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边走边想
纸质书和电子书是否会“派别化”

纸质书和电子书是否会“派别化”

作者: 李瘦城 | 来源:发表于2016-07-11 21:38 被阅读78次
    图片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前几天回家收拾行李,带了11本厚薄不一(最薄的是《稻和盛夫阿米巴经营》,最厚的是《中国哲学简史》)的书,和一台Kindle。有的朋友不理解,过来问我说:拿着电子书不就够了吗?

    我哑然。

    其实我想说,好多书都是在电子书之前买的,再从商店里花钱下载的话就太烧包了。而且许多电子书也不见得便宜(比如《梵高传》)。

    当然,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大家似乎总喜欢在纸质书与电子书的题目里做选择题和判断题,而不是做论述题。人们在评判二者时,更容易下一个简单粗暴的定论:电子书好,方便,便宜;或者是纸质书好,纸书读起来更有感觉。当然,这并没有形成任何争论。没有将纸质书与电子书的用户群体派别化,是这道题里最值得庆幸的一个条件。

    最近几年,常常有一件小东西,一夜之间就派别化了。比如你前一天晚上吃了五仁月饼,第二天早晨醒来忽然发现五仁月饼变成了罪恶的存在;再或者你早上吃了一碗咸豆腐脑,下午忽然有一群甜豆腐脑党追着要打你。我不希望有一天早上出门,被一群人堵在门口,要我交书不杀。为了保命,我掏出了纸质书和电子书,问道:你们是哪一派的?

    派别之争总是带着偏见与傲慢,耗尽人与人之间最后一层信任的窗户纸。但是纸质书和电子书之间的这层窗户纸,是不会被捅破的。道理很简单:读书人怎么会捅窗户纸呢?那是流氓才干的事。当然,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客观条件,阻止了两个阅读群体之间的针锋相对。

    因为,电子书的阅读群体,本身也是纸质书的阅读群体。我身边使用Kindle的朋友,包括我,在当当“暑价大促”的时候,依旧动辄上百元地购买纸质书。另外,送礼物的时候,也是买纸质书送人,不但要在里面插一封亲笔信,还要把带价签的护封扔掉。我从没看见有人追姑娘的时候,说要送书,然后从亚马逊商店里给人家下载一本的。一来,这种行为在姑娘看起来比较廉价;二来,说不定人家姑娘不用电子书呢?另外,再举一个与我们生活比较贴近的例子:你可能用电子书看小说,但你一定用课本复习期末考试。

    这些例子都说明,纸质书的读者可能不是电子书的读者,但电子书的读者一定也是纸质书的读者。而且,随着电子书的使用群体扩大,这种差别在逐渐缩小。所牵扯到派别问题,其实更多意义上,是涉及到纸书与电书阅读比例的问题。在电子碎片阅读时代里,很少有纯粹的纸书读者,或者纯粹的电书读者。他们总是在权衡二者的利弊,试图找到一把调和矛盾的汤匙。所以,根据纸书和电书阅读比例的大小,我暂时将两类群体分为纸书倾向电书倾向

    电子书相较于纸质书,最大的优势在于廉价与便携。廉价就不说了:20本纸质书的钱就能买一台入门级的电子书,5本电子书的钱才能买一本纸质书,甚至还有免费。廉价的魅力想必大家都领教过,所以这次我重点讲一下便携。可能大多数纸书倾向的读者所理解的便携,是真的仅限于携带的方便:这当然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硬性优势,同时它也是核心优点的基础。对于电书倾向来说,它更深层次的优点在于:为快速化系统学习提供了可能。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最近在学习营销方面的知识,那么你可以下载数本营销方面的书籍,随身携带,随时阅读。但随身携带两本以上的纸质书,可能就不是那么靠谱了。快节奏的生活里,电书倾向是主动或被动适应忙碌的代表群体。

    但即便再忙碌的生活,也很难让我们同纸质书断绝手足关系。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要深度学习某项技能,那么你一定会选择纸质书。纸书倾向的人大多明白,或隐约明白:纸质书为深度学习提供了可靠途径。因为纸质书在允许你长时间停留在某一页的同时,也允许你在跨度较大的页码之间来回翻阅。此外,纸质书还允许你随时做各种不同的标记,甚至另附标签,随时快速地记录自己当时的某个想法。虽然电子书也一直在努力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短处,但这需要长时间的服务研究与高端的技术支持。

    其实,简单总结来说,电子书提供快速阅读渠道,纸质书提供深度学习途径。二者互不矛盾,互相补充。而在这个时代里,无论是知识面极广的学者,还是某一领域深度钻研的专家,都是值得尊重的人。这两类人,纠结于文人的清高,一般不会掐起来。所以,纸质书与电子书之间,也很难形成派别之争。当然,如果文人之间掐起来,那就更好玩了:也许需要吃一碗转基因大米冷静冷静。不说了,我接着去看崔永元和方舟子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纸质书和电子书是否会“派别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uj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