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和吐蕃是大唐最主要的两个边患,其中吐蕃更是与大唐纠缠了二百多年,几乎贯穿了整个大唐,但是先大唐一步走向灭亡。而突厥则是在大唐建立之前就已经强大起来的戎狄国家,其强盛时期的领土胜于大唐帝国,但是盛极必衰,在唐初,东西突厥先后灭亡。
那么为何大唐灭得了强大的突厥却没能灭得了吐蕃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复杂的,并不能单纯的从军事角度来分析。这里我们先来简单说一下突厥。
突厥崛起于六世纪,当时的隋朝还没有建国,而在隋朝建国初年,突厥就分裂为东西突厥,一般常说的突厥就是指东突厥,这一支与中原王朝起冲突最多。尤其是隋末时期,突厥在始毕可汗的领导下达到了最强盛时期,更是对中原窥视已久,在众多割据势力中寻找傀儡,提供兵马来干涉中原的战事,当时依附突厥的割据势力不在少数,即便是李渊起事的时候,也不得不考虑突厥这个威胁,而派刘文静去与始毕可汗达成交易。
大唐建国之后,突厥更是不断在边境制造动乱,游牧民族民风剽悍,他们打仗比较厉害,在唐初可以说是大唐最头疼的边患,而颉利可汗更是曾在李世民登基之初带领大军长驱直入到了渭水便桥。李世民不愿意在国力较弱的情况下与突厥开战,不得不在渭水便桥和颉利可汗签订了耻辱性的《渭水之盟》,颉利可汗满载而归,其强悍可见一斑,但盛极必衰。
突厥内部的动乱越来越厉害,各个部落都不愿意屈服于颉利可汗,再加上突厥爆发了大风雪,严重影响了突厥子民的正常生活,可以说颉利可汗真正遇到了大危机,而这危机正是李世民渴盼已久的。629年,李世民派李靖等人开始了灭突厥之战,战争进行的异常顺利。第二年,义成公主被杀,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灭国。正是东突厥的灭亡,促使四夷戎狄尊奉李世民为天可汗。而西突厥则是在657年的高宗朝被灭。
突厥被灭不久后,吐蕃强势崛起,成为大唐最为棘手的边患。实际上吐蕃与大唐的第一次交手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松赞干布在统一吐蕃之后派使者向大唐求婚,而李世民并不愿意,于是有了后来的松州之战,唐军完胜吐蕃,之后李世民采取羁縻政策,让文成公主嫁到了吐蕃。但是正是这个决定为未来的大唐培养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文成公主给吐蕃带去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她带去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以及农耕技术,让文明在吐蕃大地上生根发芽,这促进了吐蕃的强盛。在文成公主嫁去吐蕃的最开始20年里,唐蕃之间是友好的,但是到了662年左右,吐蕃和土谷浑起冲突,李治站在了土谷浑这一边。吐蕃随即灭了土谷浑和大唐翻脸。
不久之后就是著名的大非川之战,李治的目标是逻娑(即拉萨),但是不得不说,李治实在是看轻了吐蕃,让薛仁贵带着五万大军就想攻进吐蕃的首府,而当时的论钦陵可是带领四十万大军迎战,薛仁贵还没有出发实际上已经注定了会失败,更不用提还出现了战略失误。
大非川之战是唐蕃之战的一个转折点,自此,李治和武则天不得不进攻为主转为防御为主。到了唐玄宗时期,设下了十大节度使防御外敌,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唐蕃之间还是没有输赢。安史之乱的发生,让大唐由盛转衰,吐蕃趁势达到了极盛时期,但是同样是盛极必衰。吐蕃内部出现动乱,在九世纪的中叶,唐宣宗将河湟之地收复,而吐蕃也在动乱中被瓦解。
大唐能灭突厥却灭不了吐蕃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突厥是一个部落联盟性质的国家,实际上内部并不统一,全靠武力压制,很容易出现动乱;而吐蕃则是一个完全统一性质的国家,高度集权,且在文成公主的帮助下文明程度很高,不容易出现动乱,能够一直对外。
其二、吐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吐蕃易守难攻,在长距离作战补给线过长的情况下,唐军很不占优势,因此攻下吐蕃并非易事,所耗费的兵力财力难以估量。而更重要的是,攻下了吐蕃之后如何管理这个地方同样是一个难题,大唐皇帝对吐蕃这个地方的土地完全没有兴趣。这样付出很多却回报率极低的灭国战,大唐并不愿意打。
还有一个原因极容易被忽略,那就是突厥在大唐建国的时候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已经进入由盛转衰的阶段,而吐蕃在安史之乱之后才真正强盛起来。突厥在走下坡路,吐蕃在走上坡路。因此并不能认为突厥不够强悍,实际东突厥被灭之后,又在半个世纪之后复国成功。
682年,唐高宗晚期,阿史那骨咄陆带领十七人出走,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聚集了七百人,后又增至五千人,成功复国,这就是后来占据大唐北部大片领土的后突厥。一直到了天宝初期的745年,后突厥才被大唐和回纥夹击而亡。算起来,突厥与大唐之间的征战也有百年之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