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给儿子买了一个学拼音的网课,每天都会学几课。只要是一碰到电子产品,他都是乐此不疲的。有时候配书一起练习巩固。前段时间过年天天玩,就没学书上的了,前两天又开始把书拿出来复习,结果发现他还是不会,拼读就不用说了,单个拼音字母都认不全,气得我气不打一出来,态度就很不好,说他学了这么久都白学了,啥也不会,还看什么网课。我以为他像原来那样,会跟我对吼,没想到他居然就那样默默地听着,一句话也不说,怪可怜的。
因为他平时看电子产品除了学拼音,还有很多百科知识,或其他科目的内容,自己选择看什么。昨天从幼儿园回来说今天还没学习,我就把ipad给他了。因为最近每天都在学拼音,我就以为他会继续学,没想到他说要学斑马百科。自从学习了育儿知识,我也是对孩子的一举一动越来越敏感,不放过每一个小细节。我突然意识到,会不会是我那天说了他,所以他就不愿意学了。我就问他,你今天怎么不学拼音了,是不是那天妈妈说你了?他很小声地说是。
回想以前每次学一门新的课程,都有类似的经历。去年暑假给他报了一个围棋班,课后回来做练习时,刚开始还不错,后来随着课程难度增加,错的就越来越多,每次我都忍不住要说他,有时候错得离谱,我就会发脾气。有一次我狠狠地说了他。下一次我说再复习一下的时候,他说什么也不肯了。从一开始学围棋,到后来学数学,再到写字,目前唯一坚持下来的只有英语和阅读,因为我在这两件事上很少打击过他。
直到有一次我无意中刷到一个心理学视频,其中有一句话击中了我,说是一个人数学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他没有天赋或者他笨,而是因为他没有和数学这门学科建立良好的连接。为什么很多孩子对一门学科的喜爱程度取决于对教这门学科的老师呢?就是这个原因。
我逐渐意识到,所谓的启蒙教育,并非让孩子提前认得几个字,识得几个数,背得几首诗,而是让孩子在第一次和这些知识打交道的时候能够与它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而这个良好的关系来自于老师对孩子的肯定。关系好了,才有兴趣,被肯定了,才有自信。当我们对孩子在某方面的表现做出肯定的反馈时,孩子就与这门知识建立了良好的链接,他就对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充满了自信。当他相信自己可以学好的时候,就会不断去学习,如此就形成了一个越学就越好,越好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这才是最好的启蒙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