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大学生活心理
“愿原力与你同在”

“愿原力与你同在”

作者: 67e0c8293c73 | 来源:发表于2017-10-26 16:40 被阅读155次

文|Z老师

(知识快递II——《教育心理学》7号)

《星球大战》电影海报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原力与你同在)。这是《星球大战》系列作品中的经典台词。原力是绝地武士和西斯两方追求和依靠的关键所在,也是一种超自然的而又无处不在的神秘力量,是所有生物创造的一个能量场。

无论是“上帝之手”,还是“永动机”,“能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从靠双手钻木取火,到煤炭、石油、天然气,再到风力、水力、太阳能,后来还挖掘出原子核中的可怕能量……我们对能源开发的一切努力,无外乎是想用最小的消耗,实现最大的产出。

我们不仅需要物质资源,在人类活动中,譬如知识、情感、信仰、思维方式,我们也需要这些精神资源为我们提供能量。从“原力”说开去。我偶尔会听到学生们聊天说“我好讨厌学习”,“我好累,我不爱学习”诸如此类的小心思。想来,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状态。其实直到今天,我也不敢说自己是一个真正爱学习的人。很多有用却不怎么有趣的知识,我也只能是硬着头皮死磕,只不过不太好意思总把“好累”“讨厌学习”挂在嘴上。

所以,老师问成绩不好的同学:“为什么不努力学习?”原因很简单——没动力啊!

本质上,“没动力啊”涉及到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学习动机。学术定义它是激发并维持学习活动,而且使之奔向一定目标的动力倾向。其实我们可以概括为:谁拥有了学习动机,谁就掌握了学习的“原力”。

桑代克那群“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者最开始研究这种“原力”,可是当时他们认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某种报偿,只有采取如奖赏、评分、竞赛等外部手段,才能激发学习动机。

虽然我们有时学习确实是为了通过某项考试,或拿到某个资格证,抑或为了金钱奖励。但不能否认,学习的动力并不完全来自外部。小时候考第一名,也许是压岁钱奖励的鞭策,而长大后乃至成年后,求知,就变成了“奔个好前途”或提高个人修养和能力水平。“联结主义者”否定了学习行为的自觉和主动强化性。

人类行为发展并不都是被迫的。从走出大森林的那一刻起,人类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就注定要把自己锻造为“万物灵长”。远比普通动物丰富的需求,让人类不断开拓文明。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需求分成五种,它们由低到高排列出层次应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外部环境稳定富足,也就是没有大规模疾病、战乱、严重灾害等发生,我们的成长过程,其实也基本按照这个顺序,逐步实现了自身人格的完整,而且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能很明显体现出来。

前四种属于人的基本需求,食物、安全、被人喜爱这些东西我们自身并不能直接产生,所以,它们也是一种“缺失性需要”。有趣的是,它们一旦被满足,我们也就在一定时间内不再需要了。就算你是个超级吃货,你也不能连续8个小时不停地吃。最特殊的是最高层次那一个:自我实现需求。它发乎我们自身,是一种“成长性需要”,它永不满足。

理解了这一点,五种需求构成的这个棱锥体,就是一个“能量块”。放入头脑中,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自我实现需求就会给学习带来源源不竭的动力。

“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这句话常被刻在校园景观石上。周总理少年时的志向激励了自己,也激励了一代代成长起来的中国人。“为中华崛起”,这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期待,成了很多人的学习目的,也是促进他们勤恳奋进的动力。根据认知主义者阿特金森的理论,学习动机来源于期望、需要和诱因。那么“发奋读书”是“成就需要”;“我来实现中华崛起”是“成就期望”;“中华崛起实现后我会感到很有成就、很满足”是“诱因”。

励志容易,坚持下去却不简单。在追求成功时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力求成功的倾向。这样的人常常敢于冒险,敢于挑战别人把握不那么大的事,他们属于“高成就动机者”。孔子的大徒弟子路,就是这样的人。他们被看作勇敢者,即使失败了,他们多会从“自身努力不够”找原因,然后继续坚持,在做抉择时,常会选成功概率只有百分之五十的任务。

相比之下,另一种倾向就是“避免失败的倾向”。许多年轻的创业者是这样的类型。这类人步步为营,谨小慎微,真真是三思而后行,选择任务时尽量“不给自己出难题”,失败了会认为“天命如此”或自己能力不行。他们也有可能选择超级难的任务,因为这样,失败了就有足够的借口可以挽回面子。

原力?原因?

心理学家维纳的观点有点新意: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前进,影响期望和情感,成为学习动机。并发现,人常把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他把这叫作“归因理论”并又将其分为三个维度:稳定性、内在性、可控性。如下图:

成败归因理论总结表格

比如我班小水同学,在高考第一次模拟中考出580分,在《成绩总结》中,小水写道:

“这次成绩很理想,自己的基础一直不错,解题快速准确(能力);第一轮复习自己全力投入,解决掉了很多过去遗留的问题,每晚都复习到深夜,在半年多的复习中,自己已经明显感觉到能力的提升(努力程度);此外,物理题有两道正好是考试前一晚刚复习过的,运气不错。(运气)

在小水的叙述中,“能力”对应在成败归因理论中,属于稳定的内在的不可控的因素;“努力程度”属于不稳定的内在的可控的因素;而“运气”则属于不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的因素。这次考试成绩的以上归因,会影响她后续的期望和行为,成为学习动机。

“自信”是一种“原力”吗?

信心是一个好东西,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就像“脑子”一样。我一直认为:自信不是别人给的,是在一次次努力并成功的过程中,自己获得的。越努力,水平越高,成绩越好,就越自信,然后也就更愿意继续努力,形成良性循环。我也常常把这个观念灌输给我的学生。

自信并不是押赌注,其实在生活中,人们脑子里的自信,不是对结果的一种期待,而是对自己能力的推测与判断。曾提出“观察榜样的力量”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者班杜拉,他把这种状态叫作“自我效能感”。当人对自己能力具有高度自信时,他就更有可能去从事这一活动,并且很有可能成功。

通过这些人的观点,我们还能够理解,学习动机会受到许多元素的影响,譬如年龄、家庭、榜样、自身需要等等。那么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适当控制任务难度,进行归因训练,合理奖惩,妥善处理竞争,就会为动力之火再填一把薪柴。


很多事情在行动之前,我们排兵布阵,仔细谋篇布局;但当行动开始后,只有一件事能保证结果的实现,那就是持久的动力。抛开幻想故事,“原力”也许并不缥缈,它就是我们身体力行的燃料,也是我们认知世界,开天辟地的动力。

愿原力与每个终身学习者同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愿原力与你同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uk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