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心不定,脑袋里面思考的东西并不成体系,因此我今天没有什么特别的观点来写一写。那就把这几天的感知记录一下吧。
✏️我误打误撞进了一个写作营,马上要结营了,坚持了一个多月打卡写作业和每天读书简书日更,对自己的态度予以肯定。明天要不要吃点好的奖励自己呢?
说说写作营最大的两个收获:
1 做长期主义者: 这个用两个字解释“复利”。用一句话解释“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
2 文学类作品的重要性:写作营把《围城》从头到尾分析了一遍,对类比这种写作手法有了全新的理解,原来这么写才生动啊!钱钟书老先生的感知真的是太丰富了多层次了!感觉被我冷落很久的文学作品值得捡回来多读一读。毕竟我曾经也是个中二的文青(曾经小学看家里的《安娜卡列妮娜》,看了个云里雾里)我老爸是个老文青,最近要我买贾平凹新书,安排安排!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申明一下自己对写作的看法:虽然文字的艺术性和可读性确实能让人耳目一新,然而言之无物、通篇辞藻堆砌、不诚恳的文章,只会让人感觉矫情,绣花枕头一包草。因此要表达的思想是本位和核心,优美的可读性的文字是锦上添花。
✏️ 最近买了好几本书都没有时间看,有一些失衡的感觉。刚开始参加一周一本深度阅读的时候,我就预计到可能一些书会不对胃口读不下去,但我认为自己可以克服,觉得这种训练也是有必要的。当我发现自己想读的书还没读的时候,就有一种手边放着金莎巧克力,你只能看着,不能放进嘴里的感觉,急! 急性子确实很麻烦呀,但说到就要做到,争取自己做一些调整吧。
✏️ 前两天有简书写作高手问我怎么读哲学书。我说我读得很少,停留在记住几个人名的阶段。这两天对自己目前的状态好好审视了一番,发现自己对自己有很多厘不清的认知,尤其是发现很多时候“ego”很强烈,更有时候内外不一,想的和说的不一样。新一轮的自我怀疑产生了,越来越参不透自己,这让我很懊恼。也许是因为哲学书读得少了,思辨能力不够强大,自我解剖能力欠缺,隐隐觉得这可能是个人心理和认知的最大问题,也是阻碍自己成长的一大绊脚石。人啊,真是一个复杂的动物!
✏️ 最后一点,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看微博、综艺电视节目之类的了,原来时间真的是海绵啊!我今年不买衣服的目标暂时保持住了,读100本书的进度也不错,可不要半途而废呀!
啰哩啰嗦的一篇,但感觉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