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门员,顾名思义:该人员位于球门前,是一个队的最后一道防线。
真正的从事质量管理有1年的时间了,2018年年末会的时候米总问我:作为质管部,你觉得质管部担任的是什么角色?当时我的回答是“后勤服务部门”,因为当时我觉得质管部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部门,中间起到的作用是把关来料,把控过程,把好成品出厂关,从而保障合格产品出厂.当时米总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也是整个2019年我的目标,他说应该是“守门员”,把好最后一道关--底线,这也就是我们企业文化里面的底线“老吾老、幼吾幼”,出现不合格品时,需要判定是否可以放行时,需要权衡考虑,守住底线,不能动摇。
在这一年的质量管理里面,质管部始终坚守底线,发现不合格项及时的去纠正,及时止损。守门员守住底线的同时也扮演的是纠正的角色,问题发生了就去纠正错误,往往会浪费很多人力物力,总是到发生了才会去反过来想:要是当时不这样就好了?如果我那样做就好了等等事后诸葛亮的各种言论。所以守门员思维总会是在最后关头才起到作用,总是指望着最后这一关,合格则过,不合格则纠正再过。
啄木鸟,顾名思义:鸟类,但是这种鸟类有个特别的地方,它能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如一些隐藏的幼虫等。
做了一年的质量管理后觉得仅仅靠事后发现不合格,守住底线的同时及时纠正不合格项,及时止损不太可行。经历过多次内审后发现,很多不合格项总是周而复始,不停的重复,像打地鼠:探出头,立马打下去,不一会又冒出来,反反复复。这也是让质量人最头痛的事情了,不停的纠正纠正纠正。
在2019年末的一次月会上米总提到要像啄木鸟一样:去预见一些不合格项,定好标准,做好指导。会后我思考了啄木鸟思维应该就是不能单靠纠正,要去预防。就像现在的传染病一样,是以预防为主,发生了就不好杜绝了,就像啄木鸟一样,能消灭隐藏下的害虫。先树立标准,要达成什么样的一个目的--再去采取相应的措施(培训+实战+技能提升等等)--形成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的SOP--严格执行,把重点放在前面几项,后面就是验收成果,不仅仅是为了发现不合格项去内审,而是帮助去改进,多走一步,帮助去找到达成不符合项的原因从而去杜绝。
从守门员思维到啄木鸟思维,也算是2019年末的一次大的收获吧,2020年,带着啄木鸟思维出发。从纠正措施到预防措施,也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不是去纠错改正,而是去预防发生错误,找到症结所在之处,找对症状,用对药,接下来就是药到病除了。我离真正的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还离的远,但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往前走,总会踏上目标之巅,2020年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