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走上三尺两台,这么多年来,总有一些孩子用自己纯洁的心灵带给我感动,让我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可我,一直没来得及让我的老师感受我的心意。
今天,我突然想为我的老师写点文字。
从小到大教过我的老师不少,让我记忆深刻的有那么几位,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对我的教导和影响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历久弥新。
小学一年级时,教我语文的是一位已经60岁的老爷爷,姓孙,我们都叫他孙爷爷。不知道是退休之后返聘还是怎么,总之,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60岁的孙老师成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位导师。
他有一把长长的戒尺,但是不常打我们,只在犯错时狠狠的抽我们的手心。即使如此,也够让我们害怕的,调皮的男同学时常胆战心惊地偷窥他的戒尺。
他教我们拼音,很有耐心。高大的身躯在教室里来回踱着步,双手背在身后,很威武的样子。他总是把拼音工工整整的抄在黑板上,拿一根长长的教鞭指一个读一个,他用并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并不太标准的读音,向我们传递着神圣的知识。
小时候的我比较可爱,很得孙老师喜欢。我还记得他让小小的我站在讲台上,用长长的教鞭指着黑板上的拼音大声的领同学们诵读的情形。
那时候的我不知道什么叫勇敢。但是我努力的站直身子,踮着脚尖,伸长脖子,伸直手中长长的教鞭,指向黑板上的拼音,大声的带领同学们读拼音时的情景,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那是我最初的有成就感和喜悦感的经历。
感谢孙老师,他让一个7岁的孩子在刚入学时就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并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孙老师由于年纪太大,只教了我们一年,就不再教我们了。
后来我们班换了几个老师,我已然记不清了,只记得大概在五年级时,我的语文老师也是一位高个子的男老师,姓尹,叫尹念仓。
还记得他让我们坚持写日记,有一次,我实在没找到写作素材,就从一本书上借鉴了一段话,好像是体现小草从土里、从石缝里钻出来的顽强拼搏的精神,然后加了几句自己的感悟,这篇日记被尹老师拿到班里当范文朗读,并大加赞扬。
那一刻,我的心中溢满了喜悦、兴奋、激动,文学的种子,从此在我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感谢尹老师,他可能一直都不知道,他用那些带着感情的激励性的话语,激发起了一位孩子对文学的向往。
真正爱上文学是在上师范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姓张,皮肤白皙,脸盘圆润,属于标准的美人。她的发音十分标准,声音犹如黄莺般悦耳,让人听着非常的舒服。
由于班里包括我在内的有十位同学,普通话不标准,于是张老师给我们专门成立了“普通话小组”,专门训练我们。在每天的早演讲课上,她让我们普通话小组的成员轮流进行演讲,班里其他同学在下面给我们挑读音上的错误。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拿着课本,或者拿着杂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读自己喜欢的故事,后来,慢慢的,我就开始读自己写的文章,读自己写的诗,就这样边看边读边写边读,三年过去了,我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感谢张老师,感谢师范三年的磨练,让我找到了目标,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有一种情感不能相守却天长地久,有一种付出不计回报却没有尽头,有一种坚持不离不弃却永不放手。这份感情叫师生情,这份付出叫师爱,这份坚持叫师魂。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
我理解你们没有说出的话:生命的旅程,无悔于错过的美丽与付出的沧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