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秋战国之韩国的兴与衰

春秋战国之韩国的兴与衰

作者: 贤谈时刻 | 来源:发表于2020-02-12 13:29 被阅读0次

    首先说一说韩国的由来。

    韩国的诞生,有三个非常关键的人物:

    韩万--韩武子

    韩厥--韩献子

    韩虎--韩康子

    韩万可谓是韩国的先祖。他是曲沃桓叔小老婆的儿子,在曲沃代冀时期做出不少贡献,所以在曲沃武公即位后,把韩原的这个地方封给了韩万,自此韩氏在这片土地上开始繁衍生息。

    过了几代人,在韩厥的时代,韩氏家族正式走进了重要的历史舞台。其实在韩厥年幼的时候,他父亲曾经辅助过晋惠公,但晋文公继位后,因为得不到晋文公的重用,同时因为父亲早丧,所以家道开始中衰。

    幸好此时赵氏的赵衰把他接纳过来当家臣,而进行抚养,不然就不会有后来的韩国了。所以韩厥自始自终对赵氏是非常感恩的,在发生了下宫之难的《赵氏孤儿》事件后,在韩厥的帮助下,赵氏才得以复族。

    韩厥真正被重用,得益于晋国和齐国在鞌之战中,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死追齐顷公而立下的功绩。

    当时齐国是要讨伐鲁国、卫国,晋国的郤克(“郤”读Xi-4)为了雪耻,所以主张要援助鲁国卫国,才有这场鞌之战。

    虽然韩厥没有把真的齐顷公擒拿住,但却得到了中央的认可,自此正式进入了卿大夫士族。

    直到传位到韩虎(韩康子)时期,在晋阳之战中,韩氏和魏氏临阵倒戈,联合赵氏,一起把智氏灭掉以后,三晋的局面正式形成,形成了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局面。韩国也由此转身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韩国作为七雄之一,在历史上也存活了一百多年,可是在秦始皇开始走统一六国的路线时,仅仅用不到5年的时间就灭了韩国,而且在史记里描述灭韩的文字也就几十个,如此轻而易举,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韩国被灭的现实?

    在这里总结了三个原因。

    其一,变法变得不够彻底。

    在韩国出过两名重要的思想家,分别是申不害和韩非子。韩非子是韩国贵族出生,是法家的集大成者,能力上也远比申不害优秀,可惜的是韩非子出生在已经无法力挽狂澜的晚韩时代,所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申不害并非本国人,从低官做起。在一次魏国讨伐韩国已经兵临城下的时候,所有谋臣都没有办法。此时申不害向韩昭侯献了一计,让他拿着宝贝去拜见魏王以示弱,魏王大悦,于是魏国退兵从而免除刀兵之祸。从此得到了重视,但还未重用。

    而真正得到重用的关键时间点,就是在桂陵之战,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当时魏国任用庞涓攻打赵国,赵国向齐、韩求救。韩昭侯拿不定主意,就问申不害。申不害很聪明,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怂恿了另外两个人向韩昭侯提意见,并从中观察韩昭侯的神情变化,摸透他的想法,然后提出连齐伐魏,韩昭侯大悦。

    虽然马陵之战的主角是齐国,韩国没出一兵一卒彻彻底底的打了回酱油,可是申不害依然得到了韩昭侯的信任,从此升为了相国,并在相国期间,韩国开始了变法之路。

    申不害变法,和商鞅变法可以说是同一时期,可是两者的变法有着本质性上的不同,从而导致两个国家命运的不同。

    法家思想有三派,分别是:法、术、势。商鞅变法重的是法,这个往后再讲。而申不害重的是术,那这一种术又怎么去理解?

    其实像刚刚围魏救赵的故事中,申不害怂恿另外两人的这种操作,其本身就是一种术的表现了,为了好理解,再列举两个例子。

    第一件是韩昭侯的禾苗事件。

    韩昭侯派人到外地出差,回来之后就问他:“你在路上都看到了什么?”出差人就说:“我看到南门有牛吃禾苗。”于是韩昭侯就命令这个人不能把今天的话说出去。

    于是,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就下了一道命令,在禾苗生长期内,严禁牛羊毁坏。可是下面的人不以为然,依然有牛在吃。于是又下了一道命令,看到牛吃禾苗的要上报。可是在汇报中,并没有人提到南门有牛吃禾苗。

    于是叫他们再查,结果果然发现南门有牛在吃禾苗。这回手下都惊呆了,但这造成什么影响?

    从此官员们都不敢懈怠了,针对大王的命令不敢在阳奉阴违了,因为大家都感觉到韩昭侯是个很厉害的人,明察秋毫,谁还敢偷懒?

    由此,这一种套路就是一种“术”,对韩国的行政效率的确提高了不少。

    第二件事是浴缸事件。

    有一天韩昭侯去洗澡,发现他自己的浴缸里有瓦砾。他很聪明,没有叫人来,而是照样的把澡洗完,然后问身边的人:“我想替换洗澡的主管,大家推荐一个。”于是身边的内官就推荐了另一个人,韩昭侯马上召见。

    召见时,那个人还没说话,韩昭侯就怒吼到:“你为什么要在我的浴缸里放瓦砾?”那个人吓得直哆嗦,以为大王什么都知道了,于是就供认不讳了。

    从以上的这两件事中我们可以发现申不害的变法对韩昭侯的影响。申不害重术的变法,其核心的本质是通过一些小手段,来突出自己的牛逼,旨在于用这一种权术,来让君王学会如何驾驭群臣,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反观商鞅变法,其变法的根本是法,用严明的法律来推进农耕和强兵,建立狼性的军功制,从根本上推动富农强兵,实现富强。

    所以申不害的变法仅仅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他一死,韩国马上就走下坡路,所以韩国的变法是失败的。

    其二,韩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的恶劣。

    网络

    从上图可以发现,韩国被这么多的强国所包围,根本就没有发展的空间。在这个时期,地盘的大小决定了人口的数量,而人口的数量也体现了综合国力。

    如果韩国要想扩大地盘,发展空间,就必须和其中的一个强国打,这谈何容易呢?

    其次,在秦国范雎的远交近攻的政策下,韩国被打的不要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场很有名的战役,叫伊阙之战,秦国一次就歼灭了韩魏两国24万军力,伤到筋骨。也不得不佩服秦国的白起,真的能打,真的牛逼。

    据说,秦国统一六国,一共杀了120万人,白起就杀了90多万,被称为战神,也被称为人屠。

    所以地理位置就决定了它未来的发展。

    其三,在外交上的失败,摇摆不定。

    作为一个小国,要发展,就只有两个方法:

    第一,自强。

    第二,寻求合作。

    而在当时的环境下,韩国应该是和其它五国搞好关系,共同来对抗秦国,可是却偏偏没有努力去实现。

    在暗门之战,秦国大败韩国,韩国不得不割地求和,并和秦国沟通好,一起去攻打楚国,自己还可以捡便宜。

    这件事情被楚国知道了,楚国很怕,但又想出了一招,提出帮助韩国,联合一起反攻秦国,并送了很多礼物给韩国,让他相信楚国的决心。

    在韩国内部有很多大臣都反对楚国的好心,因为凭实力攻打的是秦国,靠虚张声势救援的是楚国,而且楚国是知道韩国战败后,才说要支持,意图非常的明显。可惜的是,韩王不听,停止了和秦国的议和,结果呢?

    激怒了秦王,反被打的更惨,还不得不把太子送过去当人质,并成为秦国的附属国。

    所以这一种摇摆不定,朝秦暮楚的行为,也注定了他在外交上的失败。

    所以这三个原因,是导致韩国灭亡的重要原因。

    那我从中又学到了什么?

    其一,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佛家常言因果,种善得善,种恶得恶,在我们的行动中尽可能的要行善积德。

    在晋国的六卿中,如果当初的赵衰并没有收养韩厥,而是落井下石,消除后患,那么在《赵氏孤儿》之后就不可能有赵氏的复族。

    因赵扶韩,果韩救赵,因善,果善,一个轮回。

    其二,在弱小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低调,学会谦卑,学会自强。

    在企业弱小的时候,我们根本敌不过巨头,巨头也不屑与小企业合作,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寻求合作,建立联盟,同时通过自强,来使自己的企业稳步发展。

    其三,从申不害变法的历史中,我看到了我们公司的一个缩影。

    今年企业的总体经营环境都比较差,我们公司也陷入了困境。为了能够收一笔钱,在年初的时候设计出了一种“会员制”的模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和裂变,来快速回收一笔资金,结果因为触及到经销商的利益,和产品质量不过关,最终维持不了很久。

    其次,也是为了能快速收一笔钱,今年研发了“九星模式”,通过这一个卖点来提升营收。可是结果引来了不好的影响。

    其实在这样的形势下,有两条出路,其一是找到一个新方向的产品,但这太难。其二,公司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产品的质量问题,由产品的质量问题引发了诸多的问题,而严重影响到了公司的发展。

    可是解决的方式却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收一笔钱,从而维持开支,先顶住这个月,在想下个月,而产品在有“缺陷”的情况下,进行快速的推广,其实也加剧了负面的影响。“叮当社区”的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了。

    通过对比思考,我们所用的这一种种收钱的方法,不就像申不害的这一种“术”,通过加速销售的方法,来维持公司的运营,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产品本身,更何况是ToB的产品,也就像秦国当时的农耕和兵力并不强的时候,属于内弱而非外弱。

    重销售,是一种短期行为,而重产品,是一种长期行为。短期的手段虽然是见效快,也是最直接最容易看得到的,也是最容易去推行,但长期的手段虽是慢,但这才是企业立足于未来的方法。就好比如西医和中医,西医是立竿见影,而中医需要一个过程,但没西医这么伤。如何用药,要视乎病人的体质。

    当由于产品质量严重影响到客户的企业经营,必然会导致售后的问题。当售后问题急剧增多的时候,客服忙不过来,自然而然的会找到当初的销售。销售本身就承担着公司营收的重任,由于售后问题不得不腾出一半的精力来应付售后问题。但销售也无法解决产品带来的问题,就成了一个死结。慢慢的,销售只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应对售后上,销售开始变得对自家的产品失去信心,连销售都不敢说自己产品好的时候,营收还怎么的提升?积重难返,从而产生一种心态:“面对如此多的售后问题,不如就一走了之吧”。

    这就是做买卖和做生意的区别,

    这就是做交易和做生意的区别。

    假设当初做决策的时候是我,我也许会这么做:年初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裁员,控制支出,因为收一笔快钱的目的也是相对的为了缩小赤字,不如早一点做割舍,反过来想,缩小的部分就相当于收的一笔笔快钱,而且不需要每个月都要想这笔“快钱”要怎么来。

    其次,九星和会员制我起初就并不看好的,不如把这一部分兵力都放到主研发的产品线上,加快上线速度,尽可能的缩小青黄不接的这个时差,可能公司的整体运作还轻便灵活一些。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我也仅仅只是一个打工者,一个底层的工作者,信息的不对称和无法获取真实的内在信息,仅能通过表面去思考内在的原因。

    也许我的想法和评论更多的属于马后炮行为,仅能停留在自己的假想里,但可以借此吸取他人的教训,来丰富自己的经验。

    以上这点感悟,并无任何立场,也无任何情感的宣泄,仅仅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给自己总结经验和教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公司谅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秋战国之韩国的兴与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zq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