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尽相同,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纵使能活到100岁,也终不过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丝涟漪,百年之后的我们,不是留下几处房产便能称之为成功(其实这也算衡量成功的一种方式),可我觉得作为个体生命,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更为丰富的生命体验更为重要。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说:我的子女没有房产,我只教育他们能够自立。世界上的好东西多着呢,想要就自己去争取。当然,鸡汤之所以成为鸡汤,因为他说出了我们心里的话。显然,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购置房产并不是明智的行为。
最近看的一本书《寻路中国》,真是第一次看由外国人写的书(不加翻译),其文字功底着实让我这个中国人汗颜。何伟是他的中国名字,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多次沿着长城自驾,一路寻根长城及沿线的村庄。文中提到“现如今可能最了解长城的莫过于《中国长城》的作者亚瑟·瓦尔德隆”,为何?现如今保存较为完整的长城大多是明朝修建的,清朝人应该不屑于去了解这道最终被他们跨越的阻隔,而后来的中国人历经列强欺辱、政权更替、饥饿以及动乱……在尚不能饱腹的情况下,哪有力气去了解、保护长城?随着改革大潮的推进,大量年轻劳动力迫不及待奔赴城市打工队伍中,长城一度无人问津。
吧啦吧啦这么多,想说的就是物质固然重要,可当物质基础得到保证后,我们的精神后又该何去何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