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篤靜悟初
范仲淹(1040-1043):陕西延安、甘肃庆阳

范仲淹(1040-1043):陕西延安、甘肃庆阳

作者: 麻雀爱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12:15 被阅读119次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一纸调令将范仲淹从东南调到了大西北。之后的三四年(到1043年),范仲淹在他年过半百时,创下了文臣守边的辉煌战绩。可以说,如果没有守边的这几年,范仲淹在历史上的地位就会微不足道,不会跻身于名臣的行列。

    关于西夏

    西夏人属于党项族。早在唐末,其首领拓跋思恭率部众参加了平定黄巢起义的战争,因功被唐朝授予夏州节度使,赐姓李,封夏国公,统辖夏、绥、银、宥四州(相当于今陕西北部与内蒙伊克昭盟南部)。从唐末到北宋初年,拓跋氏世代相传,一直是该行政辖区的统治者。

    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夏州节度使李继捧将所辖四州献给宋朝,宋太宗乘机派遣官员直接管理夏州,削弱当地党项势力,夺取拓跋贵族的兵权,强迫党项族人内迁。宋朝廷的这些措施引起当地拓跋贵族和党项百姓的不满,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等率众逃往夏州,势力逐渐扩张。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李继迁攻陷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改灵州为西平府,作为夏国都城。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继位,上表归顺宋朝,宋朝用每年赐银给夏州的方式,来保持自己的宗主国地位。

    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元昊继位。元昊是个有雄心大略的人,不甘心做宋朝的从属国。宝元元年(1038),元昊正式立国称帝,国号大夏。西夏国力迅速强大,开始了一系列扩张领土战争,西夏与北宋之间大规模的战争因此爆发。

    康定元年(1040)正月,元昊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准备,发起了对延州方面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宋夏发生了“三川口之战”,宋军大败。朝廷于是对西北边防做了重新的调整和部署。范仲淹的调动就是这次调整的结果。

    主持鄜延路

    在朝廷的调动中,韩琦被任命为陕西安抚使。韩琦又举荐了范仲淹,于是朝廷先是命范仲淹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上任途中又改为都陕西转运使,负责西北军事战争的一切后勤财政工作。但范仲淹的视野并不局限于后勤财政方面,他从整局观念出发,调查前线形势,五月向朝廷提出应对西夏的战略方针。最终,朝廷任命夏竦为陕西都部署兼经略安抚使,作为西北前线的主帅;任命韩琦和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作为夏竦的副手。韩琦负责泾原路防务(治所在今甘肃平凉),范仲淹负责鄜延路防务(治所即今延安),夏竦驻扎在永兴军(今西安市)。三方成犄角之势,抵御西夏。

    更改军队旧制

    范仲淹到延州上任后,首先更改了军队旧制。宋朝建立之初,赵匡胤以唐末藩镇割据、最终造成唐朝灭亡的事实为鉴戒,实行更戍法,但凡遇到屯戍、调动或者作战时,军队的编制往往会打乱,从各地调不同的军队临时组成军队,并委任新的统兵将领。如此以往,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将领不知手下士兵战斗力如何,临战时,就不能做出适当的调度。而且按照原来的兵制,总管领军队万人,钤辖领五千,都监领三千,凡有战斗,不管敌方形势如何,一律是官位低、领兵少的先应战。

    范仲淹改变了这种军队建制,将手下军队一万八千人分为六路,派六位将领管理,分部训练,根据敌军人数的多寡,轮流御敌,从而大大提高了抵御契丹的能力。夏人称“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大范老子就是之前的守臣范雍。同时,这种新的建制也有利于发现人才,在守边时,范仲淹和韩琦曾经联名向朝廷举荐了狄青、种世衡等人,以后都成为北宋著名将领。

    修城固寨,防守为主

    范仲淹对待西夏的战略是“积极防御”,具体来说就是:步步为营,进逼西夏。为此,范仲淹在训练士兵的同时,还多次派部将抢占周围的军事要点,修筑了清涧城,并恢复了承平、永平旧寨,以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韩琦和范仲淹虽然都是有力的守边将领,二人私交也很好,但他们对待西夏的战略思想很不同。范仲淹主张防御,而韩琦则主张进攻。随着西北军事力量的加强,仁宗也急于求成,对西夏是战是守,朝廷大臣和守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攻打西夏。

    庆历元年(1041)二月,韩琦派部将任福进攻西夏,事先叮嘱不可轻易与敌交战。但任福贪功冒进,落入了西夏军队在好水川设下的包围圈,宋军大败,阵亡一万多人。

    主持环庆路

    庆历元年(1041)五月,范仲淹改知庆州(治所今甘肃庆阳)、兼管勾环庆路部署司事,成为环庆路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

    范仲淹到任庆州,迅速团结周边诸羌部落,巡视各部落,检阅他们的部队,给予必要的犒赏,与他们订立盟约,明确赏罚制度。从此以后,诸羌部落为宋朝所用,削弱了西夏力量。

    为进一步稳固边防,范仲淹还修筑了大顺城(今庆阳华池县境内)。庆州西北方向的军事要塞马铺寨,深入西夏境内。占领此地,可以将庆州防线向前推进,形成庆州周边的牢固防线。庆历二年(1042)三月,范仲淹秘密派遣儿子范纯祐和部将赵明率军抢占此地。部队出发时,随身携带筑城工具,但将领们都不知道此行目的。范纯佑到达目的地后,才宣布在此地修筑新城。部队在十日之间就快速修筑起新的城寨,命名为大顺城。西夏出动三万多大军前来争夺此城,还采取佯败引诱宋军入包围圈的习惯作战方式。但之前范仲淹就猜到这一层,并命令范纯祐和赵明不许追赶西夏军队过河,于是西夏军队没能得逞。范仲淹亲自到大顺城视察,返程中作诗一首:“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二十多年后的1066年,宋朝将领蔡挺在大顺城成功抵御住了西夏军队的一次进攻。

    在庆州,范仲淹根据这几年自己与西夏交兵的实战经验,向朝廷上呈了《攻守议》和《再议攻守疏》,集中阐明了他守边的总体策略和军事思想。其主要策略是,对西夏用兵应注重固守,兼之以攻;而且视其战争的发展形势,灵活运用,攻中有守,守中有攻;守则必固,攻则必克。

    最终朝廷采用了范仲淹的建议,庆历二年(1042年)十一月,将西北防线重新划分为秦凤(陕西宝鸡凤县)、泾原(甘肃平凉泾川)、环庆(甘肃庆阳)、鄜延(陕西延安)四路,分别以韩琦、王沿、范仲淹、庞籍负责四路军务,重新在西北组织起新的防线,范仲淹依旧负责环庆路。朝廷还授予韩琦、范仲淹便宜处事的权限,凡军情紧急不及奏报者,允许韩琦和范仲淹随机处理。

    庆历二年(1042)闰九月,西夏十万大军分兵两路南侵,进攻宋朝防御线中最薄弱的泾原路(平凉,由王沿镇守)。宋夏军队在定川寨会战,宋军大败,又损失近一万人。范仲淹率军前来救援,最终西夏军队撤退。经此一战,宋军虽然损失惨重,但也让元昊明白了攻占中原的不切实际。

    庆历三年(1043),宋夏开始议和,边境战事逐渐平息,范仲淹和韩琦被调往京城任职。至此,范仲淹离开了他建功立业的大西北。

    西北守边对范仲淹的意义

    经常有那么一段经历、一个地点,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转折点,成就他后来的人格。苏轼的转折点在黄州,有人说,没有黄州就没有后来的“苏东坡”;欧阳修的转折点是在滁州,而范仲淹的转折点是在西北。

    西北守边的经历给范仲淹带来了很高的政治声望。当然,这些声望不是平白无故降到他头上的,这是范仲淹付出了多少思考、多少精力得来的。在西北,他要考虑对西夏是攻、是守还是和。他要分析敌我双方力量的强弱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攻的话,胜利的可能性有多少;守的话,如何守才能处于不败之地;一旦议和的话,哪些条件可以谈。而且,范仲淹不仅要考虑军事问题,作为边将,作为西夏和朝廷之间的传话人,他还肩负着对西夏的外交使命。

    因为处理的事情多而重大,他必须凡事考虑周全。在此过程中,他应该理解了吕夷简身居相位的不易,反省过自己当初遇事直谏的行为。因为,“做事”和“论事”毕竟是两回事,在一旁指手画脚永远比实际做事容易得多。经过这段经历,范仲淹从一个论事者转变成做事者,不再有以前的那股冲劲儿,这和他的年纪也有一定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范仲淹(1040-1043):陕西延安、甘肃庆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kh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