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拆掉思维里的墙》有感

阅读《拆掉思维里的墙》有感

作者: 何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6-05-24 20:34 被阅读0次

    ISBN:9787806638866

    作者:古典

    第一章:安全感

    文章开始的关于购房的观点让人触目惊心。作者还为大家算了一笔账,过早的购房者,等于放弃了3倍于初的薪水职位,及每年的智力投资,人脉机会等。而得到的呢,却只是内心的“安全感”。

    且不说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作者想要表达的idea才是重点:缺乏安全感才会执著于“索取”和“控制”。

    患得患失是每个人的正常心态,我觉得我自己也是。还记得就在一两年前,我还安于写代码和制作自己熟悉的Erp系统,没能尝试去跨出自己的安全区。没啥大的探索,但也安身立命。

    但现在呢,不断有挑战,有进步,我已经不满足于所谓的“安全感”了。

    第一章结尾很让我触动,安全感不是从别人身上拿到什么,而是内心深处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支持别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当受伤,混乱,痛苦的时候,尝试去治愈别人,才能真正获得安全感。

    第二章:有趣

    本章开篇用分析interesting词根的形式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兴趣:以最高级的形式,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之中去。 est,ing,inter-->interesting

    很有新意。而我觉得,兴趣是可以带来快乐的。

    而快乐是促进我们做各种事情的基本动力。

    快乐,是能满足的欲望。而投入和专注,产生了快乐(高效学习者能长时间 投入学习的过程,正是不断在分泌多巴胺的过程),让我们变的有趣。

    在我们走向有趣的这条道路上,首先是向往有趣,不断地去感受有趣的事物,然后呢,尝试做那些有趣之事,慢慢地,我们自己也也变成了有趣之人,并且,能让他人觉得我们的有趣。

    认识黄老师的人都知道,他爱笑。在他的部门里,我们始终是很开心的。虽然有时候,工作上有困难,而且时间总不够用。但大家始终开心。为什么?因为我们投入,专注,做爱做的事。渐渐地,大家都更积极,并且互相影响。

    成为有趣之人,让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会写在脸上,并感染身边的人。

    第三章: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应该是心理学里的一个专有名词。百度了一下,惊喜地发现,原来心智模式,就是一种“思维定势”。

    仔细想想,也的确如此,因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需要一个固有模式去解构,这也符合人的认知方式。

    心智模式无褒贬之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能有效指导我们行动的,就是好的。

    而它一旦与认知事物发展的情况不符,就会使自己美好的设想无法实现,这是不好的。

    本章之中,提到了很多关于心智模式的来源,特点,作用,对我来说并不新鲜。无非是我们认知这个世界时的一种模式,这个是必然存在的。无模式,不成长。

    但是文章中有一句话很关键,外界变化了,内心的心智模式就要改变。它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化的,人的认知模式一旦固化,创造力会相应减少。

    我始终相信,世界是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想要一成不变,并且安于守成,这种观念已经太落伍了。觉察改变,接受改变,不断调整自身,这才好玩有意思嘛~

    第四章:成功学

    成功学不能学,这个道理我早就明白啦。本章中首先点出了成功是极小的概率事件,然后又质疑了大多数成功故事的真实性。

    成功为什么概率小?说句粗俗的话,如果它概率大了,人人都能成功,那还要成功干嘛?成功这个概念本身,将失去意义。因为,世人定义成功时,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成功,是建立在大多数人的不成功之上的。成,达成;功,功名利禄。拔尖的人才能成功,这个概念,是用来比较的。

    回归到成功的哲学意义,我觉得也应该像第二章解析“快乐”一词一样,用英语词根来分析。刚想着这个呢,结果作者果然也提到了,那就不用我自己去查了。success,suc=“靠近”,cess=“走”。成功的意义是越走越近。这也是个相对的概念,但比之前者,更具积极意义(这只是从字面意义解释,并非说中文的成功就比success不积极,因为儒家里提倡成功,但也提倡要成功得先做人)。

    ——何谓走的更近?

    ——离自己的目标更近。

    ——但目标达成了,怎么办?或者说路总有一天会走到头,那该如何?

    ——傻啊你,换个更大的目标,找条更远的路走,不就行了吗?

    哈哈,自我对话一下。成功,是需要不断挑战自我的。

    古典说,真正的人生目标,不应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而我觉得,不改变的目标,是个始终无法达成的目标。虽然无法达成,但理想国的存在,绝对有其必要。这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价值标准,不变的初衷,善良的本性,永远的少年......

    如果要挑战自我,那么我的目标,会逐渐的增高,改变,它会为外界环境的变迁而改变,但真正掌控它的,还是那个我。

    最后一点,成功不能复制。当年乔帮主备受推崇的时候,很多地方都在搞乔布斯训练营,想要复制、模式化生产一个个乔布斯出来。可笑可叹。就算使用基因复制,克隆出一个个乔布斯出来,帮主的灵魂,你又如何复制呢?我们不应去复制名人的成功,而是去观察名人在成名前,到底经历了什么。

    第五章:谈事业

    这一章开始有些触动我了。

    尝试总是冒险的,而不尝试,是最大的冒险。——想起一句歌词,“多少人活着,却困在原地”。

    兴趣的三境界,从好奇,到得到快乐,到找到自己的价值。——爱做的事,必然是让自己感觉良好的。

    年轻的时候多尝试,慢慢找到自己的兴趣,最后专注于投资其中一个。——我荒废的时间太多,年轻不再,兴趣为何?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后悔”与“错过”。——我就是错过,也不后悔。

    揭穿职业的装饰,不递简历也求职。——值得一试。

    不做完美的规划。——计划赶不上变化,有了计划不一定是万无一失,但没有计划是对自己不负责。

    道不易,法简易,术常易。——用我们心中的道(价值观),来指导我们做事的法(态度,方法),并随着时势变化那些术(方式)。万法不变,大道至简。心中有世界,未来看得见。

    手里拿着水杯,下一步该做什么。——做该做的事。

    尽早放弃不该做的事。——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有得。

    沉没成本效应。——为太阳哭泣,也将失去群星。

    漂泊者和航行者。——两者相较,能力都出众,前者只缺一个目标。

    啊啊啊,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也许的确是缺少什么,就会关注什么。在事业的道路上,我走的并不顺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那些曾经的经历,那些你遇到的人,你遇到的事,你做的选择,你去过的地方,慢慢成就了你这个人。

    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未来也不要太过于期待。2015年年末的时候,我已经这样总结了。那么今年要做的,就是再好好确定一下自己心中的问题:我的职业道路,到底该怎么走。经历了那么多,我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我现在的这些学习,究竟是为了成就怎样的我?

    第六章:自我掌控

    我的按钮在我手中。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境、感受。未来我看的不远,但是我知道我该向那个方向看。

    我能控制别人吗?也许能,但是怎样去控制,是通过先控制好自己来影响他人呢,还是直接通过各种手段来控制?

    关于不公平。

    受害者和掌控者,前者一时爽,发泄地很痛快,但长久来说,习惯了宣泄和抱怨,就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后者总是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并且要丢面子,但是赢得了自己的掌控。很巧,我身边就有一个总是在“受害者”模式中的同事,口头禅是“好累啊”、“宝宝心里苦啊”之类的。我们都想帮助她,有时鼓励,有时刺激,有时分享,但是碍于面子,一直没当面点破她是“受害者”。这种情况,还是让当事人自己觉醒的比较好吧。

    我的朋友圈里呢,也有几个爱抱怨的愤青,他们转发最快的就是那些负面新闻,社会不公,国家不兴,国外的月亮圆......其中一个来问我,何老师,我想跳槽,我去了好多家公司,感觉都不行啊。为什么呢?因为有的待遇低,他看不上;有的面试官给他感觉差,他担心人家管理混乱。去创业公司么,怕人家倒闭。去大公司呢,没啥意思。我告诉他,人在什么阶段,去哪里就职,都是有讲究的,今天你看不上人家,可能人家也看不上你。与其东挑西拣浪费时间,不如先就直接去一家就职,走走看看。年轻就是资本,将来有的好挑嘛~

    弱者心态,受害者模式,总是存在于每个人周围。强者当自控,强者当自省。

    世界当然是不公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世界为什么要公平?因为有了人,是人想要公平而非世界。

    但不公平不是我们用来怨天尤人的理由。有时间抱怨,不如做好你自己。

    从后知后觉,到当知当觉,然后先知先觉,不知不觉。我在哪个阶段?我自认为是第四。

    第七章:幸福

    为什么说幸福是一种转化力?拿什么来转换?怎么来转换?古典的故事,强调了要将他人的强加给你的幸福,转化为自己的幸福。爱自己,做自己,寻求属于自己的目标、成就、幸福。

    打着爱的旗号,来试图设计你的生命的人,可能是没看到你与他们的不同。

    坚持走自己的路,让自己快乐和幸福起来,并让他们看到。相信最终爱你的人也会支持你,为你而快乐的的。

    每个人心中有两个自我

    社会的我    VS    自我的我

    外界需求,挣钱养家    VS    内心需要,持家 

    手,获得食物    VS    胃,消化食物,传化为营养

    外表    VS    心灵

    社会系统——习惯于他人比较来得到快乐

    投入到工作职业,生活中去获得物质收入。提供给自我系统。

    自我系统——进行内心对话,自我感知,来获得内心的幸福。

    如果只关注外在,物质,则内心将逐步枯萎。但只关注内在,也会走火入魔,陷入自我的陷阱。

    看完这章,我去下载了《幸福之路》,与《乌合之众》一般,思想体系庞大,有些言语之间因年代的久隔而使人理解困难,但深入读下去之后逐渐由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八章:尝试

    此章看起来异常的顺畅,因为就是在讲拖延。而看完了《拖延心理学》《终结拖延症》《LHL》《自控力》,我早就对它非常熟悉了。

    “等死模式”的概念,也是切中了拖延症的一大弊病。当一个人等了很长时间之后,就越不会再开始行动了。越等,越不想等。拖着拖着就自认为已经完成了。所以,我们要先做困难的事。Eat your frog first。而且,事事都要有个deadline,让你的panic monster跳出来赶走那个讨厌的猴子吧。

    说的耸人听闻一些,每个人的终点,都是坟墓。所以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

    “我们真正的痛苦源自始终拖延带来的焦虑,以及负罪感,悔恨的感觉”说的没错,拖延会造成这些,而这些又会使人下意识地寻求心理补偿,放纵自己,而再进一步拖延。所以要尽早开始,就算开始的不好,也不一定会没有一个好结果。

    还有一点,对于尝试,还要克服自己的冲动。第五章中提到过喜好是用心判断,而非逻辑。这里呢,因为心和情绪时常会有波动,冲动,一时的热情,所以还是要理智地用自己逻辑来判断哪些是冲动,哪些是真的想要。对真切需要的,才予以尝试,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和情感浪费。

    第九章:成长

    关于价值和价格的阐述,我也十分赞同:价格来自于社会、市场,价值来自于认知;价格是外在表现,价值是内心准则;价格一维,价值多维;价格世俗,价值崇高。

    我们无法逃脱用价格来判断价值,这也许是文明社会的一个触发器,触发我们内心的惯式:价格高的就是有价值的。但是往往在我们判断并且评定某件事物时,我们就暴露了自己内心的尺度,甚至是我们的价值观。所以,与他人谈论一个事物的价值时,也许这个话题本身并没有建设性的意义,因为我们无从判断对方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庸俗而附庸风雅呢,还是为了占领道德制高点而刻意粉饰自我。要看他人怎么说,更要看他们怎么做。

    刚才那点扯远了,不过我确实是那样想的(还是废话)。接下来的心得分了几次写的,比较零散;而且问句的形式偏多,也显得我心中的没有答案:

    在普通职位上活出生命的意义。——或许对广大普通职位者是一句很好的鸡汤,可却是对管理和领导者的一记重锤。让更精彩的花朵绽放到更高处,应该是种花者的职责所在啊。

    一旦开始用金钱代表成就,用价格来代表爱情,生活的幸福被自已毁灭也是理所应当。——人类总有一种崇尚金钱至上的风俗,而人群中普遍的价值观又是拜金和崇洋,这在哪个时期都有或多或少的显现。所以,若有人就是愿意用毁灭爱情与幸福来换取金钱和价格,我们又有何可说呢?批判他人的金钱主义,难道你自己就能离开金钱而活了吗?幸福的根本到底是什么,内心的平静到底在哪儿,我想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也有可能还是我自认为自己知道。也许,这些问题始终都值得我们推敲。

    一个人缺什么就会晒什么。——那也要看是什么人,哈哈。

    伟大的口是心非原则,越强调价格,内心往往缺失对这件事的价值。——这种他人的肤浅,也许我们都能轻易看破;可我们自己的肤浅,又在什么时候被看破呢?我在强调自己获得了成功时,取得进展时,是不是同时在失去它呢?

    喜欢什么,是用心判断,而不是逻辑——其实心和逻辑,都是头脑的产物,情绪、思维、意识、态度,到最后无非都是化学分子式。我该用情绪还是逻辑来控制自己,达到自己内心的平和,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情境下,可能都不同。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种切换的本领还是需要修炼的。

    生命是一个三脚架,分别是自我、事业、家庭。——这个比喻并不陌生,但联想到后面“不平的地面”,那三条腿必定不是等长的。我们无法完全等分三个支脚的长度,因为现实,也就是地面,它不可能完全水平。某些地面崎岖,某些地面有坑,某些地面巨石林立,某些地面山丘起伏......也许我需要一段很长的“自我”,才可确保,就在我的面前,生命三脚架不倾覆。这完全是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来决定的。

    生命如何有意义?要扩大半径,要底部不空。爱是满溢出来的,而不是给出来的——要有爱,要爱自己。

    婚前两年,孩子0-3岁,14-18岁,父母70岁后,要减少工作。——对家人是交代,对自己是一辈子心灵的安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爱,永不可缺,也不可补。一旦缺之,当缺憾终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拆掉思维里的墙》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wz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