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路遥

再读路遥

作者: 封狼居胥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12:32 被阅读72次
您鼓舞和鞭策了一代人

昨天,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中,作家路遥作为杰出贡献百人之一受到表彰,可谓实至名归。先生泉下有知,当为自己手中的笔和笔下描述的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感到骄傲。

昨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分享了新华社的一篇评论。对于并不热衷于这种表现模式的我来说,这次却是由衷的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那个年代,对于1979年出生的我虽说并非完全经历,而印象的深刻和变迁的感知却是记忆中闪闪发光的。

《平凡的世界》华丽的词藻不多,却堪称一部史诗般的巨著。娓娓道来、质朴刻画的众生相使人们对书中的人物鲜活的形象津津乐道。孙少安代表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无到有、社会如春雷般惊变时的农民阶层、孙少平代表了当时有志青年不甘于屈服于自己的命运,而田润叶、田晓霞、孙兰香以及田福军等则无一不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

就像大家回忆起当年一样,读路遥的著作使人心中充满力量。希望远比现实令人意气风发,即便现实富足优渥,也远不能和当时贫瘠却明媚的心中愿景相提并论。一个人最靓丽、最充满激情的瞬间,就是他满怀憧憬的时刻。

1985年,小学一年级的我,家里难得吃上一回细粮,生活虽然困苦,但是尊师重教的乡村复苏气息和日益改善的生活条件让人充满希望。记得当时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家人,热火朝天奔向新生活,收音机里播放着《在希望的田野上》,阳光和煦。

1992年,当我在高一的课本里出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字样,我们那个偏僻的乡镇,第一次出现了集市。各地的小商贩,也包括拿自留地的土特产出来销售的本地农家,盛况空前,那一年,我们家日常的吃食从以玉米面饼子、大碴粥为主向大米白面转变,对比强烈。

而在《平凡的世界》小说中,立体的反应了这些时代的变迁。许多路遥的其他作品,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生》,其中典型的人物高加林和刘巧珍,又从另外的角度描写了当时人们迷茫的心态却清晰正值的价值取向。

再读路遥。我想,那些作品即便再过多少年,也会发出它特有的魅力和芳香。

相关文章

  • 再读路遥

    昨天,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中,作家路遥作为杰出贡献百人之一受到表彰,可谓实至名归。先生泉下有知,当为自己手中的...

  • 《人生》||  再读路遥

    “人生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的,它岔道横生,充斥着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人生犹如宽阔的海面,它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汹涌,有平...

  • 再读路遥的《人生》

    文|西北的放羊彪 ​ 有人说;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这话说的多么文艺,当然对我来说致死估计也达不到“读书是为了...

  • 再读路遥的《人生》

    文 梁树丽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我96年考上师专之后。那时大家都偏爱言情小说多一些,尤其是女生大都在读琼瑶的...

  • 人生 读后感

    拜读了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感觉风格是印象中的路遥式风格。初中读过《平凡的世界》,后来几次想再读一遍从未成功过,...

  • “不要命”地创作——读《早晨从中午开始》

    昨天在简书上看到一个标题,大意是跟着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学写作,勾起了我再读此书的兴趣。这本书是路遥的一些随笔...

  • 浅谈路遥小说对道德的关注---再读《路遥文集》

    内容摘要:路遥是一位对道德尤为关注的作家,在他的笔下,内容题材的选取、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结局的安排等都深刻体现出...

  • 2017-10-20

    把握选择,正确选择——读《人生》有感 初读路遥先生的小说《人生》,被其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再读《...

  • 再读《人生》:从高加林的选择谈起...

    文/半山 “娃娃呀,回来劳动这不怕,劳动不下贱!可你把一块金子丢了。” 再读《人生》,依旧泪目。 《人生》是路遥的...

  • 学习路遥精益求精的精神

    今天再读路遥先生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被他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所感动。 他写到:“第二稿在书写形式上要给予严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路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ed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