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上的二十位“太宗”之中,为什么其中十七位都是非正常即位

历史上的二十位“太宗”之中,为什么其中十七位都是非正常即位

作者: 香茗史馆 | 来源:发表于2022-12-18 17:57 被阅读0次

    正所谓“祖有功而宗有德”,在古代的庙号制度中,“太宗”乃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庙号,历史上先后有二十位帝王获此庙号。然而,如果细心了解这二十位“太宗”,会发现除了南梁太宗萧纲(庙号原为高宗)、夏太宗李德明和金太宗完颜晟三位之外,其余十七位“太宗”的即位过程或多或少都有问题。

    1.汉太宗刘恒:“诸吕之乱”后即位。刘恒为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其母薄姬在刘邦后宫之中并不受宠。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在平定代地陈豨叛乱后,册立年仅八岁的刘恒为代王,此后刘恒就藩代地长达十五年。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长期把持朝政,并大肆提拔册封吕氏族人。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去世,陈平、周勃等人以吕氏谋反为由,于“诸吕之乱”事件中铲除吕氏势力,并废掉吕后所立的后少帝刘弘,商议之后迎立代王刘恒为帝。

    2.吴太宗孙休:权臣孙綝废孙亮后所立。孙休是吴大帝孙权第六子,后被册封为琅琊王。孙权病逝之后,年仅九岁的太子孙亮继承皇位,辅政大臣诸葛恪执掌军政大权,后诸葛恪因伐魏失败声威受损,为稳住权势而日益独断专权,结果被孙亮与孙峻联手诛除,后孙峻又先后诛除孙仪、张怡、林恂等人,在孙鲁班支持下掌控朝政大权。

    五凤三年(256年),权臣孙峻去世,临终前将权力移交给堂弟孙綝,早已对孙峻专权不满的大臣们纷纷反对,结果吕据、滕胤惨遭族灭,孙封自尽,镇军将军孙壹叛逃,孙綝得以大权在握。太平三年(258年)九月,对孙綝专权早已不满的少帝孙亮,联合孙鲁班、太长全尚、将军刘承等意图诛除孙綝,结果事泄失败,孙綝遂废少帝孙亮,改立孙休为帝。

    3.晋太宗司马昱:权臣桓温废司马奕后所立。司马昱是晋元帝司马睿幼子,历仕元、明、成、康、穆、哀、废帝七朝,受封琅邪王、会稽王,晋穆帝时任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与尚书令何充共同辅政。何充逝世后,司马昱总理朝政。何充在世时,为对抗庾氏,有意重用桓温,却不想桓温迅速做大,并凭借北伐声威日盛。

    太和六年(371年),桓温本想再度北伐建立功勋,然后借机夺取政权,但却不想北伐失败而声威大损,为了重振声威,桓温便在郗超建议下,决定废帝立威。同年十一月,桓温带兵入朝,迫使褚太后下诏废除司马奕,改为拥立司马昱为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上的二十位“太宗”之中,为什么其中十七位都是非正常即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pe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