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跟你分享的这本书是《小王子》。
书中有很经典的一幕:小王子在沙漠里第一次见到飞行员,飞行员给小王子看自己画的一幅画,小王子说:这不是一只吞了大象的蟒蛇吗?飞行员很诧异:你怎么知道,大人们都说,这是一顶帽子。小王子嗔怪地说:大人们都是蘑菇。
同样的一幅画,小孩说是蟒蛇,大人说是帽子,其实大人说的也没错,那幅画看起来确实像帽子啊。
小孩和大人之间,彼此是不理解的。
这种不理解在生活中其实是很普遍的。比如填高考志愿时,你喜欢中文专业,而父母却偏偏要我们选计算机、金融、医学等热门专业,比如毕业了,你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可长辈们却觉得还是做公务员、当老师好。
更折磨人的“不被理解”是生病的时候,201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我,被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它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是慢性疾病,需要每天吃药,但治不好,控制得不好会导致一个人残疾。
当时,我一个人离家在上海打拼,爸妈得知我生病了,也很着急,但也无能为力,我去三甲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时候,我妈总是打电话给我,说从电视上看到了什么可以贴的膏药,一贴就能好,专治类风湿的。然后给我买了一堆盒装的膏药。实在拗不过我妈,我就贴了几次,结果手火辣辣地疼,过敏了,起了很多水泡,皮肤也破了。我妈还总是电话催我,说:电视上的专家说了得坚持几个疗程才能见效,不能断的。我哭笑不得,我说,这个药我在网上查不到的,工厂和专家都查不到,肯定是假冒伪劣产品,再说,我这贴了过敏,不能贴的。
可我妈就是不信,非说偏方出名医,大医院治不好只能靠偏方了。
哎。除了治疗上的分歧,我妈自从得知我生病,就常常唉声叹气的,说:怎么别人年纪轻轻都健康得很,就你得了这个病。我还要反过来安慰我妈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只能想开点。 有时候,真的觉得心很累。类风湿发作时,左手腕特别疼,碰都不能碰一下,穿衣也困难了,左手手肘伸不直,早上起来是僵硬的。除了生病的疼痛很难受,那种治不好的无力感,可能会残疾的恐惧感也是很折磨人的。
那时候,我真的很希望我的亲人能理解我,理解我只能独自承担病痛的脆弱和刚刚毕业还没好好奋斗身体就撑不住但又必须撑住的绝望,然后,跟我说一句: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只能想开点。而不是愁云惨雾地提醒着我,我得了重病了,太惨了。
理解我只能选择相信正规医院的医生,治不好也只能认命,而不是到处寻求偏方,怀着希望,又不断失望。
《小王子》中,让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个片段,是小王子拜访的某一个星球,上面只住着一个酒鬼。
“你在干什么?”小王子问酒鬼,这个酒鬼默默地坐在那里,面前有一堆酒瓶子,有的装着酒,有的是空的。
“我喝酒。”他阴沉忧郁地回答道。
“你为什么喝酒?”小王子问道。
“为了忘却。”酒鬼回答。
小王子已经有些可怜酒鬼。
他问道:“忘却什么呢?”
酒鬼垂下脑袋坦白道:“为了忘却我的羞愧。”
“你羞愧什么呢?”小王子很想救助他。
“我羞愧我喝酒。”酒鬼说完以后就再也不开口了。
有一段时间,我感觉,我也是一个“酒鬼”。陷入到了一种恶性循环当中。
患上了类风湿以后,我每月都得去医院,去医院的路上,心情就跟上坟一样,到医院以后,挂号,抽血化验,拿报告,看医生,然后被医生一次又一次告知:这个病是治不好的,只能终生吃药控制,防治它发展得太快。听了医生的诊断之后,心态开始崩塌,绝望的感觉会涌上心头,觉得工作、房子、车子、前途……一切俗务都不重要了,干脆就颓废吧,或者换句话说“在家修养”吧……然后,终究不能真的颓废下去,我还有一个宝贝女儿呢,于是开始新一轮“自我安慰、自我建设”,打起精神来,好好打理工作和生活。
接着一个月又过去了,我又要去医院复查了,再去听一次“治不好”的诊断,心态又再次崩溃,又需要再重整旗鼓……循环往复。
直到有一天,我N次去医院开药治疗,在医院见到了一位至少已经60多岁的、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和我患的是一样的病,拄着拐棍,整个人都已经“变形”了,她的手是畸形的,脚也是畸形的,不像正常人一样能灵活伸展、抓握,是弯曲而僵硬的,腰部也是畸形的,腰似乎外翻出去了,侧向了一边,肩膀的关节似乎也被“侵蚀”了,看着很不自然。
但她的状态极好,和身边的病友们谈笑风生,涂着鲜艳的口红,衣着干净得体,好像也是一个人来的,并没有人陪伴。整个人给人的感觉,既充满热情又优雅知性。
当她想从座位上站起来的时候,身旁的人想搀扶她,她微笑着说:“谢谢你,我自己可以的。”
那一刻,我被感动、震撼到了,一位病重至此的老人尚且如此,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希望。我现在的一点病痛又算得了什么呢?等我老了,哪怕真的残疾了,也应该像这位值得尊重的老人一样,优雅而漂亮地活着才对。
就像《小王子》中的那朵玫瑰花一样:用很长的时间来打扮自己,精心选择着自己将来的颜色,慢慢腾腾地妆饰着,一片片地搭配着自己的花瓣,不愿像虞美人那样一出世就满脸皱纹。要让自己带着光艳夺目的丽姿来到这世间。
并一直优雅美丽地活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