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从那儿开始的。如果说我的读书是快乐的,那一定是从认识他们开始的:老二,老三,老杨,晓晓。我们一起上学多年,一个被窝里钻过,一个锅里吃过……多少故事……多少感动……至今回忆起来都是满满的幸福。
2008年高考后,我和老杨选择了复读,我去了三中(离县城较远),他去了二中。往三中走的时候,我是无数个不情愿,看着这个生活了三年的县城,我是多么不舍而又无我的容身之处,无可奈何的坐上了去河畔的车。
三中坐落在河畔镇上,可以算得上是市集热闹的乡镇,可我人生地不熟,眼前的人都是初次见面,没有留恋,只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安心求学吧!
日复一日的作息,让我感觉生活归于平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我们有了共同的名字——补习生。我们的班自然也就成了补习班。在那里,我们磨平了棱角!!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欣慰的。要说有欣慰的东西的话,那就是我们的成绩,我们用披星戴月换来的成绩,我们用寒来暑往熬出来的成绩,我们顶住各种流言蜚语拼回来的成绩——那是唯一能证明我们的东西。每次考试结束,我们都分析自己的得失,及时调整自己的备考策略,以达到最优的效果。两个小时的晚自习时间不够,早读的时间也感觉不够,就连打扫卫生的时间也是速战速决的。教室刚一扫完,我们又钻了进去,拿出一块小毛巾擦掉桌凳上的尘土,拿起书埋头苦读起来。我们奋笔疾书,我们精细计算,我们忘我背诵……
就是这样的备战高考,我们还是怕有遗漏的知识,有不熟练的算法,有记不牢的诗词单词。准备是为了最后的一击必胜,惟有没日没夜的准备,才有考场上的游刃有余。而坚持,就成了我们唯一能勉励自己的一句话,只有我们坚持了别人所坚持不了的:严寒,炎热,疾病,困乏,亚健康,才有可能多点把握。
一个月后,中秋节放假了,三天的假期,我急急忙忙收拾好东西,坐上了来往县城的班车。到了县城,犹如回家的那般激动,熟悉的街道,店铺,书店,学校。我先去了二中找老杨投宿,那晚我们聊了很久很久。第二天我好像是去找晓了,在五中吃的午饭。第三天也是他们送我去车站的。
后来有一次,我们家给我带了火炉,在县城要中转到发往经过河畔的班车上的,我打电话让老杨帮我中转一下,他帮我把火炉从一个车站拉到另一个车站,再往去河畔方向的班车上带。那个司机怎么说也不行,老杨最后加了一个人的车费,司机才答应把火炉捎上的。听见他电话里气喘吁吁地说:“捎好了”,我也松了口气。
那次回到学校以后,我的心情好多了,朋友的勉励让我活得有点底气了。后来又陆陆续续去过几次县城,吃了晓晓做的捂饭,和老杨喝了茶,谈了很多有关学习,坚持,追求的话。相信我们的付出会离梦想的大学越来越近,直至对面而视。
有这样一次,我上城找晓,他问我上周城上来过没有。我说没有!他说,可能是我看错了,上周我去车站看见有个人背影很像我,我追了过去,可转眼间那人不见了。是啊,在人海中谁还会为了一个相似的人而一探究竟呢?!好朋友一生挂念,不用多说都懂。
时间犹如沙漏般流逝,我们也上了勉强的学校。虽然不是名校,但是青春的苦涩终于熬到头了。我们终于可以自由地安排时间了。
中学的时光是充实的,补习的时光更是瓷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