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元波
唐朝大臣吕元膺,一生酷爱下棋,棋艺十分了得,经常以棋会友,并下立规矩:凡是能赢他一盘棋的,出入可配备马车;如赢两盘,可携儿带女来门下宿食。为此,当时很多的下棋高手都想和对弈,希望能战胜吕元膺,兑现他的承诺,就此改善自己的生活。
可是,有一次,一位棋友赢了吕元膺一盘棋,吕元膺却并未兑现他的承诺,只是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打发他走了。吕元膺是个说一不二,十分讲信誉的人。几年前出任蕲州刺史时,一年年关将至,无意中听到一囚犯说:“明天就过年了,家有父母,不能团聚,深感悔恨。”说罢痛哭不止。吕元膺很同情,便把所有囚犯的刑具去掉,放他们回去过年,并指定回来日期。狱吏认为不可,吕元膺说: “我相信他们,他们怎能失信于我? ”结果众囚犯如期返回。连囚犯都信的人,却不兑现自己的承诺,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吕元膺与棋友下棋时,棋盘一侧堆放着一批待审阅的文件。吕元膺每落下一子,便在对方思考之时,秉笔批阅。此时棋局已至关键之处,棋友以为吕元膺的注意力只在文件上,而不在棋盘上,故而趁吕元膺不注意偷偷换去一子,其实吕元膺早已看在眼里,但他不露声色,只装作不知。这盘棋自然是对方取胜了。吕元膺也不当即拆穿,就打着哈哈结束了这盘棋。第二天他客客气气地对那门客说:“我这儿人浮于事,难免会耽误你的前程,还是另请高就吧。”说罢,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为他送行。棋友是哑巴吃馄饨,心中有数,只好红着脸,讪讪地走了。
吕元膺一直也没说出真相,众人自然也不知何故。
十年后,吕元膺病重,自知行将就木,便将儿子叫到床前,说:“当年我因一枚棋子而将一位棋友遣走,没有兑现承诺,也没有解释就将他打发走了,很多人误以为我言而无信,其实,我没有说出来,是为了顾及对方的面子,如果我说了他偷换棋子的事,他在众人眼里变一文不名了,宁可我背上不讲信誉的黑锅,也不能让他今后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今后,你们为人处事当如此。”说完,吕元膺溘然长逝。
替别人着想,把事情的真相埋在心里,不予说破,自己甘愿背黑锅,保持沉默,其实是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因错一次而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一辈子背着沉重的包袱,这样的人值得敬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