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年终总结

2017年终总结

作者: 陈原 | 来源:发表于2018-01-25 16:09 被阅读159次

    2017是沉积的一年,因为回顾今年的文字创作,量比2016年少了一半不止。我想除了忙于输入,主要是精力和沉思的时间投入都不如去年,今年屁股相对的坐不定,业余生活丰富了。回应去年的期望,我今年的变化主要是,出城了,远离了商业投资,学术能力增强了。不变的还是单身,和穷困。所以今年没能十分如初愿,说我完全不同了。不过这,并不会有什么好担忧。人生有停顿,失意,小挫折,不足为虑,只要方向对,不闭塞,努力一下生活就会好起来。

    1.2017的职业蜕变

    道德是做最好的自己

    2017有点人生低潮的意思,然而却感觉过得好快,特别的快。2017是记忆里最潇洒自由的一年,可能因为没有商业资:本,和个人思想上幼稚的约束,可以在自己喜爱的学问世界自由探索。什么叫幼稚的约束?其实在不愁吃不愁穿的年代,人的幸福更多是一种精神感觉,而不是一种人际关系,更不是一堆器物。所以阻碍我们获得幸福大多是我们那些不合理的幼稚的观念。其中,“道德”的观念起着关键作用。我已是越过35的人了,按照中国传统,无业无伴侣早已站在道德悬崖。但是,我从一些哲学家传记理解了自己的生活机际遇,找到自己的角色,目前我的“所作所为”依然是道德的。道德是做最好的自己,并不是服从某种过时的权威。我在做最好的自己,我没有什么思想负担,努力的人都不应该有,读书人也有自己尊严和权力,去享受合理的自由和快乐。

    p.s.业余时间早上骑着我的小Q1,戴上耳机在天河四处乱串,是今年最惬意的时光。

    最好自己是小型项目

    2017重头戏当然是职业的选择了。我向来有做计划的“癖好”,所以2017我将会做什么早已计划好,我在去年的总结里也很多的提示,那就是预备进学界。“道德是做最好的自己”是今年才读到的话,那是古罗马政治哲学家(所代表的学派)西塞罗的话,而,我这十年来的任性,到处漂泊,其实只是无意识在实践着“做最好的自己”而已。截止2016,我尝试过设计师,程序员,项目经理和互联网创业者,都没能稳定下来。在这个过程里越往后的我“越好”,我的个性善于统筹计划大于具体执行,所以管理者比执行者(例如设计师程序员)更适合我。又,我乐于冒险和做研究,所以创业者会比普通经理更适合我。然而,几年的互联网创业尝试还是失败了。这个结果不能反证创业不适合我,只能暗示了我有能力上的欠缺,至少在互联网这类项目上。这听起来有点像自我辩驳和欺骗。其实有创业经验的人都会明白,当一个项目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失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不一定是创业者主观上的不足。面对失败任何人都很自然的会反省,我反省的结论是,我缺乏人脉资源,我不是很擅长交际,还有我的幻想力过强。

    做最好的自己,前提是你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个性专长,主要是能力和价值观特质。此外还得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特性),找准自己在这台世界机器最佳位置。其实,我认为自己适合创业是相对的,相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创业(主导一项商业项目)更适合自己,但是除去创业本身固有的困难,例如风险和创新技术,商业项目有规模和性质上特点不适合所有的创业者。就我自己来言,去年的总结也说过,100万的项目不是我一个人所能控制的,需要多个专业协作,一个团队来承接。可惜由于文化上不适,我暂时无法组建这样的团队。所以退一步说,只要我个人能力所及的项目,我是可以做的,并且会做出自己得特色。这就有了去年农场的想法,和一些其他小型项目的构想。

    小项目里精神产品

    我去年做败的互联网项目是有科研性质的,我在接下这个项目后不久就预想到自己有机会进入学界,就是一直不知道是何种形式。当时能预想的只是作为一种兼任,以论文的形式向学界发话,因为一心不能二用。现在商业项目失败,这种构想可以改写。那是什么?其实我有过一次失败创业经历,算是有经验的人,这种经验很自然会引发二次创业,所以去年底就开始酝酿开发小项目,例如在去年总结也提过,开发小型农场。然而,年初经初步调研后,发现不太可行,也不值。我已经了解到“创业者”适合自己,但是具体哪种行业的项目的创造才让自己最大限度的实现价值,还有技巧。就我目前的状况,主业搞任何小型商业项目都不是“最好的自己”,投入产出比不是最好的。为什么呢?我在去年《投资家》里总结过影响投资策略的几个因素——人格、社会态势和社会规范。前后两个因素稳定的前提下,你的投入产出高比率受约于你生产何种产品,来满足社会发展态势。如果我选择做小型项目,那么只能做传统行业的微创新,例如做个好吃一点食品,或者提供性价比好的一点服务。这样的项目是没能发挥我「学术研究」的专长,而且这几年的学术投入也会被浪费。于是我想到学术创业,进大学当教师,生产精神产品。

    创业的次序

    要想创业成功,创业者除了要有生产资源的统筹能力,还要有对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技术)和意愿。因为世态浮躁,「意愿」常常被忽视,意愿就是你对产品的喜爱。例如吃货适合做餐饮,运动员适合开设场馆,二货适合表演。强意愿能给你持久动力,能让你挺过困难。其实我到乡下搞农业也有很强的意愿,但是考虑到一个事,还是决定继续留在城里。对我而言,如果搞农业,回报期会更长,至少三年以上,而且我会变成农民,收入有限,单身问题更难解决,因为可选择的范围会变小。相反留在城里当教师,大概一两年就可以了,而且收入待遇会更好。农民(农场主)和教师的次序要理好。

    追随意愿很好,结果还得看实际能力。以我目前的条件,想进学界(当教师)我已经听到质疑的声音了,质疑我专职研究哲学的可行性。我很理解质疑。

    回应质疑

    进学界我是从心理学切入的,因为去年的项目是一种心理学应用。然而应用里的技术猜想需要大量的哲学论证,故投入哲学研究的精力其实更多(很多新朋友现在不用诧异我是怎么从程序员大跨度到哲学讲师,我也不是神)。应该说我在学术这条路上已经走得很远了,但是具体到哪,离我的下一个目标——普通大学讲师还有多远,我不能确定,毕竟没有经验。其实你要当专家,要在一个比较窄的领域有新发现,有研究能力都不算很难,只要有一些积累,了解清楚历史和把握好前沿,论文一写就完了。但当讲师上讲台,能力要求会高出不少,因为你要融入一个教育体系里。这对于我这只非科班只有专科文凭的“闲云野鹤”,要迈过不只是一个坎,是两个!这就是为啥我理解别人的质疑。因为在我和我目标之间存在一个可能很大的鸿沟。质疑归质疑,我归我,我只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还有传达出我的信心,满满的信心,做最好的自己的信心。

    偏执说完了,简要说说今年都做了什么吧(所谓个人专史——我的思想进展)。先说哲学,再说爱情吧。

    今年学业还是写了不少微博,但是大部分发在豆瓣,朋友圈很少。现在回顾看,主题很多,且有点凌乱。长主题先后分别有#哲学讲师#、#哲学家理论#、#哲学史讲师#、#逻辑推理家#、#哲学回溯#、#认识理论#、#哲学观#、#学术观#。今年微博特点很明显了,几乎都是哲学。为了取得上讲台的资格,应该说今年对哲学的研究做了全面的铺开,尽量不留暗角,包括对哲学的背景——文明史,和意义——宗教都做了研究。概括起来上半年在反复追寻哲学是什么,有什么,和意义等#哲学观#主题……后半年对这个#哲学观#的反思则有了明显的自觉,年底则将哲学置于人类学问世界里,总结合理的#学术观#。年底两个月我已经开始有意无意的关注学界前沿了,截止年终总结我已经开始关注哲学教育,对学界哲学观主流,和哲学教育观问题写下一些碎片。以上只是概略,具体对于微博每一个主题都有过深刻的认识进展,都值得分别记一记。p.s.接下来几集你可能读不到人话,看不懂请无视(•̀⌄•́)

    2.哲学

    任何事物发展都是从无到有再到好,从幼稚到成熟,从混沌凌乱到系统有序。截止2017年,我的哲学研究其实已经有相当的积累,记得当初刚来广州的那年,我在火炉山上阅读亚里士多德时就有过好多次心灵激荡,觉得若有所得。几年下来,虽然有过断续,但积累不停。在我的阅读里发现,哲学发展到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没有确切的知识对象,证明哲学是落后的。而我一直都有一种直觉,认为哲学应该有一个确定的知识对象,至少我们可以人为划定一个,不能用“哲学”包罗万象,这是对哲学的发展是无益的。而这在今年之前,我已经有意识划出这个知识对象,我将大部分研究片断归入「研究方法论」这一个主题,还有本体论、形而上学、第一哲学等一些主题。而经过今年的潜心研究,这些研究主题有了很大进展。

    狭义哲学家与认识工具论

    为了给哲学划定知识对象,今年最大的进展之一就是将哲学划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哲学约等于“学术”,是人类学术任务的全体,而狭义哲学只是认识工具论(方法论)部分——如何改进认识工具,增加知识获取效率。哲学范围的划定不是一步完成的,甚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稳定。这个过程有过比较大的困惑,例如逻辑推理论和本体范畴论是否属于狭义哲学,这个问题辩证了好久。“认识工具论”所指也变动好多次。研究路经经历了#哲学家理论##认识理论##认识工具##知识观#等。这个过程里,“认识工具”这个概念引起了我极大的研究兴致,然而让人意外,我这对这只认识“手”的深入分析后发现,认识工具不是像归纳、演绎这样的思维推理功能,而是推理操作的内容——证据。总的来说,今年哲学研究的第一个进展是,将「研究方法论」提升为认识工具论,作为狭义哲学的知识对象,研究内容涵盖了世象存在论、知力论等(#知识观#标签记录了这种发现)。

    #知识观#似乎不存在知识是什么的问题,存在的是大脑(智能)特质,和世界存在特质,和它们二者发生关系的规律理论。我们不应该问“知识是怎样增长”这样的问题,因为知识很难解释,增长就无法容易解释。但是从大脑的角度,解释其逻辑形式的增长,会比较好解释。将知识问题分拆大脑和世象是较好的。

    2017329

    由于世象真理(我用精神庙宇的构建比喻)是极其困难的任务,试图获取绝对真理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任务的特点作出某种认识策略,尽量迫近真理,认识工具论是根据认识任务多方特性进行认识策略设计,从而提高知识效率。为了保证一次认识迫近真理,例如对心理现象的认识,我们需要一种技术,而这种技术前提是我们对「认识过程」有透彻的了解,包括认识内容,过程处理和结果等。前者是世象论后者是知力论。关于「研究方法论」作哲学的知识对象,其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几位哲学家已经有过意识,他们是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培根的《新工具》和笛卡尔的《谈谈方法》。方法其实就是工具,工具和方法只是角度不同。到笛卡尔我还没有读到有很好的结论,之后也没有看到很好传承,其实这条路还很荒凉。

    学科操作范畴:知力、知能、认识任务

    https://www.douban.com/update/topic/%E7%9F%A5%E8%AF%86%E8%A7%82

    https://www.douban.com/update/topic/%E8%AE%A4%E8%AF%86%E5%B7%A5%E5%85%B7

    https://www.douban.com/update/topic/%E8%AE%A4%E8%AF%86%E7%90%86%E8%AE%BA

    本体范畴学家与本体论

    第二个进展是,将亚里士多德首创的本体范畴论和逻辑推理论(改自原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划出狭义哲学之外,归入广义哲学,与认识工具论并列,因为它们与认识工具论在「完成人类学术任务」上分工不同。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创立一门叫《形而上学》的学问,不过,亚氏的确对人认识世界的现象有过多很的深入的思考,《形而上学》是后来人对亚氏不成系统的思考结集成篇而已。这本结集主要论述了有关“本体”的观点,但也夹杂很多逻辑学。亚氏的不成熟在于,第一,对本体的研究很初步,而且不明确研究本体的意义;第二,不清楚这种本体研究和逻辑学之间的关系。这两点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之一。简言之,本体不是具体存在的实体东西,它是抽象的,是对存在物(呈现内容)的一个认识上的处理。这还不好理解,如果本体论能成一门学科,那么可以“一学一用”来理解本体论结论的意义。如,我们说“人”是可以作为认识对象的,认识人的属性和行为规律,但是,如果问心或者灵魂呢?大家就沉默了。有了本体论,像“心”这种抽象现象就有了研究的指导。事实上这也是当初我研究本体论的动力所在——为心理学确立知识对象。另外,本体论有助于心理学家确立知识对象,和心理学去探寻心象本质,是不直接相关的。直接相关的是心理学哲学提供的结论。可见,一项具体的学科研究活动,需要多种不同的指导和协作。这也是为何将本体论独立于认识工具论的原由,逻辑推理论亦然。

    学科操作范畴:本体、存在、呈现(具体与抽象)、呈现的继承、范畴类

    推理家与推理论

    一直以来有研究逻辑学,因为逻辑学被被认为是哲学重要“部门”。有了前二的经验,我才发现逻辑学意义没有被认识清楚。“混淆”是认识前进重要拌脚石,今年至少意识这个问题。我使用了“逻辑推理论”,简称「推理论」,来替代自亚里士多德起的研究概念、命题和推理现象的「逻辑学」。这是因为“逻辑”这个字是比较泛的,且有多种涵义,而亚氏的推理现象研究其实是比较狭窄的一个领域。我甚至不愿意过多的总结推理论的内容,因为我的兴趣在认识工具论,在心理学哲学等能找寻客观真理的研究上,而推理学研究推理形式,不涉及内容,推理论的研究对客观真理的产生没有多少帮助(例如三段论的真理在前提里,并不在推理形式上),推理学研究到目前为止最大的贡献就是计算机,指导人类用物质来模拟人脑的推理功能。但是因为太流行了,我不得不提到它,将它纳入广义哲学,与认识工具论和本体论并列。总的来说,推理论的“有用”在于我们所有学问活动都是一种推理论证(概念定义、命题论断、推理论证),推理论的“无用”在于我们很少人有兴趣参与制作计算机,我们很多人很少出现“逻辑谬误”——将猫当成狗(同一律),将真的说成假(矛盾律)。当然你想当诡辩者,骗子另当别论。推理论可能有别的作用是目前我所不能完全了解的,例如命题主谓结构有助于知识对象范围的划定——第一个S到最后一个P。与本体论类似,推理论间接为找寻世象真理提供帮助(划定范围是工程类帮助)。

    哲学观

    为什么我会有直觉,认为哲学需要一个知识对象?为什么我认定广义哲学包含了认识工具论(存在论)、本体论和推理论,并确定它们的内容及范围?其实人,任何一次行动或言语判断都是有意义的,受一个更高的价值规范所指引(哲学家也需要指引),而人的进步重要标志就是对这种既有的规范进行反省,确立更具价值的规范原则。我对哲学的判断是受我的“哲学是什么,有什么和为什么”的观念所左右,那是什么,那就是哲学观。认识到这种规范与控制,反省与进步的关系后,我意识到当下哲学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曾一度构想哲学发展的突破,撰写有关改善哲学观的论文。但是当我为了更多的论据而投入到文明史、历史哲学等研究,很快发现有更紧要的任务需要解决。其实这种行为规范的反省,到哲学观还没有完,后面还有学术观和宇宙观。哲学观和学术观目前还在路上。截止目前有了一些结论,例如,学问本原有助于改善哲学观,工程本原有助改善学术观。学问的精神性,和工程的复合性已经属于宇宙论(观)了。

    学术观

    在我有了哲学观自觉以后,除了有意识去追溯过往哲学家他们的哲学观之外,我还意识到,当我尝试寻找改善哲学观的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时候,我已经蜕变成另一个角色(指导哲学家的人叫?),不再是追寻认识工具理论的哲学家了。而当我将这个「角色转换」进一步泛化后,呈现在我面前是一幅学术工程分工协作的画卷。这也是今年一个新突破,认识到观念和角色对应关系,将哲学(学术)任务分割为多个层次和专业角色,每种角色有自己特定的责任(服务于另一个角色)、观念规范和操作范畴,例如心理学观、知识观(科学观)、哲学观和学术观等。这样我将哲学与周边(例如宗教、文明史、哲学教育)和内部(科学、存在、工具、范畴,逻辑推理)的界限划出来了。找准了哲学(家)在学术世界的地位、价值和具体任务。例如哲学家负责「研究」(理论T),哲学讲师负责「传播」(理论T),而哲学家的“生产”需要「文明史学家」和「宗教家」提供材料和研究目标协助(宗教家给研究知识的哲学家以目标指引,这个很深刻);哲学内部的「方法论专家」研究世象特征和知力特性,为科学家(心理学家)的特定知识任务提供策略;以上只是大略,在人认识活动每一部分或步骤都会有一个角色和相应的一组观念来协作完成认识的任务,这一直以来非感觉兴趣的一点,因为这种「角色与相应操作范畴的规定」技术,我在任何时刻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必担心迷惘。

    2017还有一些零碎的新认识,没有聚合在一起。例如对美学、规范(哲学观也是一种美学!)和道德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将美学从哲学知识(相对的是美识)划了出来,弄清楚了二者的知识协作关系。还有,历史哲学里认识到世界(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能力的的进化」等。年底还对哲学史和哲学概论的教育作用和意义上有了一些新认识。不成体统,这里就不说了。最后,聊聊教师、爱情,和2018展望。

    3.教师

    2017年我选了教师作为自己的下一个职业(可能终身),这个结果有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因为比较重要的人生抉择,需要谨慎。转业的可行性,是我,还有身边知道我要转业的人最想要了解的。年初我跟家里人提到,计划转业当教师,家里无比赞成,因为相对软件工程师,教师他们了解。但是,我不得不对自己说,其实我所指的教师其实比做软件行业的,更加让人不解。因为我的目标,不是普通中学教师,甚至连普通大学教师也不算是。哲学这门冷学问,只有少量综合性大学才开设专业,一般大学没有,本科通识文化课,由于哲学的落后,目前还没有多少市场。市场前景并不明朗。读史明智,其实除个人热爱,还有职业际遇上的逼迫,选择哲学教师,我还从历史过往的经验获得很大的动力。过往有成就的哲学学者,其实大部分有职业教师的身份,著名的有如康德、黑格尔、罗素等,因为毕竟要考虑生存问题,只是极少一些,像笛卡尔靠遗产再搞些小投资,没有遗产的,像斯宾诺莎,就活得很苦了。很不巧的是,这些哲学家们很多都是“老处男”,这或许是搞精神,搞哲学的宿命,和尚嘛,和世俗生活相互嫌弃的结果。话说回来,21世纪了,哲学和哲学家的不公待遇应该得到缓和,很多上层中层人士开始明白哲学的意义,相应的社会制度也越来越完善。而我自己,热爱它,若有真本事,相信没有不被接受的。另外,哲学家独身其实只是时代结果,哲学家本人并不都愿意过独身生活。为啥说哲学家独身是时代的选择,不是个人选择?哲学家绝不是愚笨的人,他也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像政治家,商人一样。但是,哲学家创造的「价值」不容易像商人那样直接转换为物质「财富」,所以得不到普通希望过世俗生活的女人的青睐,实属正常。不说哲学对社会特别重要,哪怕与业界价值平等,哲学家独身无子嗣,甚至早逝,社会待遇实属不正常。其实相对于物质生产者,甚至科学家,哲学家的活动更需要社会制度的保障,过往能活下来的都是天才型学者,很多都死后才被发现价值,获得声誉。这样的集体制度最早应该是基督教会,后来是社会大学的兴起。像到了黑格尔,虽然他满嘴精神绝对云云,40多岁还是结了婚,活着已经蜚声学界。写这些,是说哲学家自己有责任将自己的价值“落地”,而我自己,可能没有笛卡尔、培根那样的家族条件可以活得很潇洒,但也不要学斯宾诺莎,与传统过于决裂,心态要学笛卡尔,灵活处理与传统的关系,方式要学黑格尔,依赖既有社会体制。最后说说爱情。

    4.爱情

    爱情?!2017年哪有什么爱情,有的都是自我反省。不过2017越来越了解到,爱情的发生,也像天下雨,树落叶,符合自然规律。想要爱情发生却迟迟不见,必须反省。之前说了人生投资三项约束里,有一项「社会规范」,爱情是规范重要一项。男人35岁女人30岁左右还选择独身,人生投资可能会出现负效益,因为随着年纪增加,独行自由带来的个性发展可能抵不上情感孤寂,生活不自理所带来的负效应。精神个性发展是以牺牲生活为代价,因为完满的生活任务超出一个普通人能力的极限。社会要求男人女人结婚是为了均衡生活,两性互助共赢,不是人为法律,是实在实在的生活规律。而我自己,爱情是男女相互倾慕的结果,早已明白,我反省的是,在不放弃有点偏激的职业选择前提下,我能为爱情做些什么。也就说,除去大环境的客观原因,大龄单身,我个人主观错误在哪里。既然爱情发生有规律,我们就分析问题,顺着自然规律,让她自然地发生。初步分析,三个点。第一,我自己发展得不够好没能让女人倾慕;第二,我把审美观定得太高,倾慕范围太小;第三,我没有积极拓展交际范围,让倾慕需求长期“缺货”。

    发现问题是容易的,解决问题就要看问题的性质了。回看那三个关键点,总结起来,解决靠提高个人魅力、改变审美观念,和改变交际上的习惯。这可都是人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涉及人性,都不是容易。不过,难不是不可。我发现有了前面的一些反省,爱情对于生活重要性在我心里提高了,我的爱情观2017年有所改变,例如我的审美变得更宽松更实际,会考虑以前不会考虑的女生。我现在觉得如果人基本品质不坏,单身时即便有些坏习惯,只要有一两个闪光点即可尝试交往,相处是一个过程,不是数学公式。当然我也会关注对方和自己有无共同嗜好,兴趣交集,那是感情的动力源,发生器,感情是维系两性关系重要条件。如果交集不多,再多闪光也不去多幻想。至于魅力,关系个人经济能力,与人为善的态度,提高需要时间;拓展交际圈子要多提醒自己勇敢抓住任何一次出场的机会,不断的尝试开门,同时不关闭任何一扇门,就可以了。最后展望2018。

    2018

    做研究最困难就是你经常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相信有创作经历的人一定同意我的观点。不得不说2017年我投入大量时间反思哲学观和学术观(虽然可能还有暗点),是相当值得的,因为它让我知道了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接2017,2018上半年生活模式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有望完成几篇论文。下半年生活有怎样的改变,取决我的论文进展如何,我会遇到谁,我还会写出什么东西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年终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iv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