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在教育片推荐中看到这个电影,以为自己点开了一个鬼片。
《放牛班的春天》剧照凄厉的配乐下一片冷清的寒冬。建筑物的颜色与人们的衣着,都是黑灰的,唯独一张张人脸,格外的苍白。突然间一声玻璃爆破的巨响,一个老头捂住左脸,满手是血,不住惨叫!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个教育片,受到惊吓的我几乎不敢往下看……
受伤的是教养院里包揽各种杂活儿的工人麦神父,下此毒手的是教养院里众多的“问题少年”之一,盖锐克。在这样一所小小的教养院里面,孩子们盗窃,暴力,践踏纪律,丑化老师等问题层出不穷。院长制定的管教措施是极不人道的体罚和幽禁,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来!想象自己如果是里面的一个老师,既被院长打压,又被孩子欺辱,肯定一天都呆不下去……也情不自禁暗自发问:真的有这样的孩子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孩子?都说孩子是善美的天使活泼的精灵,可眼前的这些孩儿,俨然一群恶魔。
新来的助理老师,马修,看到自己的处境战战兢兢,不知自己为何而来,但还是留了下来。他会在院长来势汹汹地杀入课室问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包庇”孩子们;会在院长凶神恶煞地提问孩子问题的时候,在旁边“放水”;也会为了重建莫翰奇与他母亲的关系,而隐瞒事实为孩子“撒谎”……看到孩子们作词自吹自唱羞辱他,他反而在其中看到了教育契机,顺势而为。顶着丝毫不为孩子着想的恶霸院长的重重压力,把孩子们分为高中低三声部组建合唱团,为孩子们写词谱曲,每天教孩子们唱歌。
这样的一份良性互动,把马修老师和孩子们亲密地联系在一起。正面温暖的歌词透过优美动听的旋律,也唱进了孩子们的心里。于是惊喜地看到,孩子们惶恐不安惨淡无光的眼神焕然一新,变得清澈,明亮!孩子们紧闭的双唇和皱巴巴的小脸,竟绽放出活泼的笑容来。这一栋死气沉沉的建筑物,也忽然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马修老师深夜谱曲 马修老师教孩子们唱歌 孩子们的心...慢慢打开当马修老师被院长辞退的时候,一个人提着一个小箱子,落寞地离开……忽然在转角处看到一些纸飞机,上面写着名字还有一些音符,抬头一看,是纷纷飘落的纸飞机和窗台外,孩子们不住挥动的小手……被院长牵制住的孩子们,反锁了课室的门,以自己的方式,为马修老师送别……
写满音符的一封信 抬头看到孩子们挥动的小手看到这样的情景,还能说这些孩子是恶魔吗?
孩子究竟是天使,还是恶魔?
关于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地说,就是关于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西方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在欧洲历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原罪说的儿童观,认为儿童生来就是罪恶的。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包含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理论中:认为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在他看来,幼小的儿童只有可恶的本我。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也提出过人性本恶的观点。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种子论”——认为儿童身上“自然地播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以及中国儒家学者孟子的“四端说”,与上述观点形成对比。
孟子说人性本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在《孟子•公孙丑上》,他提出大量论证支持性善说,认为人性内有本来就有善的成分,这些成分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不受外部环境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地发展为“仁”“义”“礼”“智”四种“常德”。他也承认,还有一些其他成分,它们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通往恶;这些成分,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严格来说,不应当认为是“人”性部分。
而在现代,信仰达尔文进化论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现代科学的背景下提出了更为有力的阐说。他认为:儿童与生俱来的精神生活是古老的、动物式的、无意识的。但儿童并不必然代表着邪恶,事实上,他的无意识生活为今后自觉的文明的道德生活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因此,把儿童神圣化抑或是妖魔化,都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儿童本身,并非一张空洞的白纸,而是一个由漫长的进化历史赋予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主体;也是一个具有各种正处于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器官和“精神器官”的主体。简言之,儿童身上有与生俱来的动物式的本能需要,也有与生俱来的善美因子和精神向往。
所以孟子强调应当发展人的“四端”,而不是让他的低级本能自由发展。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此“四端”。只有通过发展“四端”,人才真正成为“人”。
如何发展人的“四端”让人真正成为“人”?
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作用。孩子具有吸收性的心智——“外界事物的一切,不仅仅只是进到孩子的脑中,还构成了他的心智,这些印象在儿童内部肉体化。儿童利用在周围世界发现的一切,创造自己的心智肌肉”(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具体而言,吸收性心智是特指在0-6岁阶段儿童所独有的心智特征,在此心智特征的影响之下,儿童对于环境中所接触到的一切影响与刺激,都会不加区辨的全盘吸收,犹如海绵和照相机一样无筛选无过滤地吸纳周围环境,并且将其转化成构成其人格特质一部分的经验。
所以,孩子基于模仿的天性和吸收性心智的特征,环境对于他们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可以这么说,孩子的行为呈现,就是他所处环境的投影和映射。
回到电影的情节中,教养院里面的孩子大部分是孤儿,一部分是被父母抛弃的“问题”孩子。原生家庭的破碎和缺失,让孩子们的心如沙漠般干涸,缺乏滋养和关爱。而他们所处的环境,又是一所充满着压制、暴力、与苛责,没有温度和人性之光的教养院,因此孩子们的“问题”,自然就出来了,孩子们的“问题”,甚至是被环境逼迫出来的。马修老师的出现,就像是往孩子沙漠般的心灵注入了一汪清泉。他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他的用心与关爱,后来,也在孩子们身上反映了出来……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像是一个看不见的瓶子和调色盘,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潜移默化中被塑形和染色。环境中的每一点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同情心,公正民主的德行以及整洁、勤劳节俭的习惯,都会像星光一样永远留在孩子的记忆里,都会从孩子的身上反映出来。而环境中的暴力、冷漠、强制、欺凌……也会传入孩子的体内,外化成他们的行为方式……
成人是孩子成长的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孩子模仿最主要的对象。孩子本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然而孩子有可能成为“天使”,也有可能变成“恶魔”……
这件事,与你我有关...
《放牛班的春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