”这样美好的名字?那个年代如此残酷,那样残酷的青春又有什么值得怀念的?
做好人的问题已经有无数人解答过,我只再重复一句话: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我想说的问题在于,那样残酷的青春,对于那些经历过的人来说,究竟有什么好怀念的?再进一步,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如果这样的青春不值得怀念,那么什么样的“芳华”才是最值得怀念的?
像悔创阿里杰克马、不识妻美刘强东一样投身创业的“芳华”?像比尔•盖茨、乔布斯一样退学创业,立志改变世界的“芳华”?像张继科、孙杨一样刻苦训练,夺得金牌的“芳华”?还是像政治领袖一样心怀壮志、投身政治运动的“芳华”?
答案好像应该是肯定的,因为按照主流价值观来判断,就是这些顶尖成功人士的青春芳华最为耀眼,最值得大书特书。大家对他们的青春芳华比他们本人还上心,恨不得人人都替他们怀念一把。
但是这个答案真的正确而且通用吗?因为这样一来,好像我们普通人的青春就一点都没有怀念的意义和价值了。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们先来看看芳华代表了什么,它寓意着青春,讲述的是和青春有关的故事。而“青春”在新华字典app中的解释是:青年时代。联合国给青年的定义是15-24岁。那么第一个结论是:青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个人生阶段,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青春独家记忆。
而每个时代中都拥有自己的成功标杆和批量粉丝。不同时代的青年人其实相差无几。我们都知道,青年是人一生中活力最旺盛的阶段,也是最有豪情壮志却又最最懵懂无知的阶段。青年人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渴望把汗水挥洒在需要他们的地方然后获得相应的荣耀,像渴望爱情一样渴望汗水换来的成就感。所以青年需要榜样,每个时代的人都在自己时代的英雄面前热血沸腾、奋勇前进,听偶像的话,走偶像的路,替偶像做人。那个年代的人听领袖的话,把汗水挥洒在军队、农田里;现在的我们听大佬的话,把汗水挥洒在网络、教室和写字楼里。这一点,哪个时代都没有例外。也恰恰是因为如此,个人在集体的热潮中被牺牲了,可是自己却懵懂不知,还在大踏步向前。或者说,即使知道了也未必会选择另一条路,因为个人并没有多少选择。
青年人在渴望的驱动下挥霍着青春,总是想着:我们正当年,我们不怕老,我们的未来在明天,而明天好像永远没有尽头,可以让我们一直一直这样继续下去。明天,一定是会更好的。电影里的人是在不停地排练歌舞,而我们是在不停地刷分刷视频。当一个旧时代的巨幕落下,下一个新时代开启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成为了牺牲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大多数人的青春都成为了牺牲品。因为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故事,一旦落幕,就再难开启。而在新的时代里,我们的青春,都已不再。那种感觉,就好像个人被整个国家欺骗,然后背叛。可是因为你只是一个个体,所以是你自己太笨,不能快速地适应新时代,而绝不会有人说,是社会背叛了你,所以你可以保持不变,你的青春依旧有价值,依旧被珍视。第二个结论是:当时代背叛了个人,你的青春就已不再。
可是我们能够得出以上分析结论的前提在于——《芳华》的诞生。所以可以推出第三个推论:强有力的个体可以借助时代的力量表达自己的感情,弥补个体被时代背叛的情感损失。严歌苓和冯小刚作为强有力的个体,也是时代成功标杆中的成员,为那个年代的个体发声,让我们感受到了属于那一代人的青春。新时代用另一种方式向遗留在旧时代的青春们致敬。这足以让那些已经将记忆尘封然后跨进新时代的个体们热泪盈眶,因为他们被告知,你们的青春没有被时代背叛,时代用另外一种方式对你们做出了弥补。
回答一下最初的问题。
什么样的“芳华”最值得回忆?
没有最值得回忆的“芳华”,只有属于你的才是值得的;没有最有力的青春记忆,只有最有力的个体。
经历过那样残酷青春的人究竟有什么好回忆的?
他们作为个体值得被尊重,他们的记忆和感情同样值得被尊重,单单是给他们这样一个回忆以及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就是对每个身在其中的个体最好的补偿。我想这也是电影的主旨之一吧,为那些被湮没在时代洪流中的个体发声,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个年代,了解那个年代的人,让这个世界尽可能地少一些类似的悲苦。
芳华不分时代,每个人的青春拥有鲜亮的底色,满满的活力,美好的如同这个电影的名字。而更多的美好就在于看完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和自己身边的老人聊一聊,或是找讲那个年代的书看一看。唯有尊重和理解可以跨越时间的鸿沟,唯愿芳华永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