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智能的本质

智能的本质

作者: vghjjgdfg | 来源:发表于2018-08-24 18:59 被阅读23次

摘要 :人类在刚生下来是没有智能行为的,而在通过学习和生活之后,能够拥有智能行
为,所以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认为人类拥有一个基本的能力,在这个基本的能力基础之上
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拥有智能、意识。
本文结合行为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这两大流派研究人类智能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全
新的研究和解释人类智能的方法,最终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人类智能。本文提出了两
个假设,从信息处理和情感的本质两方面,详细地阐述了由外部感官信号、内部感官信号、
大脑组成的系统建立人脑中“知识库”的过程。
从人脑中“知识库”的本质出发,经过合理推论,论证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顿悟思
维的本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类,双重/多重人格产生的原因,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性格等的本质,音乐、舞蹈、字画、歌曲等“艺术”反应在大脑思维层面上的信息处
理过程,论证了意识的本质。
从研究智能的流派来看,本文结合了符号主义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摈弃了其中
的部分不适合的观点,同时承认两学派的部分观点:物理符号系统假设,智能是从与周围环
境的交互中培养和体现出来的,以物理性的思维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型,解决了思维、情感、
意识、各自的本质问题和相互之间的联系问题。
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消除了符号主义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缺点和不足,但是没有详细
讨论基于硬件的信号处理过程,这主要涉及到人体感官信号基于神经元的并行处理和集中处
理问题,关于这点我将在另外一篇论文讨论,那篇论文将本文模型和联结主义学派的观点结
合,提出新的观点,彻底的从最基本的硬件至高级的意识活动解释人类智能。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 1956 年,时任麻省理工学院助教的麦卡锡和他的三位朋友:明斯基(M.Minsky)、
罗彻斯特(N.Lochester)
、香农(C.Shannon)共同发起,邀请 IBM 公司的摩尔(T.Mooore)
和塞谬尔(A.Samuel),MIT 的赛尔夫里奇(O.Seldfridge)等人在美国的达特茅斯大学
(Dartmouth)举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标志了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研究智能的流派主要有三大学派:符号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
派、联结主义学派。

  1. 符号主义学派:又称逻辑主义、心理学派或计算机学派,其理论基础是物理符号系统假
    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物理符号系统假设指出了这种物理符号系统有什么构成不重要,
    一个智能实体只要能处理符号,它可以由任何材料构成例如人的神经系统,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能够处理符号,符号就是模式,任何一个模式,只要它能够和其他模式相区别,
    他就是一个符号。不同的英文字母就是符号,对符号进行操作就是对符号进行比较。
  2. 行为主义学派:又称进化主义学派,或控制论学派,是基于控制论和“感知——动作”
    型控制系统的人工智能学派,基于行为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知识的形式化表述和模型化方法是人工智能的重要障碍之一。
    (2) 智能取决于感知和行动,应直接利用机器对环境作用,以环境对作用的响应为
    原型。
    (3) 智能行为只能体现在世界中,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而表现出来。
    (4) 人工智能可以像人类一样逐步进化,分阶段发展和增强。3. 联结主义学派:以网络连接为基础的联结主义(Eonneetionism)是近年来研究得比较多
    的一种方法,也属于非符号处理方法。这种方法研究能够进行非程序的,可适应环境变
    化的,是基于神经网络及网络间的连接机制和学习算法的人工智能学派[1]。
    这三大流派从不同的方面研究了人类智能,并对制造人工智能机器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但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结合了符号主义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部分观点,提出了
    两大假设,较为全面地解释了人类智能,主要解释了几个上述三大流派都未能解决的问
    题和概念,同时为制造进一步智能化的智能机器指明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2 两大假设
    本文认为行为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的观点都是对的,知识表示是人工智能的核心,
    认知就是处理符号,但是本文所持观点为知识表示不能用各种算法(人为编写的算法)来表
    示,知识应该是从与环境的交互中积累产生的,采用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来建立“知识库”
    ——即用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来实现符号主义学派观点中“知识库”的建立。
    本文继承的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智能取决于感知和行动,应直接用机器对环境作用,
    以环境对作用的响应为原型;智能行为时由“亚符号”处理产生的;智能是在与环境的不断
    交互的过程中积累产生的。例如: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智能行为的,通过不断地实践,生
    活,学习——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过程,长大至成人后表现出智能行为,可以称其拥有智能。
    本文承认的符号主义学派的观点:本文继承了几乎全部的符号主义学派的观点,但是本
    文认为,
    “符号”是由感官信号提取转化而来,是基于感官信号才有意义。很多人开发出很
    多算法来解决问题,这些算法用来模拟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算法中的符号是基于数学函
    数特性才有意义的,而本文中的“符号”在本质上是储存的感官信号,而且是模拟信号不是
    数字信号。因此,
    “知识表示”
    “认知”这些符号主义学派中的基本概念在本文中,是基于感
    官信号才有意义的。
    本文的观点是:人的大脑相当于一个计算机的终端处理器,不断处理(接收、储存、反
    馈)感官传递到的信号,在记忆区建造了一个符号系统——知识库。
    (一)此“终端处理器”对信号的处理由最基本的处理组合而成,是本文的第一个假设:
    人的大脑对感官信号的所有处理都可以分解为两个步骤1将接收到的信号与记忆区的
    信息进行比较,比较相同与不同,提取出相同的信息。2将同一时刻处理的信息相互连接储
    存记忆(在下文简称联结记忆)

    事例 1:一个男孩偶遇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印象深刻,但是不知道她的名字,两天后,
    再次偶遇,男孩仍能认出这个女孩,知道他曾经在某时某地碰见过她。
    “两天后,再次偶遇,男孩仍能认出这个女孩,知道他曾经在某时某地碰见过她。”说
    明在男孩的大脑中信号是这样处理的——将视觉信号与大脑中记忆区的信息比较,提取出相
    同的信息。
    “知道他曾经在某时某地碰见过她”说明“男孩”在第一次碰到女孩时,不仅记
    下了女孩的容貌,也记下了当时的地理环境,太阳在空中的位置等,这就是大脑将同一时刻
    处理的信息进行联结记忆。
    以上事例证明人类大脑拥有本文提出的第一个假设中的两项能力,而后文中将要证明人
    类大脑仅仅靠这两项能力不靠其他能力便能产生出逻辑思维、顿悟思维、形象思维,建立人
    生果、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性格、意识等。
    (二)大脑只是对感官信号进行处理,因此所有的情感、情绪包括高兴、兴奋、喜悦、悲伤、
    恐惧、痛苦......对于大脑来说都只是一个信号,那么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这些信号来自于
    哪里,其对应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本文认为是信号来自于人的身体.因此有以下模型 i:
    现实世界的信号


    身体内部的信号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情感的定义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悲伤、
    愤怒、恐惧、爱慕、厌恶等。但是“心理反应”又是什么?汉语词典没有给出清楚地外延性
    地解释。当前,学术界关于什么事情感并没有给出一个十分统一的认识,也没有一个定性和
    定量的测量评价标准,所以对于情感的表示实际上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具体怎么表示是
    由研究的特定目的决定的【2】
    。现实中,一个人在高兴、兴奋、喜悦、悲伤、恐惧、痛苦、
    害羞等的时候,身体都会出现相对应的状况:高兴的手舞足蹈、害羞的脸红、喜悦的满脸笑
    容、
    、痛苦的哭泣、悲伤的哭泣......甚至人体内的各种激素也会有不同的变动,既然如此,排
    除掉多余的问题,我们有理由假设情感的本质是人的身体传递向大脑的信号,情感的物理本
    质就是“手舞足蹈”“脸红”“满脸笑容”......代表了人身体内部的运转状态——这就是本文
    的第二个假设。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人类身体内部器官的大部分运转都不需要大脑的意识区域来参与管
    理,任何一个人都不需要关注自己身体血液的流动,心脏的跳动,当你想要移动身体,举起
    胳膊的时候,你只要“想”到,而不需要特意的控制自己的每块骨骼和每个肌肉的运转(这
    涉及到基于神经元的信息沉淀,将在上文提到的另外一篇文章中详细讨论)
    ,因此我们有以
    下模型 ii:
    人的身体(自成
    内循环)
    发出情感信号
    大脑
    情感信号影响
    所以人的身体通过自主循环产生情感信号,不考虑大脑对人的身体的影响,那么人的身
    体本身就在“喜怒悲忧恐惧......”这些状态中不断地循环——这是本文所要强调的一个重点,
    因为这个事实是人产生意识的原因。
    3 信号产生符号——存在于人脑中“知识库”的本质和基础。
    选自<再塑生命的人>事例 2:1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
    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在她手上画。
    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
    亲,拼写给她看。2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我不过是依样画葫
    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针”
    ( PIN)、
    “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世间
    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是在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以后,我才领悟到的。
    3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洋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
    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
    样叫做“DOLL”。
    4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
    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
    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
    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
    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
    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
    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5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
    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
    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
    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
    “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3】。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这句话说
    明水字是通过触觉感官传递入大脑中的感官信号。
    “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这句话说明“清凉而奇妙
    的东西”也是通过触觉感官传递向大脑的感官信号。
    水字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语言符号,所以通过上述事例可以证明存在于人脑中的现实世
    界基本事物的概念在本质上是:符号+感官信号。
    下面将上述事例中的信息处理过程用本文提出的第一个假设来解释。
    由事例的第1、2段可知,当时的主人公对“水”还没有正确的认知,通过第3、4、
    5段叙述的学习过程,主人公才知道水是什么。
    可以合理假设:
    第一次,老师让主人公左手触摸杯子中的水(主人公同时摸到杯子和水),
    在右手,老师拼写“CUP”和“WATER”。经过本文中第一个假设提出的信号处理,在主人公
    的大脑中,将“杯中水”与“CUP”和“WATER”联结记忆。这三个信号联结记忆的意义是:
    当主人公大脑再次接收到三个信号中的任何一个信号时,会将其他两个信息也一同提取出来,
    假如收到信号“CUP”,会同时提取出“WATER”和“杯中水”——这就是事例中提到的“我
    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
    经过第5段:主人公左手流过一股清凉的水,右手是老师在拼写“WATER”,几次重复
    后,“WATER”与“清凉的水”这两个储存信号之间的连接通道被拓宽超过一个阈值,使大
    脑能够摄入信号“WATER”便提取出信号“流过手上的清凉的水”;摄入信号“流过手上的
    清凉的水”便提取出信号“WATER”。而这个过程的外在表现就是:老师在主人公手上拼写
    “WATER”
    ,
    主人公想到“流过手上的清凉的水”;主人公触摸到水,便知道它的名字叫“WATER”。
    综上所述,可以证明人类智能确实拥有本文第一假设提出的能力,并且可以在有且只有
    该能力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建立起关于现实世界基本事物的概念。
    并且对于普通人类来说,存在于大脑中的基本事物的概念是模型 iii:符号
























    模型 iii 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概念“对象”一样,符号是“对象”,各种感官
    信号就是“对象”的属性。但是由上文可知本文中提出的这种知识表示是在本文提出的第一
    假设的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交互 ,在人脑中形成的,与符号主义学派用算法和程
    序来人工编程不同。
    另外,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结论,本文第一个假设提出的能力可以从众多的现象中
    抽象出相同的元素,所以本文第一个假设提出的大脑对信号的处理能力实际上是人们通常意
    义上说的思维的“抽象”能力。
    符号主义学派在应用中的符号一般都是高度抽象的概念或者模式,下文中将证明通过本
    文中第一个假设的能力也能建立起高度抽象的概念或者模式。
    在经典物理学中,“力”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凡是涉及到物理学的地方,都有“力”
    的身影,不论是电磁力、引力、摩擦力等,现在比较前沿的量子力学,其基本处仍然是 “力”
    的概念,但是,什么是“力”呢?在中学的课本上是如下回答的: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什么是“相互作用”?我们不得而知,物理教科书上没有给出答案。那么具体来讲,拿手去
    推箱子,可以感受到阻力;提着一桶水,可以感受到重力,从此处可知“重力”“阻力”都
    只是一种触觉信号。
    数学上的 0、1、2、3、4、5、6、7、8、9 这几个符号表示十进制的最小基数。是人类
    计数的基础,那么什么是人类计数?其实,计数一般表示一个苹果,两辆汽车,三栋房子,
    四头牛„„表示了相同事物的不同存在,即可以确定,则几个数字符号也可以通过对符号的
    抽象而得到。因此模型 iii 可以变为模型 iv:高级符号
    符 符 符 符 符
    号 号 号 号 号
    将模型 iii 和模型 iv 综合,得出存在于人脑记忆区的信息单元模型 v:
    (语言)符号




















    存在于人脑中的信息不仅仅以信息单元的形式存在,不同信息单元的结合式记忆能构成
    可以处理感官信号的“软件”。事例 3:一个小学生在学校开展的防火安全意识活动中,学
    到了火灾逃生的一系列方法。从信息学角度看,
    “火灾逃生的一系列方法”只是由代表行为、
    动作和实物的感官信号组成的信息群。
    人们每天的生活在本质上就是由这些信息群/软件,对信号进行大批量的处理,而这些
    信息群/软件则可以由本文提出的第一个假设的能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与周围环
    境的交互组建而成。
    所以,经过合理推论:拥有本文提一个假设的能力,再加上合适的传感器,通过与周围
    环境的交互,建立可以与正常人类交流的知识库/符号系统。4 自然语言的理解和形象思维
    由上文可知,本文提出的第一个假设之中的信号处理方法,本质上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人
    的“抽象”能力。根据符号主义学派的观点,人们的“思考”
    “想象”其实就是信息处理的
    过程,本文也同意这种观点,而形象思维,本文认为其本质就是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信息
    都是降级到感官信号一级,然后进行处理。
    而本文认为自然语言的理解,其本质是形象思维。在人类理解自然语言的过程中,信息
    一定要降级到感官信号一级。下面是用人工编制的算法做成的机器翻译的事例 4:当把“心
    有余而力不足”的英语句子“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翻译成俄语,然后再
    翻译回来竟变成了“The wine is good but the meat is spoiled” ,即“酒是好的,肉却坏了”
    【4】

    因此本文的观点是,自然语言的理解立足于感官信号建立的世界模型,断不可能通过人们编
    写的算法达到目的。
    5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重人格
    本文认为人类的大脑只是一台“终端处理器”,因此,该处理器在处理一切信号都会“一
    视同仁”的。人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运转,所以人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向大脑发送信号。因
    此会导致对应每个事物,每个行为,都会有情感信号与之相联结记忆,即储存于人脑的每个
    信息单元中都有一个情感信号,所以模型 iii 变为以下模型 vi:
    (语言)符号




























    可以合理推论,既然每个信息单元都有情感信号,那么由信息单元组成的信息群也有组合成
    的情感信号——人们对每件事情,每个事物都会有情感与之对应,不论是中性情感,正面或
    负面情感。一个人可能会喜欢红色,讨厌绿色;喜欢在安静的环境里看书,讨厌逛街;喜欢
    做事仔仔细细而讨厌半途而废;喜欢学习物理而不喜欢英语......这是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上文可以知道“每个信息单元都有情感信号”这些储存的信号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
    交互建立的,因此经过理论上的合理推论可知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通
    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建立的,这与现实世界中的现象是高度吻合的。如果人对每一件事物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感情信号,那么这就会导致的双重/多重价值
    取向,即是双重/多重人格。即在人的大脑之中每个现实世界信号都和两个或多个情感信号
    联结记忆就是双重和多重人格。
    6 逻辑思维、意识与潜意识、顿悟思维
    符号主义学派的方法可以很好的解释逻辑思维,而且用符号主义学派的方法制造的智能
    机器也较好的实现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因此本文此处不讨论逻辑思维的本质,而是讨论如何
    实现逻辑思维。
    本文提出的将符号主义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相结合从而实现机器智能的跨越发
    展,这种观点其实早就有过。20 世纪 90 年代初,3 个不同的研究小组几乎同时提出了新型
    的智能机器人体系结构——三层结构,由反馈控制层、慎思规划层和连接二者的序列层构成。
    【5】 反馈控制层是由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制作的,慎思规划层是由符号主义学派的观点制
    作的,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以实现将高层规划的智能性和底层反应的灵活性相结合的目的。
    但是本文认为简单的将两者结合是无法实现智能的。
    在本篇论文中提出的第一假设的能力需要分布式结构的处理器来实现,在实现逻辑思维
    能力的时候遇到了与上面三个研究小组相同的问题(本文不详细讨论实现人工智能的硬件基
    础,相关内容将在与联结主义学派的结合的论文中讨论)
    ,本文认为实现信号的集中处理,
    情感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而情感的参与能够实现来自现实世界的感官信号的集中处理。
    因为人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向大脑发送情感信号,现实世界每时每刻也在向人的大脑发
    送信号,但是这两种信号有明显的区别,相对于外部世界的信号,人的身体向大脑发送的信
    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信号的变量是单值连续变化的,从另一方面来说,人的身体在一个时
    刻只能向人的大脑发送一种情感信号,即人的身体在一个时刻只能处在一个状态。因此当一
    个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连续的单值情感信号会使大脑提取与之对
    应的软件/信息群,对符合要求的信号进行处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信号采取排除的方式处理。
    具体来讲情感信号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类:正面情感信号、负面情感信号、中性情感信
    号。例如在每种语言里边都有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之分,这在本质上是与每个词对应的
    情感信号的不同。同样,对于每个行为,每件事情,情感信号也有类似的分类,这样的分类
    导致了人的大脑对“现实世界的感官信号”不同的处理:当一个人的身体处于一种情感状态
    的时候,对于不同情感信号的现实世界信号采取排除的方式处理。
    当一个人的身体处于正面情感状态的时候,这个人的大脑对于非正面情感信号的现实世
    界信号,一律采用排除的方式处理。例如当一个人悲伤的时候,对于令人发笑的事情是不予
    理睬的,即人的大脑对于摄入的与身体状态不符合的现实世界感官信号是采取排除的方式处
    理。
    (这种能力是基于神经元而存在的,即如果处理信号的硬件是神经元,那么这种能力是
    由于神经元的结构而产生的,并不是大脑特别另外添加的,所以本文没有将其作为一个能力
    来进行特殊的讨论,而将在另外一边论文中讨论。
    )
    正面/负面情感信号在现实生活还有另外一个名称:欲望。众所周知的是,欲望是人们
    生活的动力,推动人们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由于人的身体在一个时刻只能产生一个情感信
    号——每个人在一个时刻都只能拥有一个欲望所以这就导致了人的大脑只能对符合条件的
    现实世界的信号的处理。
    模型 vi 的存在使人的大脑影响人的身体运行状态成为了可能。人可以通过手、脚来改
    动外部世界的信息,人的大脑如何影响人的身体内部呢?
    事例 5:一名患有心脏病的病人正在病房里安静的看书,突然一个人闯进来,告诉他“你
    儿子在来医院的路上出车祸了”
    。结果这名病人心脏病复发,昏厥过去......事例当中的病人听到“你儿子在来医院的路上出车祸了”,其实本质上病人只是收到了一个听觉信号,但是由
    于听觉信号对应的情感信号太过“强大”
    ,影响到病人的身体运行,但是病人的身体却承受
    不了高强度的运行,最终导致病人的昏厥。这个事例说明了人的大脑处理情感信号的方法。
    这里涉及到一个情感信号的“强度比较”
    ,这种能力是基于神经元而存在的,即如果处理信
    号的硬件是神经元,那么这种能力是由于神经元的结构而产生的,并不是大脑特别另外添加
    的,所以本文没有将其作为一个能力来进行特殊的讨论,而将在另外一篇论文中讨论,但是
    本文在解释这个现象时需要用到这个概念。
    “克里克在《惊人的假说》一书中说:‘我们多数人想象的图景是,在我们大脑的某处
    有一个小矮人,他试图模仿大脑正在进行的活动’我们将其称为小矮人谬误,很多人确实拥
    有这种感觉,在一定的时候这个事实本身就需要解释。”【6】根据本文的理论,就可以解释
    这一个现象,在很多时候,我们——人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扪心自问一下,做这件事
    情到底对不对得起***(某个人)——用信息处理的过程来解释就是:将组成这件事情的每一
    个行为对应的情感信号都发送到身体内部,待情感信号有身体接收并做出反馈后,接收身体
    反馈的情感信号——如果身体反馈的情感信号是正面的信号,那么人就表现出对这件事情自
    我感觉良好,自觉问心无愧;相反如果身体反馈的情感信号是反面的信号,那么人就会表现
    出对这件事情很愧疚,觉得对不起某某人。
    综上所述,可知情感信号在人的大脑和人的身体之间传递,在人的大脑之中遵循“强度
    比较”的法则,在人的身体之中遵循的法则本文不讨论(将在另外一篇论文中讨论)
    。情感
    信号的单值连续性使得大脑只提取出符合条件的软件/信息群处理符合条件的现实世界的
    信号,处理之后的代表新现实信息的信号会引起人的身体状态的变化即情感信号的变化,
    进一步影响人的大脑处理现实信息——这就是意识。意识的存在使得人脑“集中注意力处
    理某一件事情”称为可能,而“集中注意力处理某一件事情”就是逻辑思维。
    相对于意识,还存在“潜意识”本文认为所谓的潜意识本质上是由本文提出的第一个假
    设之中“将接收到的信号与记忆区的信息进行比较,比较相同与不同,提取出相同的信息”。
    由于以下两个原因:1 人的日常生活中对信号的处理都是由“软件/信息群”大批量的处理
    感官信号;2 人的身体只处于一种运行状态,所以导致意识区域的情感信号的强度是十分强
    大的,一般的杂质信息都不会有这样的情感信号强度——这就使人可以专心致志的干某一件
    事情,但是这里有一点不能忽略,杂质信号这样被处理的:通过感官进入大脑,大脑经过本
    文第一假设提出的能力,提取出与之对应的情感信号,在将情感信号与意识区域的情感信号
    强度比较,因为没有意识区域的情感信号强度大,所以被作为杂质排除——因此可以知道,
    所有的杂质信号其实是要经过大脑镇南关本文的第一假设提出的能力的处理的,所以大脑中
    不在意识区域的,但是时刻都存在的对杂质信号的处理都可以称之为潜意识。
    相对于意识区域,人的大脑的其他区域在一丝不苟的执行者本文提出的第一个假设的能
    力。假设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位科学家在苦苦思索一个问题,在思考了很多天无结果之后,
    某一个瞬间,灵光一闪,想明白了这个问题。用意识和潜意识的模型来解释这个过程:科学
    家的意识区域在对代表这个“问题”的信息群进行不断地分解、拆分,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
    即其中的相同与不同,在很多天都没有结果之后。灵光一闪——某个杂质信号的某一段,或
    者某一部分信号被检测到与意识区域的信号相同的,那么这个杂质信号在理论上是会进入意
    识区域的——这就是顿悟思维,就如黄帝造车,鲁班造锯。鲁班因为上山砍木柴太费时费力,
    所以一直苦思新的方法来省时省力,苦思无果,想上山看看,在上山的过程中,被有锯齿的
    小草轻易地划伤,使得鲁班欣喜若狂——因为科学家在思考问题时,在意识区域主要是逻辑
    思维,即思维的问题只有一个,这使得能够进入意识区域的杂质信号往往是很关键的,起到
    将不同信息连接的作用——有锯齿的小草轻易地将鲁班的手划破,这个事件有两个信号与鲁
    班正在思考的问题相同:
    “将鲁班的手划破”与“将树木砍倒”有相同属性信号,
    “轻易”与“省时省力”有相同的属性信号。这就使得鲁班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了,顿悟思维还伴随着
    情感的变化,
    “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和“问题终于解决”对应得情感信号是不相同的,所以
    在一朝顿悟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有由忧愁、眉头紧皱转变为愉悦畅快,一吐为快的心情变化。
    所以顿悟思维是同时涉及到意识和潜意识,还包括情感变化的一种思维现象。
    7 性格、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分类、艺术的本质
    常规科学面对的对象是现象,而关于意识的研究却面对着两种不同的现象,一种是站在
    主观的立场上用内省的方法所观察到的自己头脑中的“内部现象”
    ,也就是我们都承认的意
    识存在的事实根据,另一种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用仪器观察到得他人头脑中的“内部现象”
    ,
    问题是根据什么可能认为原理上由外部现象得到的机制能够对内部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
    这是一个其他任何科学都没有碰到的问题。
    【7】因此本文提出两大假设来解释人类智能,论
    证的过程却无法采用实验数据、实验事实来论证,不得已,本文提出假设,并且不断推理,
    将推理而得的现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类的智能行为相比较,发现由本文提出的假设推理出的
    现象能解释人类大部分的智能行为,以此来反证本文提出的假设是正确的,因为在此之前还
    没有一个理论能如此全面的解释人类的行为。
    由模型 ii 可知,人的身体内部各个器官形成一个内部循环,在不断地运转,那么人的身
    体的运转状态时如何变化的,遵循什么样的法则,这在现代科学领域里边是一个空白。也许
    有的人认为现在研究的人工情感、人工心里就涉及了这方面,但是本文认为人工情感、人工
    心里研究的是情感信号与现实世界信号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情感信号在人的身体内部所遵循
    的规律。众所周知人的身体的运转的状态受“是否吃饭”的影响,受遗传因子的影响,本文
    不探究这个法则的本质是什么,但是我们需要其中的一个特点:人的身体内部的运转状态有
    相对的独立性,不受大脑意识区域的直接控制,就如同外部世界相对于人的大脑一样。每个
    人都有一个身体,这个身体在世界上,在宇宙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特性使得在同一个时
    间,同一个地点,同一个场景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感信号,不同的情感信号与相同的
    现实世界信号联结记忆就产生上文中定义的每个人独特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独特
    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独一无二的身体情感信号在一起,就是性格。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类在大脑对信号的处理看来,自然科学是大脑处理的信号完全
    是现实世界传入人脑的信号,凡是信息群/软件处理的信号当中涉及到了情感信号,那么这
    个学科一定被分在了社会科学里边。
    人类当中艺术的存在证实了本文提出的模型 vi 确实存在于人脑中,音乐、舞蹈、歌唱、
    字画在本质上都是外部世界的感官信号:听觉信号、视觉信号、触觉信号......组成的信息群,
    由于存在人脑中的模型 vi,所以现实世界信号的变化能影响人脑情感信号的,进而影响人的
    身体的运转状态。所以,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通过现实世界事物的信号来调节人体内部器
    官的运转状态。
    7 结论
    本文用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实现了符号主义学派观点中“知识库”的建立,这个过程模
    拟了婴儿从生下来没有智能行为,通过学习和生活变成了长大成人后拥有智能行为这个过程。
    具有实际意义的是,本文提出的理论很好的揭示了“情感”、
    “智能”

    “意识”这几个概念的
    本质和联系,诠释了这几个概念的物理本质,并延伸解释了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顿悟思维
    等许多概念的本质和联系。这对进一步研究人类智能具有促进和指导作用。参考文献
    [1]金聪 郭京蕾编著.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金学成. 基于语音信号的情感识别研究 中国知网. http://www.cnki.net/.2007(4)
    [3]Helen Keller The Story of my life by Helen Keller www.Inspiring-Quotes-and-Stories.com
    [4] 金聪 郭京蕾编著.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5] 刘海波 顾国昌 张国印:智能机器人体系结构分类研究()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03(12)
    [6] [7]赵南元 意识的机器实现及相关问题 中国知网. http://www.cnki.net/.2007(4)

相关文章

  • 智能的本质

    摘要 :人类在刚生下来是没有智能行为的,而在通过学习和生活之后,能够拥有智能行为,所以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认为人类...

  • 人工智能的本质与思维过程

    人工智能的本质与思维过程 姓名:高浪 【嵌牛导读】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而这种模拟一般又...

  • 生物智能本质

    生物智能在许多方面优于今天的机器智能,我们尚未发现生物智能的基础原理。 有人说AI不能取代某些人类的工作,尤其是创...

  • 对人工智能的一些不成熟思考

    第一,计算的本质与智能的本质。 《类脑智能研究的回顾和展望》指出,现有人工智能系统通用性较差与其计算理论基础和系统...

  • 《AI·未来》---3、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人性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算法,而人类的任何算法都有偏见与傲慢,所以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人性。 很少有人能有李开复老师那样经历...

  • 人工智能的本质

    文|邓湘科 这一波的人工智能热潮是因为Deep Learning带来的。之前这个领域叫数字神经网络,尝试模拟人脑神...

  • 智能化的本质

    智能化的本质 用户的休闲时间是智能化的创造主体。 比如,用户使用谷歌搜索罗永浩,会出现一堆结果,用户会告诉谷歌的软...

  • 智能化的本质

    智能化的本质 用户的休闲时间是智能化的创造主体。 比如,用户使用谷歌搜索罗永浩,会出现一堆结果,用户会告诉谷歌的软...

  • 智能的本质是递归

    刘逸川(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智能和智能影响的对象都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智能是宇宙自我改变的一种因素。智能和其他事...

  • 走近区块链‖12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 1.本质 从本质上而言,智能合约是一种直接控制数字资产的计算机程序。通过在区块链上写入类似if-then...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智能的本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ui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