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间只有一样完美的东西,我想那就是母爱。
原本柔弱的女子,随着一声啼哭,她便被赋予了一个伟大的名衔——母亲。
关于母亲,我和所有人一样,有太多话想说,而放到嘴边的,少之又少。关于母亲,所有的事都那么平淡,可平淡的事又让母亲的爱愈加伟大。
母亲生我那年,三十有余,父亲多病,生活的重担全在母亲一人身上。记得小时候,我时常问她:“娘,我是咋来的?”她哈哈一笑:“你啊,是我河边挑水挑来的。”我丝毫没怀疑这个理由,只是觉得挑水,也该由我父亲去吧。每当我问她:“娘,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是什么样子的?”她总是若有所思,嘴里说上一句“都走过来了,不提了。”我不理解这算不算回答我,犹记得当时的她双眼朦胧,嘴里却泛着笑容。
渐渐地,我长大了,母亲托人让我提前一年入学,盼着我多学一点知识,哪怕读两年的一年级。可第一学期的大半时间,我记得都是在床上度过的,我生病了。这下可把我母亲忙坏了。上午干农活,下午陪我打吊瓶,晚上帮我补作业。那会儿家里没有电话,她要先去同学家问问今天学了啥,有啥作业,然后,这位只读过几年书的农村妇女就开始了每晚的“老师工作”。有时候她着急了,会拿着课本来拍打我;有时候她也不知道怎么教,我们就会相视一笑,最后笑的前仰后合。天知道,我是怎么在期末考试考了第三名的。不过现在我也知道了,因为我有全天下最用心的老师——我的母亲。
学生时代的日子里,从走读到寄宿,再到奔走大学城市,我和母亲则是从天天见到月月见,再到只有冬夏季节的相聚,我始终没有失去过母亲的关心和叮咛。“天凉了,凉的东西少吃,管住自己的嘴”、“这就夏天了,蚊虫多,电视上说了,有病毒,有的病可难治啊,抓紧挂蚊帐啊小子”、“在学校就是学习为主,娘也不反对你谈恋爱,但自己要有个数儿,听到没有”……这种话听过几百几千遍了,甚至她还没张嘴,我就晓得她要说什么了。想必母子间的默契都是如此吧。
毕业之后,我换了几次工作,最终还是回到家乡,留在了父母身旁。还记得我提着行李回家的那一刻,母亲接过我的行李,一言不发。当初她说支持我在外闯荡,也说过倦了累了就回来。而现在我回来了,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母亲看得出我的心思,可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我。“先吃饭吧。”母亲把行李放到一边,叫我过去吃饭。
我看到桌上有几盘水饺,还有最喜欢的青椒炒蛋,心里暖洋洋的。“快吃吧,你老说我炒菜齁咸,这次让你老爹做的,尝尝。”我嘿嘿一笑:“都好吃,比外面的好吃。”母亲看了我一眼,笑了。
晚饭过后,爹娘说去溜达溜达。我一看家里也没人了,挺无聊的,也尾随其后,出门去了。接着路边昏黄的灯光,我知道前面的两个人就是他们。看到背影,我想到了小时候,经常从背后跳上父亲的背,母亲就站在一旁扶着我,怕我掉下来。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我也没那样淘气了。不过还是想悄悄地,从后面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十步,五步,三步……离他们越来越近了,我却突然停了下来。
“他爹,想办法给孩子找个工作啊!”
“着啥急啊,工作要是那么好找,咱俩能种半辈子地啊?”
“种半辈子地,能让孩子出息,也值啊!总不能让孩子跟咱一样受苦受累,他那小身板,可干不了这。你不给他找,我找!哎呦,这腿,才走几步路啊,又疼了……”
我停在原地,良久,望向他们远去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是那么耀眼。
前两周的时候,我和母亲在家吃饭。母亲突然问我:“焗油对头发好不好啊?”“您那几根白头发……”我话没说出口,仔仔细细看到她的模样,一时竟愣住了。二十多年的时日,我在慢慢褪去稚嫩,而她却悄悄地变老了。
娘,我欠你的拥抱,太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