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哦,我是和大家一起上天文的小懒~今天和大家开篇和大家聊下彗星。
对,就是你印象中那种拖着长长尾巴,一闪而过的星星。
但注意小懒说的是印象中,因为这其实是一种错误印象。之前我们讲过天文单位,星体间的距离是很远的,肉眼是看不出彗星移动的。
著名的彗星应该属于哈雷彗星。它的轨道周期是76年~79年。
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从地球看见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见两次的彗星。
哈雷彗星上一次回归是在1986年,而最早的一次记录大概是公元前240年 《史记·秦始皇本纪》“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
彗星本身也不会发光,早在晋代,《天文志》中就有记载,“彗本无光,反日而为光。”。意思是说,彗星要依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历史上但凡出现彗星,或是奇异的天象,人们往往会把它同灾祸联系起来。
比如彗星袭月,人们便把战争,瘟疫归罪于它。
比如中学课本学到的白虹贯日。“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科普时间:
中国对天文的记载相比其他国家更是多之又多。
那么又是那些人记录这些呢?
早在先秦,我国便设置太史令一职,到魏晋南北朝专设太史局,到了唐朝,主管天文的国家机构更多,设置了诸如太史局 浑天监 浑仪监 太史监 司天台,人数多达一千人之多,有明清一代,改革成钦天监。
史料中关于观测到彗星的记录截止到清末为止不下250多次,特别值得提到的是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彗星图,绘有29幅形态各异的彗星,反映出远在战国末期的秦汉之际,人们已经十分细致地区分了彗星的形态。
——资料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离我们最近发现的大彗星是麦克诺特彗星️
澳大利亚天文学家麦克诺特(R. H. McNaught)在2006年8月7日发现的一颗彗星,发现时亮度只有17等。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人肉眼可以看到的星等是多少呢?
一般人最暗可以看到6等星。这个可以和之前的天文学家伊巴谷联系,还记得他把星等分为六等吗?
但是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若还想看到璀璨的如宝石一般的星星,可能就比较困难了。所以提倡保护地球啊,无论是使用什么资源的时候,想想那些没有这些资源的人,就知道应该节约资源。
扯的不算太远,今天的笔记分享就到这里啦~多了我也记不住,擦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