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一年四时之始。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意味着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过去的2020年里,失去、获得、释怀、成长、完结;期待接下来的一年里,新生、期待、希望、向前、遇见。
用了一周的时间读完《苏东坡传》的卷一童年与青年,最大的感触就是“人的一生要系好第一粒扣子”,童年和青年时期是一个人奠定人格基础的重要时期。苏轼之所以在后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自然是离不开小时候受到的各种影响。
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在四川省眉州的眉山镇。当时,苏轼的祖父还健在,祖父虽不识字,但是人品高尚。在饥荒年代,他会把粮食分给他人,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农闲时祖父常席地而坐,饮酒谈笑,无拘无束。也许,苏轼日后豁达乐观的性格里也有祖父的影子。
他可曾想到,多少年后,他的孙子会为了天下众生而奔走呼号,甚至不惜得罪一切当朝者;他又可曾想到,多少年后,他的孙子即使被贬再多,流放再远,也依然像当年的他一样达观乐天。
苏轼的父亲苏洵,作为“三苏”之首,可谓是大器晚成。他到27岁才发奋读书,但依然能在后来名声大噪,不为他那两个才华横溢的儿子所掩盖。
这样一位执着追求的父亲,毫无疑问地,对苏轼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像苏洵一向坚持的淳朴写作风格就深深地影响了苏轼的文章,后来欧阳修发动改革文风运动,看到苏轼的文章不同于那些华美之词,便颇为赏识。
苏轼从小和弟弟苏辙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他们不仅是亲密无间的两兄弟,更是学习生活一起进步的良师益友。正如苏东坡在诗中写到的“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他们二人之间深厚的手足之情,也使得他们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依然忧伤时相慰藉,患难时相扶助,共同走过一生的风风雨雨。
苏轼六岁入学,在一个有一百多学童的私塾里,受教于一位道士身份的老师。从小苏轼就显露出了他的聪明才智,备受老师夸奖。十岁时,苏轼就已经能写出不凡的诗句。而且也正是这个时候,苏轼第一次听到了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的大名,而且备受鼓舞,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
苏轼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开始准备科举考试。众所周知,科举考试要求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熟读背诵经典古籍。苏东坡为此还抄写过经书和正史。
得益于此,之后的他在为皇上进谏或者起诏时,都能迅速引经据典。这一时期,算得上是苏轼才华的奠定期。苏轼的童年时期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且从小饱受诗书的熏陶,再加上他本身就资质超群,才华过早地就显现了出来。除了诗文上的造诣,对于苏轼的人格养成,童年时期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而苏东坡的青年时期则是他政治生涯的前夜,他像古代无数读书人一样,一步一步走着这个帝国所设计好的路线,并不断地接近他的梦想。
此时的他,相信梦想一定能实现,他憧憬着开明的君主和贤良的大臣,他深信自己一定能闯出一番事业。他对他自己自信,对这个王朝自信,对这个国家自信。他刚刚二十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再加上他横溢的才华,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向他敞开,他再也不是遥远的西南蜀地的一个无名之辈。
从及第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告诉他自己,他是肩负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百姓也好,国家民族也罢,如今抱负得以实现的时候到了。在他面前,他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路,而且他坚信,路的尽头一定是光明。于是,他满怀自信地踏上了这条路,一条倾尽他一生蜿蜒曲折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