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而后知

行而后知

作者: 芬芳玲珑 | 来源:发表于2022-12-18 17:54 被阅读0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藏和精髓,通常是以经典书目的方式呈现,以读诵走入我们的生活。国学班及圣贤文化,听起来总觉得是小众范围及小众之事,似乎并没有真正在大众中普及开来。

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原本就不多的少数人抱持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理念,一遍遍的念诵中似乎并没有取得真经。

老祖宗留传下来的智慧很少有人能真正受用。家长们引领着孩子、老师们带着学生,把它当做知识一遍遍的读诵和记忆。

行而后知,这个词的出现让我有了一份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需要把学到的知识拿去实践,通过实践得到体会,这才是真正的知。如果知行不合一,知是知、行是行,那么知识永远成为不了智慧。

在生活中实践和体悟,就是将知识转化为营养的过程,知识成为营养后才真正属于自己。在行为中用知识去观照,让它成为指导自己的一种力量,这时知识就真正成为了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除了学习和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做和行,拿到属于自己的体验。通过自己的体验而所得所悟,是行而后知。

如果所学到的东西没有融入到行为和自己的生活中,那它就不是自己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目的,让所学为己用,真正成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源泉。学问不在于多,学多少、用多少、行多少,这就是最好的知和识。

知识是由知和识构成,我不知道是否能理解为知道和识别。知道意指理上的明白,识别意指事上的应用。理上能明白,事上会应用,是谓知识。这种知识不再是理论,它在生活中生起了妙用,自然升华为智慧。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是否也是在提醒我们: 行走的过程中,知识需要化为力量,帮助我们更好的前行,而不是成为一种束缚和执着。这样的知识才是智慧,它已化为光明,照亮我们的前程。

相关文章

  • 行而后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藏和精髓,通常是以经典书目的方式呈现,以读诵走入我们的生活。国学班及圣贤文化,听起来总觉得是小众...

  • 行,然后知不足

    总是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的时候,往往现实会给你一记响亮的耳光。 看别人写文章,总觉得平平无奇。那么,自己去试试看?结...

  • 行,然后知不足

    在行走的路上,我们有时会安于现状,善于满意。有的时候,在别人的旅程里,在他人的故事中,又会看到自己的差距...

  • 智能德克

    智者,知也,明也。天性自具,感而后知,知其內楗、“几”、“微”,明而无惑,行无过已,必小与而大获。 能者,行必得也...

  • 学,然后知不足;行然后知困。

    上一节课雨馨老师讲“心如狂想当调伏”时,我能用心的理解,控制化处理系统如驯象师,自动化处理系统如狂象,两者...

  • 碎碎念

    自省,然后知不足而奋进!

  • 反思 --- 打断,行而后知

    最近天气很糟糕,连续下了十几天的雨,每天窗外都是雾蒙蒙的。我的心情也大受影响,每天头脑乱糟糟的晕乎乎的。昨天被迫参...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再读《学而》,而后知学习将造就一生的“坦途”。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该是我熟悉的...

  • 读书笔记 《菜根谭》

    登高思危 少言勿躁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 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 守静而...

  • 学 观 行——然后知不足

    18年5月13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而后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pe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