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0-06 《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比较》

2018-10-06 《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比较》

作者: 陈娥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0-06 13:59 被阅读0次

       中国班主任研究学院第二期  NO.13

    在阅读中思考  在思考中比较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业生活的转变及学校行动》

    和《高中走班制改革背景下对“班级”本体价值之思考》的比较阅读

                           第一稿

                           陈娥

         说实话,当我买回书之后,翻开目录,看到这两篇文章的时候 ,我傻眼了!写高中的文章我能读懂么?及至到李教授布置阅读这两个专题时,翻开这两篇文章,心里依然是忐忑的。因为文章所写都是关于高中教育的,而我一没有读过高中,二是因为自己从参加工作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小学任教。虽然女儿读过高中,但就是我们传统的学校模式,所以迟迟不敢翻开书,也不敢“发言”,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是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是又一想,趁着李教授布置的作业去涉足一下未知领域,对自己也是一种成长。不过好在之前读过李希贵老师的《面向个体的教育》《学习第一》《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几本书,加上我们本县前几年已经在开始着手“选课走班”的前期准备,所以对于走班制有了一点肤浅的了解。

          “十一”假期前已经完成了两篇文章的阅读,本想借着学校让推荐书的机会,等学校买回《选课走班》看完后再写,也不知道学校买了没有,所以打算先把第一稿写出来。等书买回来阅读之后对这篇读后感做第二轮、第三轮的修改。

         我看完两篇文章后,发现文章并没有我想想的那么生涩难懂。两篇文章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所以我决定还是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一、相同之处:我们从这两篇文章中,很容易提炼到一个关键词:高中走班制。两者的研究都是以这个为核心元素的。

    二、不同之处:

    (一)文章的架构不同:

    (二)研究的背景不同: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业生活的转变及学校行动》以下简称《新高考》,他的研究背景是以新高考为背景的;而《高中走班制改革背景下对“班级”本体价值之思考》以下简称《高中走班制》,他的研究背景是高中走班制改革。从两者的研究背景来看,《新高考》的背景更大点,《高中走班制》的背景相对来说小一些。

    (三)研究的主体不同:

        《新高考》研究的是在这种背景下高中生学习生活的转变及学校行动。从标题上看有两个主体 :一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转变;一个是学校的行动。《高中走班制》研究的是在这种背景下的“班级”本体价值。

    (四)研究的方法不同

       《新高考》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和访谈设计,也就是从实践层面来研究的;《高中走班制》则是从理论层面来研究的。

       (五)研究的重点不同:

        《新高考》的副标题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研究的主体是基于走班制教学改革的分析,作者从七个方面来研究 ,分别是“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对走班制的整体感知”“走班模式带来高中生学业生活的转变”“走班制下高中生学业生活转变带来的挑战”“引导高中生适应转变的学校改进行动”。在这七个方面中,作者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形态,以及驾驭改革与发展呈现出的状态,提出我们的教育需要从“同质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从生存型教育向发展型教育转变。接着从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到作为高考改革试点的上海市和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再到新高考改革的理念是立足于学生个性特征,重在赋予学生充分选择权。新高考改革的落地,必然带来教学上一系列的改革。杜教授和金哲正是从这个出发点来进行研究的。

           在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杜教授首先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国外走班制教学进行了研究,进而转到国内走班制的教学研究。作者从深圳、上海等试点学校的经验,提出了走班制的可行性。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三点:一是选课走班与学生发展;二是走班制教学的实践模式;三是走班制教学的问题与反思。也就是说虽然浙江、深圳、上海等地,在新高考改革中取得了一些经验 ,“找到”了一些模式,但还是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全国推行的过程中不可盲目。

           第三部分“研究方法”,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也就是说作者的这份研究是实实在在的研究,并不是凭空杜撰,也不是凭借几篇文章坐而论道。在“研究设计”中,作者简单讲了作者的问卷设计和访谈设计,作者把重点放在“调研实施”环节。作者考虑得非常全面,从调研地区的选择到样本的描述都非常详尽。特别是选择的学生在数量上达到了1000份,在我们看来,这1000份的问卷答案还是很有代表性的。作者在调研学生选取中,也是从性别、成绩、年级、来源进行的,这样的调研,可信度就更高。

            第四部分是承接第三部分的调查研究来的,是在对访谈或参加问卷学生后的数据汇总,或者是研究的初步结果呈现。有数据统计,有学生访谈笔录,真实性更强。虽然之前提到,深圳、上海和浙江等地实施改革后,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效果,但是我们不能排除学生对高考改革下走班制的各种看法和心理感知。学生对走班制的主观态度上,总体是持赞成态度的。虽然他们对走班制持赞成态度,但对于走班制能否提高学习成绩及减轻学业负担持迟疑观望态度。因为男女生在性别上的差异,也导致了男女在很多方面的差异。男生对分层教学是否会演变为快慢班以及行政班的名存实亡表示担心;而女生则担心自己能否进入想进的层次,班级氛围变差,教师管理不到位。可见,作者的这份研究是从学生中来的,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份真实性的研究。

          第五部分“走班制模式带来高中生学业生活的转变”,作者从四个大的方面来讲了学生学业生活的转变,分别是“把课程选择权还给学生”“新型班级形态的出现”“同伴关系的扩展”“师生关系新变化”。每一个方面具体来讲,讲到了以下观点:对于“把课程选择权还给学生”,因为“选课走班的本质性意义在于课程能最大可能地适合学生成长,学生依据自己的学力、成绩和个人意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和层次班级上课,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规划高中三年的学习。”作者认为走班制的课程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让学生真正经历生活选择。最后的结果就是人手一张量身定做的课表。在作者看来,“高中阶段既是学生个性养成、才能显现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决定自身未来发展道路的阶段。”根据作者的调查问卷和访谈,作者 总结出“走班制以其灵活、流动的特点适应了学生自主选择的需求,进而把学生从统一的教学计划和固定的行政班学习中解放出来,学生得以自行规划个性化课程修习内容,实现学生的自主成长。”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小学和初中,如果还是所有的学生一张课表,从小学开始不注重学生的选择能力培养,等他们进入高中能否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所以我们小学老师和初中老师,在目前不能改变这种学习模式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在自己的课堂上,活动中,教学等各个环节,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除了学习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比如在作业设计上,在活动开展上等。

           我想到了我们这的学校,这几年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让他们选择社团的时候,好多学生都不知道选择什么?我提醒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来选择适合的社团;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可是学生说什么都不喜欢,真的不知道选择什么。最后有几个同学都是根据自己的朋友选择的社团来选择的。

          这样以来,新型班级形态就出现了,这就是作者写到的关于走班制带来高中生学业生活的转变中第二个方面内容:“教学班成为主要授课形式”。在作者看来,“走班制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空间从固定教室扩展到整个学校。走班制不仅带来物理空间的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心智空间也发生变化。”确实,走班制打破了原来的固定班级,相当于把原来的固定班级进行了重组,组成了新的“班级”。

          随着班级新形态的出现,同伴关系也得到了扩展:“从同桌的你到课程同学”。作者认为课程同学的出现,“一方面使得相对稳定的同桌关系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这一点确实如此,从原来固定的同桌和固定的同学,现在变成了更多的同学,相当于每一门课都有了新的同学。

          同学角色的变化,也自然带来了师生关系的新变化。班主任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成长导师、咨询师、教学顾问等。

         第六部分“走班制下高中生学业生活转变带来的挑战”是紧接着第五部分来的,因为走班制模式带给了高中学生学业生活的转变,那么这种转变必然带来一系列的挑战。作者列举了五种“挑战”:分别是自主选课的挑战,班级管理的挑战,分层带来的心理挑战,班级归属的挑战和师生沟通的挑战。学生能否挑战自己,学校能否突破这些挑战,都是需要高层领导和所有的高中老师需要斟酌考量的。

         既然高中走班制的模式,给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带来了新的挑战,那么就必须正视这种挑战,学校必须做出相应的改进行动。学校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呢?杜教授提出了五种改进意见:一是提高学校课程多样化建设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三是完善走班制管理机制与责任体系;四是组建教育联合体,提高资源供给能力;五是改造学校空间布局,优化教育建筑功能。

         作者在这部分,重点对第二个和第三个改进建议提出了更为具体可行的建议。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作者建议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充分满足学生理性选择的需求;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在如何“完善走班制管理机制与责任体系”中,作者认为“走班制的运行需要完成配套的管理机制和责任体系构建”,所以提出了一下五个方面的建议:强化任课教师对教学班的责任;建立健全选课走班的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活动积极构建有归属感的集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为学生配备成长导师。这些建议涉及方方面面,非常具体,考虑非常周全。

         只是我想到作者的第一个建议“强化任课教师对教学班的责任”这一点,与我们现行的班级管理有想通之处。我们目前小学和初中阶段,在“安全”这一块就强调了“任课教师对所带教学班的安全负责”。也就是说杜教授虽然研究的是高中走班制的模式,但是在这种模式下,沿用了现行班级管理的一些好的做法。

          在杜教授提到的第五个建议“改造学校空间布局,优化教育建筑功能”中,我想到了我们这的高中。至少是三年前,已经对学校周边的建筑进行了拆迁,用作各学科教室,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以更好的实行“选课走班”,为选课走班提供硬性的条件。

         而张鲁川主任在他的文章《高中走班制》中,重在对“班级”的本体价值做思考。走班制下,“固定班级”不复存在,那么班主任这一角色也将随之消失。作者是从高中走班制的实施后,重新回溯或思考“班级”的本体价值的。

           作者首先从“何为班级”讲起。作者从实然角度,提炼了目前班级的两种主流形态:一种认为班级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因为“班级”一词来源于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是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出现的。学校习惯把班级叫做“教学班”。第二种观点,把班级视作学校的基层行政组织。学校把这种班级叫做“行政班”。作者认为这两种观点或班级样态有其发展的历史根源,有其合理性。但这两种样态是班级的外在价值或工具性价值。在作者看来,作为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班”是为了提升教学效率;作为学校基层行政组织的“行政班”是 为了提升管理效率。所以作者认为,“班级”应该是一个有助于培养合格公民的“公共生活场域”,并且认为只有这一种定位,才能彰显班级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也是班级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一观点:一是由班级 本身的形态决定的。因为班级 是一个一群年龄相仿的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交往和参与各种活动的主要而稳定的场域。二是顺应了社会发展和学生吁求;三是内合了教育的目标。

           作者讲了“何为班级”之后,再讲“班级何为”。作者认为作为“公共生活场域”的班级作用体现在两个层面:适应性和超越性。适应什么?适应社会。在教育社会学中,班级是一个前社会的雏形,所以孩子适应班级就是提前适应社会。超越什么?超越传递、继承已有知识,超越“代际遗传”,超越个人主义,超越刻板的规约形式。既然是作为“公共生活场域”,那么“公共生活”又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是一种以公共伦理为基本伦理原则,基于某种公共愿景,秉持公共精神,承担公共责任,以实现公共生活利益的民主生活形态。这就是教育的超越性功能所体现出来的。

         既然作者把班级视为“公共生活的场域”,那么在这种场域下,班级的本体价值又产生了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作者列举了班主任和学生角色的定位为题,班级管理岗位问题,主题班会问题。

          第四部分作者专门讲到“基于走班制反思的班级价值重建”,他以北京十一学校为例,认为以北京十一学校为代表的一些高中学校,取消班级和班主任都观点和做法得到了某些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和支持,表示对这一做法并不认可。因为在作者看来,如果取消班级和班主任,这既与我们班主任把自己降格为管理者以及体现出的不专业有关,还与班级的本体价值没有被意识和重视有关。作者接着分析美国为什么采用“走班制”教学,是与美国以前的游牧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地阿莱的崇尚独立和自由的个人主义有着历史逻辑一致性。虽然美国的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我们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雅克•德洛尔在国际21实际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学校教育,有气势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追求的目的……而是使学校成为民主实践的典范……”结合这段话,作者认为公民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一个民主、平等、自治的公共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私人生活场域是无法培养出公民的。学生从家庭走进班级,其实是从一个私人生活场域进入到一个公共生活场域。而作为 公共生活场域的班级恰好为学生成为“公民”提供了践行的土壤。所以作者认为我国实行“走班制”是仿效美国的做法,不但没有什么新意,也表明了学校对“班级”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肤浅的工具性层面。

      (六)研究的结果不同:

         因为研究的方法不同,研究的背景、主体和重点不同,所以研究的结果也不同。《新高考》一文,作者是持赞成态度的,只是在赞成的同时为他们又提供了一些可以参考的改进行动。而《高中走班制》研究的结果是不赞成在我国实行“走班制”,至少在目前阶段不适合全国推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0-06 《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比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kh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