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爱无恐》摘抄

《有爱无恐》摘抄

作者: 每天都微笑 | 来源:发表于2024-02-17 21:09 被阅读0次

    摘抄(一)

    1 我们已经得到了此刻所需要的一切,得到了可以让我们此刻就获得幸福的一切。(能够领悟到这一点,我们就会获得心灵的静谧。)这意味着我们并没有兴趣去预想爱会在将来带给我们什么,也同样不在意我们过去曾经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不关心我们认为错待了我们的那个人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此时此刻,才会产生一种极为强大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将把平静的内心调适到极致。

    焦躁——与“相信此刻事实”相反的另一种选择——就是我们固执地认定那些已经过去的或是尚未发生的事情是无可改变和避免的,因此就导致了一种内心世界的凝固、偏执状态。

    2 我们随时随地,始终一直都被深爰着。但如果我们只关注那些尚不可确知的东西,我们就会感觉不到爱的存在。爱,不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它无法在我们患得患失的想象中被证实它的值得信赖。我们只需悠然停靠于它温柔的臂弯,而不去忧虑它何时到来,又为什么愿意驻留。

    和谐与“合一”早已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世界。

    3 我们似乎从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一切总难达到我们的满意。

    当我们渴望从他人或者这个世界得到些什么而没有成功时,压力就以紧张、沮丧、消沉、病痛甚至死亡的形式表达出来。

    4 我们可以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拥有内心的宁静,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会宽恕。

    生活中只有两种情感:爱和恐惧。前者是我们的天性;后者则是我们的大脑人为制造出来的。我们通过学会宽恕,通过不去苛责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事物来驱逐恐惧。(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我们必须在每个瞬间都拒绝自身被对过去的负疚和对将来的恐慌、被这个值得质疑的已经约定俗成的“现实”定义所束缚。我们可以选择将自身对“此刻”的体验看做是唯一的存在,爱就是说:我们选择只生活在“此刻”!

    意识中的种种限制,都是我们自己强加上去的。(真相是百害不侵,百无禁忌)

    6 觉得可爱的人事物,自然会去接纳去爱;觉得不可爱甚至可恶可厌可烦…的人事物,换一个眼光想法角度,把其视为一种延伸了的爱,视他们为正经历着恐慌、以爱来呼求我们帮助的人或是给我们的没有漂亮包装盒的礼物。这样可以让我们对其容易接纳些。

    接纳,感受内心的宁静,是不需要人事物为我们做任何改变的。(只需要我们选择信任一切都是爱)。

    7内心的平静是我们唯一的目标。

    宽恕是我们唯一的做法,也是我们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

    通过宽恕,我们试着不再裁决他人;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都是无辜的。

    当我们停止用过去的经历来判断未来,停止将过去投射到将来,而只生活在“此刻”的时候,我们就能够驱散恐惧。

    我们可以学会聆听与接受来自我们内心的、直觉的声音,这才是我们了解生活的向导。

    来自我们心灵深处的声音指示给我们方向,它还将为我们提供所需的一切方法与途径。

    我们确实对自己想看到什么、想经历什么样的感情有选择决定权。

    通过对思维意识的训练,我们要学会运用积极的、昂扬的想象在大脑中勾画积极的、充满爰的一幅幅画面。

    我们相信什么,就是什么。

    我们都是毫无约束的。

    内心的宁静并非来自于改变人事物的努力,而是来自于对人事物的接纳。真正的接纳从不包含任何要求与期待。

    8  许多人总是试图去纠正他人的错误。但是,即使我们认定自己是在为对方提供合理的建议与意见,实际上我们已经是在攻击对方——通过证明对方的错误和自己的正确,我们完成了对他人的攻击。重新审视自己的动机,将会大有裨益:问问自己,究竟,我们是在让对方感受到被爱,还是在攻击对方?

    以爱的目光注视自己、注视他人。以爱的方式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当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付出与给予时,当我们并不企图从他人那里得到回报、从不期待他人改变时,宁静就会充盈我们的内心。付出,将带给内心一份没有时限的宁静与快慰。

    10 我是选择感受内心的宁静,还是内心的纷扰?

    我是选择体验爱,还是恐惧?

    我是选择做一个爱的发现者,还是一个挑错者?

    我是选择做一个爱的给予者,还是一个爱的索取者?

    这种交流(语言的、非语言的)是出于对他人的爱,还是想让对方满足我的想要?

    11 记得永远要对自己温和、宽容,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你做不好做不到,出了错失误了,那么,请你明白,这只是你无心犯下的一个可以更改的错误,不必为此感到自责和内疚。

    当我们懂得去接受这个世界和世界里的每个人事物,认为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都是无可指责的时候,我们就会体验到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生命中每一个瞬间都可被视作提供给我们一次觉醒或重生的机会,把我们从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中解放出来。在此刻的自由里,我们可以不断延展我们爱的天性。

    我们真的既不能改变外部的世界,也不能改变他人。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看待他人、看待自己的角度与方法。

    摘抄(二)

    练习

    lesson 1 我付出的一切,都归回了自己

    付出即得到,这永远是爱的法则。在这一法则下,当我们把自己的爱分享给予他人,我们也就同时获得了爱。爱的这法则建立存“充足论”的基础上,我们无论何时都被爱完全充满,我们的爱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当我们不求回报地无条件地爱(付出给予分享…)时,我们内心的爱就会延展、再生,且与他人相连。因此,当我们付出爱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让内心的爱不断繁衍,同时,我们也都获得了爱的滋养。

    我们生存的这个外部世界中是没有任何人事物可以不断地、完全地满足我们的。我们不断地寻找,却不断地失望,永远也无法找到自己所需。当我们期待着他人来满足我们的这些愿望时,则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会令我们失望。

    其实,当我们感到自己被忽视、感到沮丧而且内心空虚时,向他人寻求爱的给予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真正有效的,是将完全的爱施予他人,不求回报;而我们,会因此而得到同样的爱;他人则不需要为我们而改变,也不需要给予我们任何东西。

    付出爱是让自己得到爱的唯一途径。

    付出永远就在“现在”,而不是“以后”。当我无欲无求,也决不附加条件地付出,我会马上体验到那种来自宁静内心的由衷喜悦。我懂得了,在我付出的那一瞬间,我已经得到了全部。我给予他人的,就是我自己想要的东西。

    lesson 2  宽恕,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爱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爱自始至终一直存在。

    宽恕能驱散恐惧、苛责与怨恨的阴霾。它让我们眼中只有他人与自己身上的爱,别无其他。

    宽恕,并不意味着让自己高高在上,去纵容、忍受那些我们并不欣赏的人事物或行为;它只是意味着更正“他人伤害了我们”“我是受害者”“谁谁(包括自己)是罪责者”这样一个错误认识。(我们都是纯洁无罪的。发生的存在的遇见的都是该发生存在遇见的。)

    lesson 3  我从不因我个人的判断而消沉

    看到些什么是由自己的思想决定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力量用平静与快乐去驱逐内心的悲伤、沮丧和恐惧。当我意识到原来自己可以在恐惧或是通过爱他人来感受爱这二者之间自由选择,我就再也没有不安的理由。

    在这一天里,无论何时你感到将要被恐惧(烦恼,嫉妒,怨恨……)吞噬,都请提自己:我感受到的是爱,决非恐惧。

    lesson 4  我决意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当我全心关注的是自己将得到什么时,我往往会被恐惧所攫取,而对他人一无所助;但是,当我一心一意地给予时,我就丝毫不会感到害怕。通过摆脱过去,通过将注意力全部倾注在“此刻”,我就能在付出的过程中忘记恐惧,做到以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

    我们要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负责。我们的内心所体验到的是宁静快乐,还是不安纷争,都由我们看待人和境遇的态度决定,也取决于我们到底是视这些人和境遇为得到爱的礼物,还是我们恐惧的理由。

    lesson 5  放弃敌意,我便从眼前的世界逃离

    我们的思想观念缔造了这个世界,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去改变它——通过改变内心的想法和态度来改变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通过改变观念,我们实际上正改变着万有之因。然后,其结果就是,我们眼前的世界将会随之自动改变。

    真正伤害我们的,是自己内心的敌意。我们可以试着用爱来替代这些敌意,以此终止对自我的伤害。对更高的自我利益的追求使我们懂得,对他人的爱可以强化我们对自己的爱。

    那些对他人的敌意其实直接伤害了我自己。当我认为攻击他人可以为自己带来些什么时,我必须记得,这样做我首先伤害了自己。今天,我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lesson 6 我不是这个世界的受害者

    我们可以选择透过爱的视窗来打量这个世界,而不是通过那扇恐惧之窗。也就是说,我们将有选择地只去看这世界的美与爱,看人们的强健与勇力,而非他们的弱点和缺失。

    意识到过去与现在是毫无关联的而努力驱散过去的阴霾,都做爱的发现者而不是错误的挑剔者,都成为爱的给予者而不是爱的攫取者,将会怎样呢?那平和心态的延伸将会成为原动力,让我们自由地靠近彼此,而“我是这个世界的受害者”也将会换上一个否定的动词。

    多去看每个人身上的积极因素——不去注意那些消极的东西,而且拒绝相信‘不可能’这个词。

    lesson 7  今天,我将不对任何人事物妄加评判

    如果想体验到无条件的爱,我们必须与喜欢挑剔、喜欢品头论足的那部分自己告别。不再做评判者,不再比较,挑错,强求。而是做爱的发现者,分享者。取而代之的,我们需要倾听内心强烈的声音,它对我们自己、对他人说:“你是什么样的,我都可以无条件地爱,全然接受。

    停止评判他人,是另种驱逐恐惧而感知爱的途径。当我们懂得不去对他人品头论足,而全然接纳他们、不指望改变他们的时候,我们也就同时接纳了自己。

    我们所想、所说、所做的,都会像回飞棒一样回馈到我们自身——我们以批评、暴力或者其他攻击性的方式发出的评论,最终将反过来伤害我们自己。而如果我们从种种评判中解脱出来,仅只撒播出爱,同样的,爱也将再回我们身边。

    不要对你所遇见的、甚至是所想到的任何人做出指责性的评价。请把他们或者视做一群正在施与爱的人,或者视作一群孤立无援、正经历着恐惧的爱的需求者吧。

    今天,对发生的任何事情,任何人事物,我都不会妄加评判。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给了我一次机会,去体验以爱取代恐惧的感觉。

    lesson 8 “此时此刻”就是我所拥有的全部

    过去的已经过去,而未来尚未到来。宁静,既不能在过去中找到,也不能在未来寻着,它只存在于此刻。我决定只纯然地生活在今天,既不要过去的记忆,也不要对未来的幻想。我将提醒自己:此刻才是唯一。

    lesson 9 过去的已经过去,它再也不能将我触碰

    要用不带成见和苛责的眼光来看待现在,让每一秒钟都成为一种崭新的体验。

    从过去中摆脱,意味着不再苛责任何人事物,包括对我们自己;意味着停止忧伤,全然接纳人事物;意味着更乐于只看到人事物身上的闪光点,而不在意光环背后的阴影。

    lesson 10 除了它,我尚可选择感知平静

    拥有一份宁静的心态完全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主动选择)

    当我们沉湎于对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预期时,我们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幻想的国度。生活中真实存在着的,只是此刻我们正在经历着的一切!

    我应该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扰乱我内心宁静的人并不是外境他人,而是我自己。

    lesson 11我可以改变一切有伤害性的想法

    当我们不再把问题看作困难/麻烦,而是看作一次体验/学习/练习/游玩…的机会,我们就会在这种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自足。

    在我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想法,有的可能伤害到我,有的则可以帮助我。我可以不断地对头脑中的这些想法进行筛选,没有人能代我做决定。那么就让我选择让所有伤害性的想法(恐惧、负疚、苛责、嫉妒、比较…)远离自己,只让爱留下来。

    lesson 12 我对自己的所见负责

    所有将要在我身上发生的,是我所求,也将应求而来。所有而来只教给我爱,因为爱即是你我。

    让我们不断地学着宽恕,把彼此和自己都视为毫无负疚(无罪无咎无惧)的人。

    让我们珍爱“此刻”,因为它蕴涵着永恒的真实。

    让我们不断在自我转换的路程上行进,在这路上,我们所关心的只有付出,而不再是索取。

    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是一个整体,让闪烁在我们身上的爱之光芒照亮这个世界。

    让我们猛醒,意识到我们每个人的本质都是爱,我们,就是照耀这个世界的光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爱无恐》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dp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