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诗经•豳风•七月》里的诗句。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传说中的帝尧(约公元前二十四世纪)的时候已经有了专职的天文官,从事观象授时。而《诗经》最早的诗歌也就是公元前11世纪周朝产生的。所以那时的人们已经对天文现象相当熟悉了。明末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农历七月,那颗α星(阿尔法星),也就是古人称之为大火星的“心宿二”,开始渐渐向西偏移,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古人就说“七月流火”,意为天气开始转凉了。现在有人认为“七月流火”是指夏天天气特别热,是理解上的错误。
捣衣图“九月授衣”,指的是农历九月份,家家户户都开始制寒衣了。就会出现李白笔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景象了。请注意,这里的“捣衣”,可不是我们看到的南方妇女在河边用木槌洗衣服。古人为什么要捣衣呢?因为古代多用麻织布制衣,而刚做好的衣服,麻的纤维比较硬,穿身上扎,所以需要把刚织好的衣服放在木砧或石砧上捣软,穿起来才舒服。杜甫《秋兴八首》中“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说的就是捣衣的情况。
制衣捣衣这种事,在古代都是妇女来完成的,所以一到秋季,家家户户的妇女们经常会在白天农忙及家务之后,趁着月色赶制寒衣。(因为捣衣对光线的要求不高)因而,这种景象就会常常出现在思乡游子的诗中。
秋风瑟瑟,落木萧萧,游子在他乡漂泊又是一年,断肠人在天涯,愁肠百结,不禁产生强烈的思乡愁绪,尤其是看到捣衣或听到砧声,就忍不住抒发思乡怀远之情。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曲房理针线,平砧捣衣练。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乔知之《从军行》)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晏几道《少年游》)
西风繁杵捣征衣,客子关情正此时。(陆游《感秋》)
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
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姜夔《法曲献仙音》)
…………
捣衣及砧声,就成为了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代表着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我们也就理解了李白在《子夜吴歌•秋歌》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抒发的对长期战争的厌恶,以及对那些留守妇女思念丈夫之心的深切的同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