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花文学奖散文读书笔记(十六)

百花文学奖散文读书笔记(十六)

作者: 路人甲_9342 | 来源:发表于2022-11-21 07:14 被阅读0次

        王选《堡子:土夯的骨肉》可作三个层次读,一是传说中的堡子,躲土匪,扛长工的大曾祖父没来得及躲,被土匪在脖子上砍了一马刀;二是抬神像祈雨,跟着队伍去了一回,也没看到碑下的白蟒蛇;三是二十年后试图再次走进堡子,但终究没有抵达。最后是感慨,“它和我们一样,来自黄土,在这阳世,用土夯的骨头走一遭,最后长眠于黄土,成为黄土。只是比我们走得缓慢罢了。”

浓郁的西北风,加上传奇色彩,成为这篇散文的主色调。外一篇《唯有草木不会背弃故土》有自省,有反思,有浓厚抒情色彩和诗味。麦村的草木,“正如我等草民,湮没于茫茫黄土高原之中,寂寂无名,穷其一生”;父亲当年种下的洋槐,“它和我一样,饱经风雨,活出了岁月该有的粗糙、疲惫、无助”;那棵洋槐,“当它真正在泥土里扎稳脚根,能栓住一头牛时,牛,已经不知去向了。它留着空荡荡的腰身,等不来一根缰绳”。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学群《稻子和吃稻子的人》不是赞美诗,而是反思录。“萤火虫打着灯笼,找不到回家的路”,“它们历经旱涝之灾,熬过病害虫害,一些种类吞下化肥之后,又忍受农药之苦”,“杂交过的稻子,没有再生能力”,“种子的记忆从此就是空白”。我们被现代化裹挟着不断向前,已经无暇停下来整理自己的行囊了。

        陈元武《大地》可作四部曲读,第一部是“城市化之殇”,蓝天仿佛被尘霾吸走了魂魄,鸽子的翅膀已经失去了长途飞翔的耐力,城市土地的固化和坚硬使得雨水再也无法回到大地,汽车在积水中像落水的甲虫一样挣扎着;第二部是“眺望荷兰”,反思我们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应该向西方借鉴些什么;第三部是“节令和农事诗”,写了酿酒,写了伯劳,还有其他物候;第四部是“安魂曲”,写父亲的死,写藏族的葬礼。布罗茨基的一首诗被分成三节,成了四部曲的主旋律。

        赵瑜《一碗乡愁》读过,不再赘述。

        孙一圣《少年记》有点像是在说梦,又像是在说别人的事,少年的眼光,少年的心理,少年的思维方式。能看懂,但还是不习惯。总之,这一家人过得很不容易,也很不如意。

        冯杰《北中原记事》有《世说新语》笔法,那位乡村现实主义里的抒情诗人冯筝又像是《儒林外史》里走出来的人。痴是他的名片,酸是他的个性,穷是他的宿命,折腾是他的日常生活,自费出诗集,还有一个唠叨的妻子,他的结局当然是早逝。这一节结尾是这样写的:“满树樱桃,两只伯劳在偷吃,诗人一来,便像两个句子一样惊飞了。”

        刘诚龙《绝交的典范》说的是嵇康与山涛旧案,但并不人云亦云,一篇绝交文,成全了嵇康的气节,也成全了山涛的胸襟。何以见得,这从广陵散后嵇康托孤于山涛即可知,而山涛也不负重托,恁是将其子嵇绍抚养长大培养成材。类杂文,文言、大白话、网络语,张口就来。荤的素的雅的俗的,信口开河,一无禁忌。写得痛快,读得也痛快。

        百花文学奖散文四大本,从2013年到2020年四届获奖散文和入围散文计92篇(组)至此全部读完。

(2022.11.2.7:22~11.3.9:37.初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花文学奖散文读书笔记(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wi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