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手从不做“喜欢”的事,只做“应该”的事

高手从不做“喜欢”的事,只做“应该”的事

作者: 悟道修行 | 来源:发表于2023-02-18 14:40 被阅读0次

我们先思考三个问题:

1:做大事容易,还是做小事容易?

当然是做大事容易,因为你做的事越大,就越不在乎小事,恰恰是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耗费了我们80%的能量。

2:赚大钱容易,还是赚小钱容易?

当然是赚大钱容易,因为你赚的钱越多,来帮你的人就越多,吸引的资源就越强,处于的位置就越高端,从而协调更多的资源。

3:赚富人的钱容易,还是赚穷人的钱容易?

当然是赚富人的钱更容易,因为他们只在乎体验和产品质量,你只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他们就愿意买单,而穷人对每一分钱都计较,他们总是想最低的价格购买最好的服务,而且总是鸡蛋里挑骨头。

那为什么那么多人每天埋头做小事?赚穷人的小钱?因为大事和富人却需要更高的格局去驾驭,还需要更深层的认知做基础,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去提升水平。

所以大多数人宁可吃琐碎杂事的苦,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因为生活的苦躺着一动不动就来了,而学习的苦却需要你主动去找着去吃。

他们每天急着去各种场合社交,每天都着急的去寻找各种机会,却从不愿意沉淀下来学习。要知道社交只能结识同层次的人,唯有学习和提升才能结识更高层次的人。

人生,要么吃琐碎生活的苦,比如各种婆媳关系/家里长短/讨价还价等等,要么吃学习和提升的苦。

总之,生活的苦和学习的苦,你总的选择一样。

那为什么很多人每天也在吃苦,为什么还是没有进步呢?

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忙碌着,但是却始终在原地踏步,没有任何增长。其实这不叫努力,这叫重复劳动:

曾经有一个1万小时定律: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新手变成高手。然而想想那些在流水线上工作了十年的工人,他们每天都在辛勤劳动,早已超过一万小时,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动作更熟练一点,并没有成为工作上的高手,生活上的强者。因此,绝大部分人的努力只不过在低水平的重复。

其实,成长进步的关键在于四个字:刻意练习。我们一定要区分刻意练习和重复劳动的区别:

重复劳动,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在同样的行为中,并且顺应了人性上的懒惰和安逸,让人越来越钝化,不需要思考,更不用强迫自己,机械的重复某种单一的行为。是温水煮青蛙,是守株待兔,是刻舟求剑。

刻意练习,是先找到正确的改变方向,然后抑制自己的懒惰情绪,按照设置好的路径,争取做到每一次都有突破,每一次都强迫自己做最应该做的事,并最终适应这种状态。

这就是积小胜为大胜,更是积跬步以至千里。

刻意练习的关键在于要走出舒适区。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成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在最内层的舒适区,你的一切都轻车熟路,一切举手皆可得。

在中间层的学习区,你会感到不自在,因为你面对的都是新事物。

在最外层的恐慌区,你会一直恐惧,因为你面对的都是远超你能力范围的人和事。

高手有一个特点:喜欢主动走向恐慌区,大胆面对未知和挑战,不断的迫使自己走向更高层次,这就是刻意练习。

记住一句话:高手从不去做喜欢的事,而是去做最应该做的事。

当然,这些应该做的事,往往是我们不喜欢的。但是,让你痛苦的人,往往是你的贵人;让你痛苦的事,往往是你最需要提升的地方。你本能决绝的,恰恰是你最需要的。

越舒服越没有挑战的事情,往往越危险。如果你现在处于这种状态,那你就要警惕了。这也是物理学中的熵增定律带给我们的启示:生命的本质就是对抗熵增,不然我们会在舒适中走向消亡。

人做事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为了生活,做了很多不喜欢的事;

第二种境界:有了资本,只去做那些喜欢的事;

第三种境界:为了进步,主动去做不喜欢的事。

人性里有一种基本属性:离不开原有的地方,或者习惯于把自己固有的性格/行为路径当作最合理的状态,本能上排斥跟自己不一样的东西。

也因此我们总是会变的越来越傲慢,顽固不化,固步自封,不能对外界事物做出最客观的评价。

真正的强者是“无我”的。他们已经没有了个人主观感受,他们也没有自己的偏见,事物不再分喜欢和不喜欢之分,他们不是在做喜欢的事,而是去做最正确的事。

这就是高手跟普通人的区别:高手的生活深刻而轻松,普通人的生活肤浅而痛苦。因为高手只在正确的方向和正确的事上,而普通人是不分轻重缓急的乱努力,他们在做事和抉择的时候总是夹杂了太多情绪和喜好。

做事有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把事做正确”。这是社会底层人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指做事的结果必须符合目标和预期,扎实关注每一个执行细节,时刻关注事情本身的进度,要的是效能。

第二阶段:“正确的做事”,这是社会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指做事的方式要正确,态度和姿势要摆正,时刻关注方式和方法,要的是效率。这是战术问题。

第三阶段:“做正确的事”,这是社会顶层人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指必须时刻确定哪些才是正确的方向,哪些才是最正确的事,这是战略问题。

真正的高手,从来只关注战略层面的事,永远只做正确的事,这需要对规律和本质的牢牢把握。

我们经常说的选择比努力重要,指的就是要时刻把“做正确的事”放在第一位。

老子说:“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很多人看似忙忙忙碌碌,都是操心在无法改变的大事,或沉浸于油烟酱醋的小事,等人生回看时,大处空忙一事未成,小事奔忙亦索然无味。

王阳明在《传习录》说到:有一种人,天天忙忙碌碌,累个半死,却一事无成!“忙”字就是一个“心”加一个“亡”。

如果说工业时代带来了“物质过剩”,那么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机会过剩”。所谓机会过剩,就是指外界各种诱饵和噱头越来越多……包括择业、创业、购物等等在内的各种人生选择,一起涌来。

我们被各种浮华的机会吸引,似乎到处都是希望,所以,当今时代大多数人的脑袋就像这样下面这张图:

因此,绝大部分人不是败于懒,而是败于太忙。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提到一个概念: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意思呢?

这其实是一个80/20法则:事物80%的问题是由20%的主要矛盾带来的,而这20%的主要矛盾中也有一个核心矛盾,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如何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那就是用20%再乘以20%,即4%!

这4%就是事物的牛鼻子!牵住牛鼻子,一切迎刃而解。

高手跟普通人的区别,就是能不能找到这个4%。他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善于集中自己80%的精力,去应对这4%的核心矛盾!

做好一件最核心的事,其它事就可以顺水推舟。完成这件事就像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我们要不断的给自己制造出多米诺效应。

大多数人的失败,是因为他们自始至终没有找到这个应该聚焦的点。为什么偏执狂更容易成功?因为他们总把注意力聚焦在一个目标上。

一定要找到那个属于你的4%!

切记:你的时间很有限,很值钱,它只能分配给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

集中一切优势兵力和炮火,朝最核心要点开炮!

相关文章

  • 高手从不做“喜欢”的事,只做“应该”的事

    我们先思考三个问题: 1:做大事容易,还是做小事容易? 当然是做大事容易,因为你做的事越大,就越不在乎小事,恰恰是...

  • 2022.6.17(晴)

    自律。 做不喜欢但应该做的事;不做喜欢但不应该做的事。 今天去交维修基金和契税。14_

  • 事有三不做

    【每日一句】 事有三不做: 损人害人的事不做, 眼高手低的事不做, 狂妄自大的事不做。

  • 写给十年后的自己一封信

    成长就是要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只做喜欢的事太容易,也显得太任性,某种意义上甚至显得太幼稚...

  • 只要有机会就该行善

    喜欢做的事不需要理由,不喜欢做的事同样不需要理由,决定做不做,是从心里发出的。有的人喜欢做坏事,例如小偷,喜欢作小...

  • 谁能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人能否只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一个考验。首先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做,这就使多数人都无法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李银河...

  • 拖延症和懒

    小时候常被骂懒,喜欢赖床,不愿意做一切费体力的事,长大后,自己也觉得自己懒,能不做的事尽量不做,除了喜欢看书,也只...

  • 高手都喜欢逼自己做困难的事 - 草稿

    普通人和高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普通人做普通的事,而高手喜欢做困难的事。 是不是因为高手能力强,所以才喜欢做困难的...

  • 不做别人认为对的事,只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昨晚,儿子约饭。 周末,南锣鼓巷,荷唐•殿。 本不想打扰他们的两人世界,可想想好久没去南锣鼓巷还是来了。 出了地铁...

  • 原创|我只是不想做多余的事而已

    我只是不想做我觉得不用做的事而已 可以不做的事不做,必要的事尽快做 不必要做的事不做,必须做的一律从简 我不太喜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手从不做“喜欢”的事,只做“应该”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lb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