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跟很多朋友聊2018年的感悟,他们在2018年的成长,或许没有认识他们之前的那种震撼感,但却依然保持着可见的速度在不断挑战着高峰。
相比于从0到1去做一些大项目,大事件,他们在今年所带给我的,是对于「小事情」的执着。
其中一位朋友在做日复盘的时候,她甚至精确的反馈出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小事。
比如,她在工作中,会过于的严格控制自己的时间管理;
比如,她会在已经极度标准化的工作和流程中,依然去保持着对细节的打磨。
2018年一整年的工作状态,我会依然会意识到,一份工作的常态,是90%的基础问题解决,只有10%,才会卷入到具有相当难度的大项目,需要攻关探索的工作。
以我为例,就是「一个课程的整体性维护」,如果想要做到还可以,每天甚至每个月的工作状态也就能够固定,也就是重复性的。
但是我却在这里面,喜欢上了这样的一种工作状态,且这种状态,让我不断的去打磨,优化和完善现有的服务流程,而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对「小事」的看法与变化。
小事,能够给你足够的成就感和向前的推动力。
很多人都说自己的工作都是枯燥,乏味的,甚至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们也一心相要做一些大事情,搞一个大项目来丰富自己的履历。
我们也知道,工作要做出意义感,才能不断的做下去。就比如课程负责人这个角色,月复一月的开班,带班,批改,点评和闭营。
很多工作,在流程化之后,也就变得非常的无聊和乏味,甚至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情」,可以不怎么重点关注了。
我曾经也是这样认为的,于是有一段时间,进入了一个平庸期,那个阶段,没有什么新鲜的刺激,感觉就像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一样重复着做这些无意义的小事情。
后来,一件小事,改变了我后续的整个下半年,甚至是一些工作价值感。
那个时候我在带新媒体内测,内测助教压力会比较大,不但要看课程,还要批改作业,他们跟学员的进度是差不多的,这就给他们的点评,加上部分助教还是第一次上岗,就导致在管理他们上过于「散」。
比如一些重要事项,就直接群通知,但是因为内测阶段,要做的事情非常非常多,一天甚至要发很多个通知。助教即便是再优秀,也无法完全记住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也是因为这个契机,为了解决信息不同步,以及信息过载的问题,我就利用石墨的协同功能,做了一个「任务清单」。
你说这个东西有多大的含金量吗?没有任何含金量,因为这就是一个任务清单,只不过所有的助教都会知道他们每一周的重点任务是什么罢了。这个东西,只是提供了一个出口处,让助教们知道,他们如果记不清了接下来要做啥的时候,去看一看就清楚了。
这其实就是一件「小事」,但是这件事情,却解决了一直困扰着我的与助教沟通之间的关系,以及关于助教管理,培训,任务监督反馈的一整套体系化的东西。
有了这个,基本上顺利的度过了内测,也没有在发生什么其他问题。
后来,为了解决萌新助教上岗不熟悉流程的问题,我也要求他们前置性的完成「试批改」。这其实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只是把他们一直需要做的,给学员做一个高质量的点评,前置而已。
这也能有多大含金量,难度有多高呢?
但是小事能够带给我们「安全感」。人们最害怕的,就是「不确定性」,对于未知的老大难问题,自然有恐惧,而如果重视小事,善于从小事中去反思总结和提升,反而能让自己在「不确定性」中,保持着「确定性」。
这两件小事,给了我极大的成就感,让我知道,不是去做什么大事,才会出成绩。努力重视那些小事情,微不足道的事情,反而更能让你获得成就感,因为,那是实实在在的,货真价实的「解决问题」的爽快感,以及成长。
记得年少时,很多人羡慕那些活成了电视剧主角的人。一边艳羡,一边抱怨。但有人不同,他也同样羡慕,但又不只是羡慕,他还要改变。
怎么改变呢?从每一件细微的事开始。
网友评论