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这本书,最早是在探询社群运营的思考时,有人推荐给我的。
之后,在阅读我很喜爱的一本书 —— 《智慧社会》时,书中谈到这两本书、这两个理论体系的对立:《智慧社会》将每个人都当做一个能动的个体,认为“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个体在“有组织的群体”的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乌合之众》则将每个个体看作是群体的“同质分子”,个体在“有组织的群体”的发展中是被动的。
因为对《智慧社会》的喜爱,所以翻阅了一下《乌合之众》,当做对比读物。但这本书……写得实在没有《智慧社会》好,所以,也一直没翻完。这次,鼓起余勇,再看看吧。
《乌合之众》第一章,第1小节到第5小结,先为本书的研究目标 —— 群体做出了研究范畴的界定,大约有以下这么几个观点:
- 群体由具有相同心理特性的个体组成;
- 具有相同心理特性的个体在组成群体后,在群体中,其个性特征就消失了;
- 群体不是由不同个体简单叠加而成,而是因为不同个体的整合,形成了一个具有群体本身特征的“活物”,按作者的话,群体中的个体聚集在一起,不是物理组合,而是化学组合;
- 构成群体的个体,会产生“集体心理”,但是当他们单独一个人时,会有迥然不同的思想和行为。
把这些“论文体”翻译一下,可以是这样一个故事:
张三在楼市高位时买了一套房子,结果房价跌了。张三与同时买了同样楼盘的许多人一样,心里很不甘(共同心理特性);
张三本来是个性格温和唯唯诺诺的人,平素很难得与人发生争执(个体特征)。他和那些与他一样不甘的人汇聚到一起,受到影响去开发商那里理论(群体形成)。
这群人打着“黑心开发商,还我血汗钱”的标语(集体心理),浩浩荡荡游行到开发商的总部。在游行过程中,那些情绪激动、能言善辩、孔武有力的业主刺激了所有人,张三也受到了感染,越想越生气(化学反应),于是跟着大家伙一起喊口号,冲撞保安。
事件被“和谐”以后,平素老实人的张三也被定性为了“寻衅滋事分子”。
张三,就是本书中的“乌合之众”之一。
在文革的时候(上个世纪久远的故事,小孩子们可能不太了解,可以翻翻那时的文献),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平素的斯文读书人,在成为“某某连”、“某某团”的武斗分子之后,可以一瞬间变成嗜血狂魔。
但是在互联网化的今天,“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的论调甚嚣尘上的今天,这种情况越来越少,或者更准确点说,群体效应依然存在,但群体却越来越短命。社群与文化思潮的快速更迭就是明显的例证。
各种主题的社群,就是一个个群体。各种网络流行语的拥趸,也是一个个群体。我们不用严谨的数据,就可以看到,社群更迭之快,网络流行语更迭之快,用“逝者如斯夫”形容都不为过,连国内的社群前辈秋叶老师也慨叹“社群没有忠诚度”。
这说明群体的力量,对个体的影响越来越少,越来越弱,群体中的个体可以很轻易地“叛变”,或者自我流放,或者投入到另一个群体的怀抱,朝三暮四。
但这也并不说明个体们都充分“自我觉醒”了。许许多多混社群的人在群中口若悬河巧舌如簧,不过是在寻找“存在感”。所谓寻找“存在感”,也就是寻找一个能够接受他和认同他的“群体心理特征”,在这个群体中,他能被接受,能被放大,同时也受其他人影响,如朋友圈的谣言总是能被快速传播,那些不明真相只希望获得点赞的传播者,即是乌合之众。
而这些人之所以能“朝三暮四”,则是因为如今的社会,高度宽容小群体的存在。各种小群体就像广场舞大妈,两三个人一台播放机,只要在一个地方连续跳上几天就能快速吸引一群大妈一样。
一部分人希望当领袖,无论在哪个山头都敢“振臂一呼”;另有一部分人就是要找“存在感”,就近响应那个离自己最近的“振臂一呼”的领袖。两种人交相呼应,你方唱罢我登台,形成了今天异彩丰呈繁复交织的“群体们”。也许,正是这许多异彩丰呈的小群体,渲染出了当今社会的五彩斑斓,而不是文革时的“满城尽穿军装绿”。
在一个组织中,究竟是个体意志起主导作用,还是群体意志起主导作用?这可能是《乌合之众》与《智慧社会》两种理论体系的根本差异。
但正如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的,这个社会是个灰度社会,没有非黑即白的事情。两者没有绝对对错,视角不同罢了,如同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
秋水共海天一色很美,乌合之众与智慧社会共舞,也很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